過去百年,巴蜀美術在中國美術的地位不可撼動,永載史冊。而蜀派書法確有點淡出了人們視野的感覺。就美學而言,蜀派書法同樣為中國美學的一面旗幟。 顏楷作品趙熙作品謝無量作品中國書法源遠流長,而蜀派書法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流派,有著自身獨特的演進,歷史和發(fā)展脈絡,也有著與其它地域書風迴然有別的美學風格。 蜀派書法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用靈動的筆墨表現(xiàn)多姿多采的生命情調(diào)與豐富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既不同于京派書法的雄強,也有別于浙派書法的娟秀。是剛?cè)岵?、既不乏陽剛之氣,也具陰柔之美。還有一點,就是出古入新,不蹈舊輒,獨抒性靈,具有很強的辨識度。 如果按這個審美觀點看蜀派書法。那么晚清以來的書家可以顏楷、趙熙、謝無量、劉孟伉為代表。謝無量先生生集詩人書法家于一身,早年任孫中山大本營參議、中國公學文學院長,建國后任川西博物館館長、中央文史研研究館副館長。他的書法博取晉帖和南北朝碑刻之長,骨健神清、氣宇軒昂,于右任先生贊道:“風骨蒼潤”。 劉孟伉雖是職業(yè)革命家,但平生酷好書法。他早年學顏及六朝墓志,兼習大篆漢隸,深厚雄健、凜然浩氣。他成名很早,在擔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之后,書名更著。劉孟伉的雄強與謝無量的淡逸,代表了四川兩種不同的風格,堪稱蜀中書壇雙星。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蜀派代表書家,則可以劉東父和陳無垢先為代表,劉東父的行書骨力內(nèi)含,姿態(tài)遒美;陳無垢的草書筆勢放縱,跌宕多姿。蜀派書法還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抗戰(zhàn)時期的成都市長余興公。徐無聞也是四川書壇“詩書印”的通才。他們的品牌和價值都被低估。 何應輝先生在論述余興公先生的藝術成就時,論文中是這樣描述小楷的,我摘錄于此:“在余老的書藝中,小楷堪稱精絕,尤為世所稱道。他之所書,通篇用意精密又不乏空靈,顯得秀逸清?。挥霉P精到,筆畫雖細如髭發(fā),但勢貫力到,筆筆不茍,意態(tài)完足;其結字章法在整齊精嚴中參差變化,略于典雅穩(wěn)重的楷書中糅進流變的行書,和諧而又靈活,這樣,使作品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一種意境的美?!?/span>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蜀地書家在深入學習傳統(tǒng)中銳意創(chuàng)新,又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書家。其中以何應輝、謝季筠、劉云泉、張景岳、何開鑫、田旭中、鄧代昆、張樹明、魏學鋒、王道義等為代表。 何應輝融通碑帖,其榜書大氣磅礴,雄強逸遠。謝季筠行草書蕭散率意,剛?cè)岬眉?。劉云泉行書以"二爨"為底,旁涉多體,結字險奇,書風高古。張景岳行書融碑入帖,奇逸多姿。何開鑫以草書見長,書風豪邁飄逸;田旭中兼擅行書和草書,書風飄逸多姿,文氣十足;鄧代昆精于小草書,用筆堅凈,書風老辣;張樹明兼修南北派之長,大字氣勢壓頂,小字內(nèi)力蒼健;魏學鋒以左筆為書,結字奇崛,書風疏朗。王道義長期致力于大篆書法,書風奇崛古勁,蒼潤互見;上述書家筆耕數(shù)十年,大都步入人書俱老之境。 如果把蜀派書法放在全國看,其整體水平當居前列,尤其在風格的多樣化和語言的個性化方面顯得十分突出。當然由于各種原因,蜀派書法在全國的影響力還不是很大。因此,面向新時期的四川社會力量與書壇人士應當再度認識自我,與時俱進,在傳承中實現(xiàn)價值轉(zhuǎn)換與創(chuàng)新,以力作展示“蜀派書法”當代之美。 一個好畫家的成長不少于20年,而一個書法家的成長沒有四十年的積淀,作品始終有“火氣”。這是收藏家不愿意看到的! 劉孟伉作品余興公作品徐無聞作品何應輝作品謝季均作品劉云泉作品張景岳作品田旭中作品鄧代昆作品張樹明作品王道義作品注:部分圖片來源與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