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懷永蘊 科學精神長繼 2022年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迎來 學院成立十周年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社科學院首任院長 李強撰文 回顧了清華社科的發(fā)展歷程和 社科學院成立前后的故事 1993年12月,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大會 1993年12月26日,清華大學校務會決定,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由當時的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滕藤教授任院長,胡顯章教授(兼)、林泰教授、王耀山教授任副院長。如果溯源到1993年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清華大學建院級別的社會科學也有29年歷史了。 我本人是1999年調(diào)入清華大學的,所以,對于從“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轉為“人文學院”和 “社會科學學院”兩個學院這段歷史比較熟悉。隨著清華大學文科隊伍的迅速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學科隊伍越來越龐大,學院很早就有科技所、經(jīng)濟學所、 中文系、歷史系、外語系等,1995年復建法律系,1997年成立國際問題研究所,1998年成立傳播系,1999年成立臺灣研究所,2000年復建哲學系和社會學系。在這個過程中,清華的諸多學科發(fā)展神速,所以又紛紛建立了獨立的學院,如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所以,人們常說: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是個母雞,很多獨立的學院最初都是在這里孕育成長的。 在我的記憶中,大約在2010年前后,在一些場合,學校方面開始探討將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學科分別建立學院的事情。現(xiàn)在能夠清晰回憶起來的有兩次。一次是在清華大學的暑期干部會上。清華大學有個好傳統(tǒng)就是每年暑期,將中層正職干部(各個獨立院系、各部處)與校領導班子一起,安排到校外一個比較獨立、安靜的地方,開三天會,一方面是討論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具體工作,另一方面是各院系領導相互之間以及與校領導之間深入交流。記得我調(diào)入清華大學不久,當時我還不是人文社科學院的正職干部,胡顯章老師(校黨委副書記)就讓我參加這種暑期干部會(此后大約17年的時間里,年年都參加這種會議)。記得我第一次參加時頗有新鮮感,因為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和工作21年,期間也曾做過學科的管理工作,但是從來沒有體驗過類似的會議。 暑期干部會上,各個文科院系常常分在一個組,這樣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清華大學的文科發(fā)展戰(zhàn)略。記得在2010年前后,討論比較多的是如何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清華大學文科有所突破。我在分組的會議上分析過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是由兩大學科群構成的,人文學科:中文、外語、歷史、哲學,不屬于實證意義上的科學學科,比如我們不能說一本小說科學不科學,其評價標準也是人文理念、價值觀、民族習慣等。而經(jīng)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均屬于實證社會科學,這些學科對于人類經(jīng)濟學行為、政治行為、社會行為、個體心理的研究是可以用實證研究、調(diào)查研究方法驗證的,可以證實和證偽的,它們均屬于科學體系,與自然科學的研究也有相似之處。所以,長遠看,如果分成人文和社會科學兩個學院,比較有利于兩個學科群的發(fā)展。國內(nèi)文科比較重要的學校,如北大、人大、復旦等學校,它們學科分得更細,經(jīng)濟學、社會學、政治學都是獨立的學院。這種太細的劃分,也不利于學科群的交流。 記憶中的還有一次,是在工字廳東廳的會議上,學校的領導和很多院系的負責人也都在場。討論新百年以后,清華大學的改革舉措。我在發(fā)言中也提到了,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狀況,人文學科群與社會科學學科的差異,清華的兩大學科群都比較完整,當時學院的整體隊伍已經(jīng)比較龐大,如果建立人文和社會科學兩個獨立學院,比較有利于兩個學科群的發(fā)展。清華大學的整體文科隊伍已經(jīng)是綜合性大學的局面了。建立兩個學院的方式,這樣既不像很多傳統(tǒng)理工科為主的大學,籠統(tǒng)都歸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也不像北大等學校那樣,一個學科就成立一個院,那種一個學科就建立一個學院的做法割裂了社會科學群內(nèi)部的交流,其實也不利于學科群的發(fā)展。現(xiàn)在也回憶不起這次會議的目的是什么了,也不知道校領導班子后來有什么具體的討論。清華大學關于學科、學院建設的決策都是由校領導班子決定的,而且,學校還設有學科建設辦公室,大政方針都是校領導定的,我當時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只是提些建議而已。 2012年7月,清華大學校務會決定在原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基礎上,分別成立社會科學學院和人文學院。2012年10月27日,召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成立大會,胡和平書記和陳吉寧校長都出席了。陳吉寧校長首先致辭,陳校長指出:“社會科學學院的建立是清華大學文科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清華大學的社會科學學科步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階段。”成立大會還特別邀請了徐匡迪院士、魏禮群主任、陸學藝學部委員等社會上的一些重要人士參加。 徐匡迪院士曾任第十屆政協(xié)副主席,所以,很多人都習慣稱他“徐主席”。徐匡迪院士曾任過上海市市長,也曾長期任中國工程院院長,后來雖然由周濟院士任工程院院長,但徐主席也一直參與工程院的工作。在那段時間里,徐主席與清華大學的交往十分密切,當時,清華大學與中國工程院合作,共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中國特色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課題組由徐主席和清華大學校長(先是陳吉寧校長,后來是邱勇校長)直接領導。所以,在2012年前后,頻繁在德勝門附近的中國工程院開會,社會上的很多著名專家都參與,清華大學是主力團隊,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錢易院士、江億院士、薛瀾院長等都分別領銜子課題組長,我也任一個子課題的組長。差不多一兩周就開一次會,每次開會都是徐主席親自主持,周濟院長也是每會必到。徐主席還曾多次親自帶隊到河南、四川、廣東等多地調(diào)研,我與很多人也曾陪同調(diào)研。 我是研究社會的,自然就很注意徐主席是怎樣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的。能夠目睹徐主席深入細致的調(diào)研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時,到處都提城鎮(zhèn)化口號,城鎮(zhèn)化很容易流于形式,一些地方常常愛搞面子工程。記得有一次調(diào)研,到了一個村莊改造的城鎮(zhèn)化“樣板村”,看到了建設得很漂亮的房子,堪稱一個個小別墅。帶著我們參觀的人說農(nóng)民都住上了這樣的房子。當時,我看了以后也是將信將疑。按照安排,參觀一個點兒,僅在村口介紹十來分鐘,就再到下一個點兒。我想,徐主席肯定也產(chǎn)生了疑問,他提出先不去下一個點兒,而是要在這里入戶訪問。于是就進到了一戶人家,看了看家里的擺設也比較高雅。徐主席就問主人,您住在這里靠什么為生呢?主人回答,領導,我自然有我謀生的辦法。徐主席問:什么辦法呢?主人回答,比如辦個農(nóng)家樂、辦個餐飲業(yè),再比如辦鄉(xiāng)村旅游。徐主席搖搖頭說,你這個荒山野嶺的地方,誰會來這里吃飯?這個地方除了這些房子,有什么可以旅游的地方?后來,主人感到再編瞎話編不下去了,就只好說了實話。主人說,首長,您真的不用擔心,這里只是我休閑來的地方,我在城里有很多買賣可以賺錢!原來,這家人根本就不是當?shù)氐霓r(nóng)民,是城里有錢的老板,這種別墅型的住房也是市場化的房地產(chǎn),只要有錢就可以到這里來買房,住進來的大多不是當?shù)剞r(nóng)民。所以,通過這樣的入戶調(diào)研,徐主席就更加強調(diào),城鎮(zhèn)化要真正為普通農(nóng)民服務,城鎮(zhèn)化真實的目的是要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城鎮(zhèn)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zhèn)化。當時城鎮(zhèn)化研究各個子課題組,多是理工科組。我所負責的是偏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口流動與市民化組。記得在一次會議上,徐主席問我,如果不使用“市民化”概念,還有沒有更好的概念。我想了想,說,那也只有叫“人的城鎮(zhèn)化”了,徐主席當即拍板,說:“好,那就叫'人的城鎮(zhèn)化’?!贝撕?,我負責的這一個組就叫做“人口遷移與人的城鎮(zhèn)化”組。在后來的研究中,“人的城鎮(zhèn)化”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總結最終成果的時候,特別強調(diào)了“城鎮(zhèn)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zhèn)化”。 2012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成立大會 徐主席在清華大學社科學院成立大會的致辭中特別強調(diào),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歷史時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成立既接續(xù)了老清華的歷史傳統(tǒng),又對于推進中國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有重大意義。其他各位發(fā)言嘉賓也都對于清華大學成立社會科學學院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我本人作為首任院長(院黨委書記是史志欽教授)表態(tài)說,社會科學學院將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把培養(yǎng)一流社會科學人才作為學院的根本任務,從事一流的社會科學研究,建設高水平的國家智庫。成立大會得到各個重要媒體的報道,得到了廣泛的社會好評。 社會科學學院成立以后不久,就遇到了清華大學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人事制度改革。這是清華大學為了實現(xiàn)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的重大舉措。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國際一流人才隊伍的建設。其實,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清華大學已經(jīng)進行了長期的、多方面的準備。僅就我所了解的文科教師隊伍的建設而言,學校切切實實地組織到國際一流大學去認真調(diào)研,了解國際一流大學建設的細節(jié)。胡顯章副書記(老院長)曾經(jīng)帶隊,有萬俊人教授、李伯重教授和我參加,到美國的一些名牌大學,哈佛大學、MIT、斯坦福大學等調(diào)研,詢問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學科的教學科研細節(jié)和管理細節(jié)。我本人過去也多次去美國、英國一些大學,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很多大學也作過學術講演,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等也按學期講授過課程,算是大體知道在美國大學當老師的任務責任、怎樣備課和講課、怎樣提供教學大綱(syllabus)等。然而,專門對美國大學管理部門進行調(diào)研,了解大學人文社科的管理工作細節(jié)這還是第一次。所以,這次調(diào)研還是頗有收獲的。當時清華大學遇到的一個難題是,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學科要實施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這是清華大學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的(王大中校長提出的“三個九年”的建設目標)。而學校八十年代人文社科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一些政治必修課和一些通識課程,尤其是為理工科為主的學生提供一些文科方面的輔助教學。這樣,早期設定的文科教師主要任務不是要在人文社科學術前沿領域完成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所以,新的目標提出以后,遇到的難題就是怎樣對待原有的教師隊伍,原來的教師也是兢兢業(yè)業(yè)為清華的教育事業(yè)努力奮斗多年,只是由于歷史上提出的目標不同,教師隊伍的構成特點當然與后來的對于人才隊伍的要求不一致。記得,胡老師帶我們在美國MIT調(diào)研的時候,我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MIT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他們也曾經(jīng)遇到過同樣的難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于是特殊時期,他們也雇傭了一些受戰(zhàn)爭影響的、有特點的教職人員,后來戰(zhàn)爭結束了,學校當然提出了新的目標,一些教職人員不符合標準。但是由于很多人已經(jīng)為MIT服務多年,所以,也是用了很多年才解決了符合學術標準的一流教師隊伍建設問題。采取的方法與我國的類似,即所謂“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 社科學院院館明齋 社科學院覆蓋的學科多,當時覆蓋的一級學科包括:政治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科技史五個一級學科。所以,在設定各個學科建設目標的時候,既要考慮學科的差異,又要考慮學校的總體目標,有一定難度。學院當時提出的兩大建設目標,一是國際學術前沿,二是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這樣,五大學科都要設定符合建設目標的各個學科的具體評估標準,還要形成全部社會科學學院的統(tǒng)一標準,這樣相對于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傳播學院、經(jīng)管學院,社科學院制定學科評估標準要復雜得多。與理工科有所不同,社會科學有明顯的價值觀、國別文化差異,究竟應該怎樣確定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國際一流標準呢?經(jīng)過多輪討論,一方面要與學院的各個系所和教師們溝通,另一方面要與學校領導部門溝通,當時王希勤老師擔任人事處長,把關很嚴格。記得有一次王希勤老師問道:你們這次改革的使命和定位是什么?院領導班子經(jīng)過認真討論提出了:中國正在進行著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現(xiàn)代化、城市化、產(chǎn)業(yè)化實驗,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和定位就是應對這一機遇和挑戰(zhàn),引領和推動形成基于中國經(jīng)驗的社會科學新范式、新理論和新方法。具體的特色是三個:對中國現(xiàn)實理論的關注、對現(xiàn)代社會科學方法的重視和以學科交叉推動學科創(chuàng)新。經(jīng)過多次匯報,最終得到學校領導的認可,通過了。記得是在熊知行樓的多功能廳,社會科學學院的全體教職員工都參加了,姜勝耀副書記代表學校宣布,通過了社會科學學院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多年來我深深感到,辦學院最重要的是兩件事,一個是教書育人,另一個是教師的人才隊伍建設。正是由于社會科學學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帶來了高水平的清華大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與國內(nèi)知名的文科比較強的大學比較,比如與北大、人大、復旦大學比較,國內(nèi)學界一般都認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對教師要求的標準是最為嚴格的。 值此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成立十周年之際,作為首任院長,我謹祝愿社會科學學院日新月異、進而不止,“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作者介紹 李強,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