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出了一部電視劇,名字叫《鬼吹燈之精絕古國》,講的是一群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精絕古城遺址的地下“鬼洞”中進行考古與探險的故事,掀起一股探險風,但這個電視劇中故事情節(jié)出自網(wǎng)絡小說,全部都是虛構的,與歷史上的精絕古國完全不同,除了名字。
這是精絕古國第一次出現(xiàn)在史書上,精絕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其國內(nèi)人口有3360人,軍隊只有500人,這樣的規(guī)模就是個城邦國。 精絕國在西域的位置 以史書中記載的方位來看,精絕位于絲綢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上,精絕的西邊460里是扜彌,南邊是戎盧,北邊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2723里是當時的西域都護府烏壘城(今新疆輪臺縣),精絕古國的具體位置在今天新疆和田地區(qū)的民豐縣。 精絕雖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但是史書上關于精絕的記載非常少,精絕一直就是個默默無聞的西域古國,一直到唐朝,唐朝著名高僧玄奘經(jīng)西域到印度學習佛教經(jīng)學,大約在公元644年在回國時路過了精絕,當時叫尼壤城,這事被記載在《大唐西域傳》中。
精絕古城的遺址 這話的意思是說:從媲麼川(地名)往東便進入了沙漠地帶,再走200里,就到達了尼壤城(精絕城),這座城周長三四里,位于沼澤地帶,氣候炎熱潮濕,難以徒步行走,四周蘆草叢生,沒有路可以穿過沼澤地,只有趣城路可以通行,所以往來的人都得從此城經(jīng)過。 從這段記載來看,至少在唐朝初年,精絕古國所在的地方還是一片靠近沙漠地帶的綠洲,絲綢之路南道本來就是一條沿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部邊沿行走的古道,在沙漠邊沿行走,最重要的就是水源,而那些有水源的地方,就是絲綢之路上商人、使者落腳的必經(jīng)之處,比如樓蘭。 根據(jù)記載,大概在東漢時期,西域東部的鄯善國(也就是樓蘭)吞并了絲綢南道的一些小的城邦國,其中就有精絕國,自此,精絕國之名不見于史冊,唐朝時期,設置了安西都護府,主要管轄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zhèn),其中精絕國原來的屬地就歸屬于闐鎮(zhèn)管轄,精絕國在唐朝被稱為尼壤城。 古域三十六國 東漢時期,公元73年,班超以代理都尉一職跟隨竇固、耿忠率領東漢大軍進入西域與北匈奴作戰(zhàn),大軍擊敗匈奴后,班超帶領一支36人的使者團獨自出使西域,班超走的絲綢南道,然后經(jīng)莎車到達絲綢北道,具體路線是:經(jīng)鄯善、于闐、莎車、疏勒、姑墨、龜茲、焉耆,幾乎跑遍了西域,并重開西域都護府。 以班超的路線來看,他肯定是經(jīng)過了精絕國,但東漢的史書中并沒有精絕國的記載了,由此可以推算出鄯善吞并精絕的時間大概在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這也是精絕國滅亡的大概時間了,精絕國是被鄯善國所滅亡的。 公元4世紀時,鄯善國也被北魏所滅亡,鄯善與精絕的歷史非常相似,滅亡原因也非常相似,鄯善滅亡的原因除了戰(zhàn)爭之外,還有水源的減少,鄯善原本也是沙漠邊沿的綠洲,由于水源逐漸減少,其國勢也越來越弱,最終被北魏滅亡。 精絕國曾是沙漠上的綠洲 精絕國同樣如此,其境內(nèi)的尼雅河原本是一條發(fā)源于昆侖山北麓的河流,山上的雪水融化形成河水的源頭,尼雅河自南向北流,但是后來尼雅河卻逐漸消失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中,由于大自然的作用,尼雅河最終干涸了,而生活在附近的精絕國人由于沒有水源,自然也會逐漸遷移或者滅亡。 1901年,匈牙利籍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英國政府的資助下,來到了中國新疆進行探險和考古,斯坦因來到尼雅河道附近,并在當?shù)匕l(fā)現(xiàn)了著名的尼雅遺址,散布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之間,這片遺址中有佛塔、房屋、墓地、寺廟、陶窯、冶煉場所,遺址南北延伸25公里,東西相距5~7公里,略呈長方形。 斯坦因在尼雅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挖掘,出土了700多件文物,包括木牘、竹簡、銅錢、銅鏡、樂器、織物等,斯坦因把這些文物全部裝箱運回了英國,致使中國大量文物流失。 尼雅遺址 之后斯坦因對這批文物進行了研究,在后來的幾十年中,斯坦因先后四次來到尼雅遺址探險,終于在其中一枚漢文竹簡上發(fā)現(xiàn)了一行漢字“漢精絕王承書從......”,斯坦因由此確定尼雅遺址就是漢朝的精絕國所在地,同時他還寫出了一系列的考古文章及書籍,詳細地介紹了他所進行考古的發(fā)現(xiàn)及研究。 1914年,中國著名學者王國維在看了斯坦因的文章,并結合自己對古文的研究,與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羅振玉一起合著并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流沙墜簡》,書中詳細介紹并考證了在中國甘肅敦煌到新疆一帶出土竹簡的內(nèi)容,其中就收錄了斯坦因發(fā)掘的竹簡內(nèi)容。 比如其中一枚竹簡上的漢文內(nèi)容“泰始五年十月戊午朔廿日丁丑敦煌太守”,其中的泰始五年就是西晉武帝司馬炎稱帝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269年,泰始是司馬炎的第一個年號,然后根據(jù)中國古籍的記載和考古研究,推斷出尼雅遺址就是精絕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綿 1995年,中日聯(lián)合考古隊重新考察尼雅遺址,并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陶器、鐵器、紡織品等,其中在一個古墓中尸體的右臂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色彩鮮艷的織錦,織錦的上面有八個隸書大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后來又在一片殘錦上找到了“討南羌”三個字,合起來就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 古人的五星是指: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辰星,這話的意思是說:這五星如果出現(xiàn)在東方,就有利中原王朝討伐南邊的羌人,這塊織錦戴在手臂上,相當于占卜形式的吉祥之物,不過這有個問題,討伐羌人的織錦怎么出現(xiàn)在西域的尼雅遺址呢? 尼雅遺址附近 這應該是原本討伐過羌人的漢軍后來到了西域的精絕國鎮(zhèn)守,當時的西域被漢朝統(tǒng)治,這些漢軍在精絕國去世后,就被埋葬在當?shù)?,埋葬的時候,也把他們生前的服裝一起埋葬了,由于當?shù)氐臍夂蚋稍?,所以織綿被完整保存了以下,這個文物的出土也預示了漢軍在精絕國的存在。 兩漢時期的羌人一般生活在青海、隴右、河西走廊地區(qū),也就是如今的青海、甘肅、四c川和陜西等地的交界處,還有一個可能,南羌可能就是如今的西藏地區(qū),當時的西域在西藏的北邊,南邊的西藏也是有人生存的,也就是羌人,羌人一般被認為是藏人的祖先,所以南羌也有可能是西域以南,現(xiàn)在的西藏地區(qū)的一個政權,根據(jù)斯坦因發(fā)掘的佉盧文木牘記載,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1959年,著名史學家史樹青等人曾在尼雅遺址進行考古,隨后發(fā)現(xiàn)了一顆“司禾府印”的漢朝官員印,高1.7厘米,邊長2厘米,這是漢朝屯田官員的印,也說明漢朝在當?shù)剡M行了屯田,所以陵墓中出土的漢代文物屬于漢軍在當?shù)氐耐吞镘婈?,漢軍既然在當?shù)赝吞?,就有可能與周邊的敵人發(fā)生戰(zhàn)爭。 司禾府印 關于精絕國的滅亡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根據(jù)斯坦因發(fā)掘的佉盧文木牘記載內(nèi)容的解讀記載,精絕國人一直遭到西南邊SUPIS(蘇毗)人的威脅與入侵,佉盧文是公元3世紀時期印度孔雀王朝的文字,后來隨著孔雀王朝的滅亡,佉盧文也消失了,在西域諸國的考古中,發(fā)掘了不少用佉盧文記載的木牘,所以這些記載應該是真實的。 蘇毗也被稱為女國,由女王統(tǒng)治的國家,甚至有可能還處于母氏社會,在史書中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這是位于西藏地區(qū)的一個政權,以地理方位來看,蘇毗確實在精絕國的西南邊,但是佉盧文木牘并沒有記載精絕國是被蘇毗滅亡的,也沒有記載滅亡的時間,從后來鄯善國占據(jù)了精絕的土地和城池來看,精絕被鄯善國所滅亡的可能生還要大一些。 |
|
來自: singer0852 > 《史地視頻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