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中國教師》19年12月 淺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閱讀實踐路徑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中學 張沖 郵編 071300 2018年1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出版,該標準明確提出了語文學習的目標,提出語文學科教育應著重于四大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而“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則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科的主要教育目標之一。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及品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包括三個方面:感受與體驗、欣賞與評價、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而要實現(xiàn)這些“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方面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重視以審美鑒賞為核心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形成語文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增強學生審美意識、強化審美感知、提高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途徑。 然而,在許多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本無暇顧及如何利用潛存于文本之中的各種美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學生也很少去主動發(fā)現(xiàn)或體味文章中的審美意蘊。以至于原本趣味性強,審美意蘊豐富的文章,往往會被老師肢解地趣味全無,這樣的閱讀教學課堂,嚴重阻礙了對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興趣和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等要求背道而馳。 那么,如何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呢? 1.以教材中“美點”為要點,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來閱讀 宗白華說:“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就是美”。現(xiàn)行的中學語文教材所反映的“美點”是非常豐富的,幾乎涉及社會、生活、自然、藝術等所有領域。包括語言本身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或整或散、參差交錯的形式美,還有深層次的藝術美、意蘊美、情感美、思想美,以及語文的博大美、交融美等。而作為欣賞的主體,更是要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過美的體驗而有一個自身的理解和感知。 首先,要用審美的態(tài)度去感受文章的美情美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要多方面的品味,解讀文章要表達的意圖。不管是描寫優(yōu)美的風景還是敘述人物的情感變化,讀寫都要多角度的感受文章情與意的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品味文章的美。例如《荷塘月色》,學生就可以將其當做抒情文來閱讀,不僅要理解文章書面表達的意思,還要深入的去感受文中的意境帶來的美的體驗,使自己的心靈得以感化。 其次,讀者要學會欣賞文章的語言美。例如《故都的秋》中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ǎ瑥膶こ>跋笊踔疗茢【跋笾锌闯?、體驗出美來。寫“北國的槐樹”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細膩而獨特的感受、憂郁而優(yōu)美的情懷,恐怕只有郁達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體驗得到,才能表現(xiàn)得細膩而深刻。 這樣的文本解讀才是真正關注學生素養(yǎng)的形成、關注學生學業(yè)和人格全面發(fā)展的解讀,經(jīng)由這樣的閱讀、鑒賞,才能不斷充實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 2.摒棄支配和灌輸,強調引導、激發(fā)和喚醒 朱光潛說:“無論是欣賞還是創(chuàng)造,都必須見出詩的境界?!闭Z言品讀過后,則需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描繪文學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境,進入文本世界,獲得審美體驗。例如,《兵車行》一詩,其教學難點之一在于讓學生在凝練的字里行間感受送行者的眷戀、悲愴、憤恨和絕望。 其開篇送別的場景很讓人揪心?!盃恳骂D足攔道哭”“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和絕望的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得細致入微”(《唐詩鑒賞辭典》),將悲憤之情推到了一定的高度。這種介紹的形式固然能將詩人的用意傳遞給學生,但這種傳遞未免太機械,被灌輸?shù)臇|西也很容易被遺忘。 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學中,可以設置一個比較環(huán)節(jié):是否可以將“走”換成“來”?用意是引導學生回到詩中找依據(jù),激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喚起他們的同情心。其實問題不難理解,開篇已經(jīng)告訴我們車輪已經(jīng)滾動起來了,戰(zhàn)馬也發(fā)出了嘶鳴——隊伍已經(jīng)出發(fā)了,這個時候不跑恐怕來不及送了,所以不能換。 再聯(lián)系背景看,“走”字還體現(xiàn)親人突然被抓后又被急促押送出征的場景。其背后是強權的蠻橫無理和不可抗拒,征夫被抓,老弱婦孺留在家里,一切生活的重壓從此要他們來扛起。 由此,作者除了表達對征夫的同情之外,還表達了對普通百姓的同情和擔憂,浸潤著杜甫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3.語文教學需要豐厚的閱讀積累 對語文學科來說,除了運用語文的學科方法進行價值挖掘以外,學生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他們思想的深度。文言文因為文字理解的原因最易上成教師程式化的串講,有血有肉的文字常常因教師的串講而枯燥無味。而當我們關注到文言之外的文學、文化乃至歷史的時候,撲面而來的將是一股清新的氣息。 例如,人教版教材中蘇軾的《赤壁賦》。“本文描寫了月夜下的美景,寫出了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而后通過客人用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從而引起了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關于人生態(tài)度問題的論辯上來了。 教材除了呈現(xiàn)原文的節(jié)選以外,還配以注釋、譯文、批注、評語等。我認為,本文的學習重點不在語言,而在進一步了解將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的蘇東坡,以及他豁達樂觀的精神世界,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審美思維模式。僅從文言的角度組織教學顯然不能達成教學目標,需要同時圍繞“文言、文學、文化、歷史”的立意來考慮。 這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課文既是文言教材,又是文學讀本,同時還是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知識的載體;學生既是在學習語文,又是在探究蘇軾身上的精神品質。 韓愈有言曰:“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蔽覍⒁栽娨獾那閼选⒗硇缘木?、鮮活的思維、審美的視野行走在語文教學改革的原野上,不斷尋求專業(yè)成長的新的生長點,努力營造一片語文的亮麗風景! (注:本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策略研究》論文,課題編號1604029) |
|
來自: 昵稱15221501 > 《中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