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董其昌言:“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睔v代書畫家都非常注重用墨的研究,而他們對墨色、墨法的分類也各有不同。如畫家多將墨色分為“焦?jié)庵氐濉被颉皾獾蓾窈凇薄v代書家也無不深究墨法,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說:“書法字法,本寸筆,成于墨,則墨法尤書芝一大關(guān)鍵已?!?/p> 一、濃墨 濃墨是最主要的一種墨法,書家往往以濃墨作書,尤其是寫正書的時候,如篆書、隸書、楷書,因為濃墨力度強,顯得沉著莊重,給人以筆酣墨飽之感,表現(xiàn)出雄健剛正的精神。蘇軾、劉墉都是用濃墨的高手。 蘇東坡對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兒一睛”,認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則“索然無神氣”。細觀蘇軾的墨跡,有濃墨淋漓的藝術(shù)效果。清代劉墉用墨亦濃重。書風骨勁,有“濃墨宰相”之稱。 二、淡墨 與濃墨相反的便是淡墨,淡墨是墨水稀釋后的筆跡,與濃墨相對,它適合表現(xiàn)清淡幽遠的意境,一般用于草、行書創(chuàng)作,不宜作篆書、隸書、楷書。從作品通篇觀來,濃淡變化豐富,空靈剔透,清靜雅致。明代董其昌喜用淡墨,《靈飛經(jīng)》墨跡通篇用淡墨寫成,意境悠遠。 其實用墨全在掌握,用墨過淡則傷神采,太濃剛弊于無鋒。正如清代周星蓮所說:“用墨之法,濃欲其活,淡欲其華活與華,非墨寬不可。不善用墨者,濃則易枯,淡則近薄,不數(shù)年間,已奄奄無生氣矣,” 三、枯墨 枯墨指點畫中的墨不僅濃重,而且極少水分,像干皴之筆。枯墨能較好地體現(xiàn)蒼古雄峻的意境。一般在書法作中并不大量使用,有人根據(jù)點畫的干皴程度將枯墨又分成焦墨、渴墨。 1、焦墨水分最少,墨像是烤焦一般,有顆粒,有時有畫龍點睛之筆,屬于一種特殊的用法,明代徐渭擅用此法。 2、渴墨比焦墨稍帶點水分,筆畫中絲絲露白。常常用于行草書,篆書和魏楷也時用此法,宋代米芾的手札《經(jīng)宿帖》“本欲來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幾字,以渴墨、枯墨表現(xiàn),澀筆力行、蒼健雄勁。 四、干墨 干墨也指點畫中含水較少,但比枯墨要濕。很多書法家的行草書作品干而不燥,筆勢通暢,時時出現(xiàn)飛白,富有表現(xiàn)力。相傳東漢蔡邕的飛白書,似以干墨之法為之。宋人米芾《虹縣詩站》、《蜀素站》,還有黃庭堅草書的干墨用法都十分精妙。 五、濕墨 濕墨與干墨相對,指點畫中水分較多,渾厚滋潤而豐腴。適用于表現(xiàn)外柔內(nèi)剛、勁秀峻爽的意境,一般用于行草書創(chuàng)作。濕墨由于滋潤,用法難以把握,尤其在生宣紙上,用不好就會見墨不見筆,肥厚臃腫。所以行筆需快捷靈動、不可凝滯。潤墨、漲墨都可以稱之為濕墨。 1、潤墨指潤澤的墨色從點畫中微微浸潤暈化開來,點畫有豐腴圓滿而不肥的韻致。古人形容這種富于韻味的墨法為“潤含春雨”。 2、明代王鐸運用潤墨創(chuàng)立了獨樹一幟的“漲墨法”。漲墨主要的效果表現(xiàn)在筆之外,其點畫中的水份多滲出點畫邊緣,但點畫用筆還是十分明顯。用墨擴大了線條的表現(xiàn)層次,作品中干淡濃濕結(jié)合,墨色豐富,一掃前人呆板的墨法,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藝術(shù)效果。 六、宿墨 宿墨一般用于國畫中,在古代書法作品中此法雖不常見,但用得好卻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宿墨多與漲墨相結(jié)合,增加墨色的層次變化。 書法的墨法表現(xiàn)技巧十分豐富,用水是表現(xiàn)各種墨法的關(guān)鍵?!懂嬜T》說:“墨法在用水,以墨為形,水為氣,氣行,形乃活矣。占入水墨并稱,實有至理”。一幅書法作品的墨色變化,會增強作品的韻律美。在書法臨摹與創(chuàng)作中,我們只有多練、多觀、多思、多悟才能熟練地掌握好用墨的規(guī)律。當然,墨法的運用貴在自然,切不可盲目為追求某種墨法效果而墮入俗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