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漢2022秋拍將于11月22日—25日預(yù)展,11月26日開槌。 明清兩代是中國小說史上的鼎盛時期,以章回小說為主要形式,傳承自宋代話本、元代雜劇,得益于明清兩代都市經(jīng)濟(jì)繁榮,對通俗讀物的需求繁盛。明末著名文學(xué)家馮夢龍評定“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游與金瓶梅也。明末清初文學(xué)批評家金圣嘆,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六才子書”之說。 明代中葉,章回小說的發(fā)展愈加成熟,創(chuàng)作出了《西游記》《金瓶梅》等經(jīng)典著作。清代中葉所創(chuàng)作的《紅樓夢》《聊齋志異》等,更是將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推向頂峰。本場“明清珍本小說”專題集結(jié)《西廂記》《金瓶梅》《西游真詮》《聊齋志異》等拍品,其刊刻精良,版畫精湛,版本俱佳;庋置佳物,待君研覽。 Lot 536 批繡像西廂詮注八卷·附西廂詩文 明·金圣嘆評 一函七冊 17.8×12.2 cm. 清同治八年(1869)味蘭軒朱墨套印本 提要:是書牌記鐫有「同治己巳鐫」、「批繡像西廂詮注」、「味蘭軒藏板」等字樣,前刊味蘭軒主人自述、例言及雙文小像。其為朱墨套印、刊印俱精,巾箱小本、頗為難得。另附西廂詩文冊,內(nèi)刊繡像10幅,并有題詩。此版本為現(xiàn)存明清「西廂記」重要刊本之一,近年來未曾得見,彌足珍貴。此書取材于唐代詩人元稹所著傳奇《會真記》,金人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diào)》,后被元代王實甫改編為雜劇《西廂記》,謂之「元雜劇的壓卷之作」。明末清初由文學(xué)家金圣嘆評點(diǎn),并提出「六才子書」之說。 參閱:《「西廂記」傳播研究》第299頁、《中國古舊書刊拍賣目錄·1995-2001》第937頁 RMB: 23,000-50,000 Lot 538 金圣嘆加評繪像西游真詮·一百回 明·吳承恩著 四夾二十四冊 25×16 cm. 清康熙年間翠筠山房刊本 提要:是書為清初山陰陳士斌據(jù)明代百回本《西游記》刪改而成,目錄前有木刻版畫20幅、并附題詞。牌記頁鐫「悟一子批評」、「金圣嘆加評繪像西游真詮」、「翠筠山房藏板」等字樣,序末署「康熙丙子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此「繡像西游真詮」為清代以來較為通行的版本,存世版本有幾十余種,然「翠筠山房本」當(dāng)為最早之刊本,現(xiàn)存完本者寥寥數(shù)家。 此本刊印精良,墨色如初,其繪像鐫刻精湛,實屬佳作。此后歷朝別本皆據(jù)是本翻刻,堪為《西游真詮》系列之最善者,傳世稀見,珍之寶之。 陳士斌(生卒不詳)系浙江山陰人,字允升,號悟一子。嘗評《西游記》為《西游真詮》一百回,尤侗為之序。 著錄:《中國佛教版畫全集補(bǔ)編·第10卷》第185頁 參閱:《小說書坊錄》第18頁、《中國古代小說在韓國研究之綜考》第234頁、《韓國所藏中國通俗小說版本目錄》第418頁、《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第52頁、《中國佛教版畫全集·第41卷》第263頁、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第415頁 RMB: 68,000-100,000 Lot 539 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一百回 明·蘭陵笑笑生撰 二夾二十四冊 24×15 cm. 清康熙間影松軒刊本 提要:是書為明代流行的艷情小說,被譽(yù)為「四大奇書」之首,亦是第一部文人獨(dú)立創(chuàng)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此牌記頁鐫「彭城張竹坡批評金瓶梅」、「第一奇書」、「影松軒藏板」字樣,次為康熙乙亥年(1695)謝頤題序。次之「大略」「寓意說」「雜錄小引」「苦笑說」「趣談」「家眾雜錄」「房屋」「讀法」以及「目錄」等,另附圖冊(一百幅版畫)。據(jù)中國金瓶梅學(xué)會劉輝先生所著《金瓶梅主要版本所見錄》以及中國紅樓夢學(xué)會胡文彬先生所著《金瓶梅書錄》中所載可知,清代以來所流通的《第一奇書》版本近三十余種。經(jīng)筆者研究考證,此「影松軒本」第一奇書,應(yīng)為現(xiàn)存較早的版本,為《金瓶梅》系列的重要版本之一。 此書刊刻精湛,風(fēng)貌絕佳,縱覽海內(nèi)外館藏、及近年拍場所見,是本應(yīng)屬最善。亦是極為罕見的張評初刻本,另據(jù)清早期諸版本校讎,別本多有誤亦或是語意不通者,應(yīng)是據(jù)「影松軒本」翻刻。此本歷經(jīng)先賢遞藏三百余年,傳世稀見,實屬為珍善佳本,若能庋藏一部,堪為傳世佳話。 張竹坡(1670-1698)系江蘇徐州人,名道深,字自得,號竹坡。為清初文藝?yán)碚摷?,以評點(diǎn)《金瓶梅》而聞名,并謂之「第一奇書」。其自幼聰穎,詩書雙絕。然仕途坎坷,屢試不第,遂于家中評點(diǎn)《金瓶梅》,以十余萬字成此佳作,定名《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其點(diǎn)評文字無拘無束,恣意奔放,坦率真誠,極具生氣。評點(diǎn)的形式,從小說的本體、創(chuàng)作、審美、藝術(shù)特色、創(chuàng)作心理等諸多角度探究小說的藝術(shù)規(guī)律,以此形成了中國獨(dú)特的小說理論批評體系和小說藝術(shù)論。 參閱:《金學(xué)考論》第82頁、《金瓶梅書錄》第77頁、《金瓶梅考論》第327頁、《小說書坊錄》第23頁、《中國小說史略》第196頁、《明清小說序跋選》第52頁、《明清稀見小說匯考》第213頁、《中國繡像小說經(jīng)眼錄·下》第755頁、《金瓶梅成書與版本研究》第80頁、《中國古代版畫史綱·第4冊》第1692頁 RMB: 230,000-350,000 Lot 537 聊齋志異新評·十六卷 清·蒲松齡著 一夾十六冊 19.3×12.6 cm.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廣順但氏朱墨套印本 提要:是書牌記頁鐫「道光壬寅仲夏·廣順但氏開雕」、「姑蘇講德書坊發(fā)兌雕」字樣,卷尾鐫有「維揚(yáng)小東門越城內(nèi)穆如心刊」字樣。此系但氏自刻本,于書眉或行間用朱色套印王、但兩家評語,版刻精整,朱墨燦然,套色精準(zhǔn),凡今后諸家翻刻多據(jù)此本。此書紙墨俱佳,字口清晰、套印精準(zhǔn),當(dāng)為較早印本。 但明倫(1782-1855)系貴州廣順人,字天敘、號敦五,為嘉慶間進(jìn)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山東鹽運(yùn)使、兩淮鹽運(yùn)使。其《聊齋志異新評》為清代諸家《聊齋志異》評點(diǎn)中之翹楚。 參閱:《擁雪齋藏書志》第1063頁、《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文言卷》第246頁 RMB: 30,000-50,000 Lot 534 讀紅樓夢譯解 清·梅曾亮寫 一冊 24×13 cm. 清咸豐二年(1852)梅氏揚(yáng)州梅花書院稿本 提要:是書為梅伯言于揚(yáng)州梅花書院所作,收「讀紅樓夢譯解」、「讀紅樓夢譯解記」、「題紅樓夢」、「紅樓夢偶得」和「附考」五部分。 梅曾亮(1786-1856)系江蘇南京人,祖籍安徽宣城,原名曾蔭,字伯言。為桐城派代表人物,其早年于鐘山書院拜姚鼐為師,承姚鼐余勢,文名頗盛,治古文者多從之問義法,有繼主文壇之勢。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歸鄉(xiāng),主講于揚(yáng)州梅花書院。著有《柏枧山房集》等。 RMB: 3,000-5,000 Lot 533 太霞新奏·十四卷 明·香月居主人輯 一夾六冊 20.5×13.5 cm. 民國間影刊本 提要:是書為明晚期很重要的一部散曲選本,據(jù)明本影刊,內(nèi)有版畫16幅,其前十二卷為套數(shù),后二卷為雜曲、小令,篇后附有評語,多談?wù)搶懬椒?,有不少曲壇掌故。也將吳江派散曲家推上了晚明曲學(xué)領(lǐng)域的前臺,使之成為晚明散曲新軍。此書首頁有鈐印,為民國戲劇家賈天慈舊藏。 RMB: 6,000-8,000 Lot 535 新刊奇妙全相注釋西廂記·五卷 元·王實甫撰 一函二冊 39.5×24 cm. 1955年商務(wù)印書館據(jù)明弘治本影刊(限定千部) 提要:是書限定1000部,為現(xiàn)存最早的《西廂記》插圖本,且為孤本。系商務(wù)印書館據(jù)北京大學(xué)所藏明弘治十一年金臺岳家刻本影印,依原本尺寸,堪為新善本。此書開本寬闊,紙墨俱佳,共收插圖一百五十六幅,圖版繪刻粗中有細(xì),刀法活脫而有生氣,人物造型生動。 RMB: 7,000-10,000 Lot 553 劉向列女傳·八卷 漢·劉向著 一函四冊 30×19.5 cm. 大正十三年(1924)圖本叢刊會據(jù)明萬三十四年黃嘉育本影刻 提要:是書為中國最早闡述婦女生活的著作,所載傳記100余篇,其影響巨大,有重要的文獻(xiàn)價值、社會價值及文化價值,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甚至還將《列女傳》演繹成通俗小說。輯刻于大村西崖《圖本叢刊》之內(nèi),系上海美術(shù)工藝制版社、據(jù)明萬三十四年(1606)黃嘉育本影刻而成,內(nèi)收版畫百余幅,其細(xì)美流暢,可覽徽派版畫之遺韻也。 RMB: 10,000-20,000 北京中漢2022秋季拍賣會 預(yù)展時間 11月22日-11月25日 10:00-19:00 拍賣時間 11月26日 古籍善本 上午10:00 瓷器佛像工藝品 下午2:00 預(yù)展地點(diǎn) 中漢藝術(shù)空間 (北京市東城區(qū)金寶街89號金寶大廈12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