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侵華戰(zhàn)爭進入到最瘋狂的階段,而隨著國民政府首都的內遷,日軍的鐵蹄也開始向內陸肆虐…… 點擊加載圖片 駐守盧溝橋的中國士兵 作為中華文明曾因外族入侵而崩壞的見證者,自南宋滅亡后,以“小中華”自居的日本便開始謀求東亞文明中心的地位。 為了強化這一觀念,在整個侵華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不僅對中國人民進行殘酷的屠殺,更是對深埋地下的中國文物展開了蠻橫的掠奪。 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說的這座古墓——郢靖王墓。 點擊加載圖片 位于湖北鐘祥的郢靖王墓 郢王,是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24個兒子朱棟。 郢,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國都,從“郢王”這個稱號,我們不難看出,朱棟做藩王的地方其實就是古楚地,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地區(qū)。 點擊加載圖片 楚國地圖 據(jù)《興都志》卷七記載:“郢王天性賢孝,嘗念母皇惠妃劉氏久違侍養(yǎng),奏取母兄散騎舍人劉敬至府,給賜田地,暇日率長史以下親詣其第,賜宴命儒臣賦詩,王自序其端”。 從中可知,郢王經常感念母親。由于皇妃是不可以出宮被其奉養(yǎng)的,因此他就將舅舅劉敬從南京接到了封地,并把自己的田地分出一部分給舅舅。 閑暇時,郢王把王府內的官員帶到他家,請儒臣們吟詩作賦,收集后又親自為這些詩賦作序。從這一點說,郢王也是一個“雅王”。 點擊加載圖片 郢王朱棟 然而,朱棟雖有當王爺?shù)拿瑓s沒有當王爺?shù)母!?/span> 永樂十二年(1414年)十一月一日,朱棟去世,終年27歲。 由于他和永樂皇帝的關系很好,郢王被修得十分宏大——其墓域建筑主要有享殿7間,東西廂10間,神廚5間,宰牲房3間,鼓樓1座,碑亭1座,欞星門3間,券門3間,紅墻周圍127丈,內官住宅1所,圍墓田地11頃7畝4分5厘2毫,總面積約3600平方米。 點擊加載圖片 郢王墓墓室示意圖 郢王入葬后,這座墓就一直靜靜地坐落在鐘祥,直到1937年,它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彼時,日軍雖然尚未入侵至湖北,但日本考古界卻早就對郢王墓趨之若鶩了,他們組建了一支規(guī)模龐大的隊伍,打著“考古”的名義進入了鐘祥。 當他們尋找到郢王墓時,所有人都被眼前規(guī)模宏大的墓地震驚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座王爺?shù)哪寡ň谷槐忍旎实牧陮嬤€要宏偉! 點擊加載圖片 日軍偷挖的盜洞 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嫉妒心的驅使下,這群自稱是考古專家的日本人對郢王墓進行了破壞性發(fā)掘——主殿、神廚、鼓樓、欞屋等所有建筑均被破壞。 此時,這群貪婪惡徒的真正用意徹底暴露了出來,他們嘴上說著是為了拯救中華文明,實際上是沖著郢王墓的陪葬品來的。 由于墓室結構相當精巧,日本人幾乎將墓地的地面部分夷為平地,也沒能找到進入主穴的入口。 為此,他們特意在附近村莊誘騙當?shù)厝俗鳛橄驅?,想讓當?shù)厝藥麄冞M入主墓穴,但當?shù)厝藦膩砭蜎]想過要去盜墓,也沒人知道墓室的具體路線。 點擊加載圖片 日軍曾用同樣的方法盜掘了遼太祖陵墓 被貪婪沖昏了頭腦的日本人早已顧不得體面了。他們從軍部拿來炸藥,對郢王墓進行了全面爆破。一聲聲的劇烈爆炸聲過后,升起的煙霧籠罩了早已變成殘垣斷壁的郢王墓。 漸漸散去的煙塵中,露出了日本人貪婪而又期待的目光——可結果依然令他們失望,主墓穴的位置仍然沒有被炸開。 接著炸! 于是,一堆又一堆炸藥被放到了指定位置,爆破的巨響回蕩在整個鐘祥上空,而傳來的回聲像是一聲聲哀鳴,刺激著每一個中國人的耳膜和心臟。 足足炸了七次之后,日本人終于放棄了。 眼見天價文物近在咫尺而不可得,他們實在是不甘心,于是,臨走前,在郢王墓留下了記號,準備將來等日軍徹底攻占這里后,再進行盜掘。 點擊加載圖片 遭日軍炸毀的郢王墓 幸運的是,之后,抗戰(zhàn)進入了相持階段,日軍的攻勢被遏制住了,郢王墓算是逃過了一劫。 然而,惦記這座王爺墓的人絕不止日本人。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考古學家對郢王墓進行保護性發(fā)掘,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除了日軍留下的痕跡以外,墓穴里還有大量的盜洞——沒錯!盜墓賊早已光顧了這座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墓址。 一時間,所有科考人員的心都繃得緊緊的。 點擊加載圖片 盜墓賊挖的盜洞 在所有的盜洞中,最長的一條足有8米長,幾乎要挖通了整個主墓地。 科考人員沿著這條盜洞一直向里走去,很快,一座殘破的墓志墻就出現(xiàn)在眼前,根據(jù)墻上所記載的內容,科考人員推斷,這里應該是殉葬的妾室——同時,這也就說明,主墓室其實已經不遠了。 終于,在距離妾室一墻之隔的地方,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郢王和王妃合葬的主墓室。 據(jù)《興都志》記載:“王薨之逾月,妃郭氏痛哭曰賢王舍我以去,我寡而無子,尚誰恃邪?念自幼嬪賢王待如賓友,今安忍獨生乎!乃整妝對鏡,自寫其容付,謹密宮人掌之。云:候諸女長成識母之遺容也,遂自盡。朝廷聞而賢之,恤典加厚”。 王妃郭氏目睹丈夫去世,悲痛欲絕,兩人并無兒子,按照大明律法,后宮妃嬪沒有生孩子的,先皇駕崩后,都要殉葬。但這條律法只是針對皇帝的妃嬪的,而王妃郭氏卻仍然愿意以身殉夫,足可見兩人的感情十分深厚。 殉葬前,永樂帝曾勸解她,不要想不開,好好照顧女兒。 但王妃去意已決,她梳妝描容后,對著鏡子,畫下了自己的畫像,然后交給宮女,告訴她,等女兒們長大后,就將自己的畫像交給她們,讓她們知道,她們的母親長什么樣。隨后,從容自盡。 永樂帝感念夫妻二人情深,于是就下令,將兩人合葬。 點擊加載圖片 在主墓室里,科考人員終于發(fā)現(xiàn)了許多極具文化價值的陪葬品。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便是“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青瓷器中,元代的青瓷器最為名貴,由于存世極少,能夠發(fā)掘出來的,都屬于孤品,而“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更是孤品中的絕品。 所謂“四愛圖”,分別是《王羲之愛蘭圖》、《陶淵明愛菊圖》、《周敦頤愛蓮圖》、《林和靖愛梅鶴圖》。 點擊加載圖片 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 能在同一個青花瓷瓶身,同時描繪出“四愛圖”的圖案,世界上僅此一件——當科考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其發(fā)掘出來后,不禁發(fā)出感嘆:“差一點??!差一點這件國寶就被人偷走了!” 之后,經過專家鑒定,這件青花瓷瓶的估值至少有10億! 如今,這件絕世孤品被湖北省博物館收藏,也是這座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四愛圖梅瓶不僅展示了當時青花瓷工藝達到的高度,也展示了元代人物畫的風采,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文物,如有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湖北省博物館走一遭,親眼目睹一下這件青花瓷的真容,相信我,你一定會感嘆于古人精妙的制作工藝。 事實上,即便是現(xiàn)在,仍有很多珍奇古物被深埋于地下,而我國的考古領域的人才卻日益凋敝,許多尚未被發(fā)掘保護的文物正等著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對它們的保護,就是對我們中華文明的保護,這是我們每一個有民族認同感的中國人都應該具備的意識。#鳳鳴楚天# |
|
來自: 朝_五_晚_九 > 《傳統(tǒng)文化與傳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