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y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y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jù):《中醫(yī)內科癥狀辨治手冊》、《中醫(yī)癥狀治療學》、《中醫(yī)內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文老師應大家的要求,說說腦袋愛出汗這個事兒。 對這個現(xiàn)象,民間多有調侃。有的人,腦袋愛出汗,一輩子白干。 真的白干嗎?未必。但是腦袋總嘩嘩流汗,肯定說明身體不正常。身體都不好了,賺再多的錢也無濟于事,這還真就有“一輩子白干”的意思了。 文老師想說的是,我們一定要知道,腦袋愛冒汗未必是病態(tài)。很多人在腦袋出汗的同時,全身都有汗。只不過,頭部出汗明顯。這個情況,說實話很正常,你大多數(shù)時候未必緊張。 但是,如果你腦袋出汗特別多,汗出不止,十分頻繁和顯著,甚至是除了腦袋出汗外,身體其他部位不出汗,或者伴隨其他方面的不適,這個時候,就得考慮干預了。 來,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你來感受感受。 話說有這么一個女子,當時是53歲,自己做點小買賣。 什么毛病呢?就是腦袋愛冒汗,而且是每到天冷的冬季,就容易腦袋冒汗。而且,這個汗只出在腦袋上,身上其他部位沒汗。白天出,晚上出,一出汗還特別畏風。 一晃,這毛病出現(xiàn)6年了。6年來,此人找了好多醫(yī)生看,也沒看好。最后,她決定投中醫(yī)治療。 找的是誰呢?是當時江蘇的中醫(yī)前輩,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第三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龔麗娟。 刻診,見患者脈弦,苔薄白,舌質淡紅,大小便均比較正常,只是入冬以后,四肢總覺得不溫,但是不算嚴重。食欲一般,不算好。 細問得知,患者平日工作壓力比較大,心思不寧,所以在求治龔師之前,曾按照和解少陽、疏肝解郁的辦法治療,但效果不好。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龔師就問了,你不是每到冬天就出汗,別的時候不出嗎? 患者點頭稱是。 龔師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淡附片(先煎)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下)3克,菟絲子9克,熟地黃9克,白芍9克,澤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3劑以后,腦袋出汗現(xiàn)象似乎有所減少,畏風緩解,改善并不顯著。這時候,原方附片增加到15克,肉桂加量到6克,繼續(xù)投用。而且,睡覺務必早睡晚起。結果,14劑以后,患者頭汗現(xiàn)象基本消失,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 后來,醫(yī)家囑咐,以金匱腎氣丸常服善后。 這就是醫(yī)案的基本經過。在2013年的《中醫(yī)學報》上。 這里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 你看,這個患者,其他別的時候沒事兒,偏偏冬天腦袋冒汗。再加上她出汗以后畏風,平日四肢不溫。這就暗示我們,得從“虛寒”二字上下功夫理解了。 也就是說,這個人,腎陽不足。冬季的時候,陽氣更弱,加上外寒侵襲,所以患者陰寒內盛?!凹依铩边@么冷,她體內陽氣被迫上浮,形成虛陽浮越之勢。虛陽迫上部津液外出,這就導致患者頭部出汗。 這個時候怎么辦?很簡單,就是溫補陽氣。你看當時醫(yī)家用的配伍—— 淡附片(先煎)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下)3克,菟絲子9克,熟地黃9克,白芍9克,澤瀉3克。 這顯然是四逆湯加減。其中,淡附片、肉桂、干姜溫陽益氣。尤其是肉桂,可以補火助陽,引虛陽下降。熟地黃和菟絲子補益腎精腎陰,使得陽氣得陰而生長。菟絲子有固攝之效,可輔助斂汗。白芍和澤瀉,養(yǎng)陰泄熱,制約諸多陽熱之品的辛燥之性。而且,白芍本身還具有斂汗之效。 你看,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它是利用四逆散加味,來治療陽虛頭汗的生動例子。 我希望大家伙能從這個醫(yī)案里,得到一點啟發(fā)。 當然,關于這個頭汗,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文老師一并給你講講。 比如說,有的人腦袋愛出汗,源于常見的陰虛火旺。這類人,頭汗的同時伴隨面部烘熱心煩,口苦口干,舌紅脈細數(shù)。這就是陰虛生內熱以后,迫汗外出。中醫(yī)常常用當歸六黃湯來應對,比如說生黃芪15克,生熟地各10克,當歸10克,黃連5克,黃芪10克,黃柏5克等。 有的人,一吃飯的時候腦袋冒汗,出汗特別多,可以說“蒸蒸汗出”,好像自來水一樣,順著鼻尖淌汗。飲食上,多喜歡辛辣熱性食物,平時口渴,舌苔黃,脈洪大。天熱的時候更容易如此。這個時候,得清陽明之熱。就是說,你胃腸陽明有熱,熱勢循經上攻頭部導致頭汗。吃飯的時候,胃熱更甚,所以癥狀明顯。 怎么清陽明熱呢?中醫(yī)一般考慮白虎加人參湯,用藥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黨參10克,生甘草5克,粳米1撮。 還有的人啊,腦袋愛冒汗的同時,口苦心煩、胸悶脅脹,或者有時候咽干目眩,面烘熱。脈弦數(shù),舌紅苔黃。平時脾氣不好,暴躁易怒,或者總是苦悶抑郁。這時候得考慮,是不是肝膽有熱了。肝膽有熱,循經上攻,也會引發(fā)頭汗。怎么辦呢?清肝膽熱。用啥?龍膽瀉肝湯加減,不用我多說了吧? 還有的人呢,他屬于氣虛頭汗。這類人,腦袋愛冒汗,少氣懶言,肢體倦怠乏力,面色不好,舌淡苔白,脈細弱。一派氣虛之象。他們也容易在吃飯的時候腦袋冒汗。因為一吃飯,脾胃需要收納和消化食物,為數(shù)不多的氣來到中焦,這就更沒有能力來固護肌表了,所以他腦袋出汗。 這個時候,一般是補中益氣湯加減,比如說黃芪10克,炙甘草5克,黨參10克,當歸10克,陳皮5克,升麻和柴胡各3克,白術10克,桑葉5克。 總而言之,頭汗這個事兒確實有太多的原因在。中醫(yī)能做的,就是辨證施治,沒有什么一通百通的靈丹妙藥。 但無論怎么時候,頭汗不止,確實有可能是身體內環(huán)境異常的表現(xiàn)。我們既不能過分關注,也不能毫不在意。希望文老師的這篇文字,能夠給有此類困擾的朋友,帶來一點啟發(fā)和幫助。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么多。文中配伍方藥,非專業(yè)讀者,必需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全文完。 |
|
來自: 人老顛東 > 《中醫(yī)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