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也叫格林-巴利綜合征。其主癥是對稱性肢端麻木酸痛,下肢軟弱無力。散見于中醫(yī)學的“麻木”和“痿證”等篇。 本病初起以邪實為主,多因濕熱阻絡,治當清利濕熱,活血通絡。遷延日久濕痹氣虛的,又當益氣行痹,祛風勝濕。 按語: (1)本病重癥,在二周內(nèi)如見自足膝而上麻至心窩,呼吸困難,吞咽障礙者,為危急之候,應及時采取搶救措施。 (2)病久氣血不能榮于肌膚,肌肉消瘦,肢體癱瘓、肌肉萎縮者,可參照痿證的虛證治療。 辨證分型論治: (1)濕熱阻絡證: 病機:濕熱浸淫,絡脈痹阻。 癥狀:病前多有發(fā)熱、繼見四肢酸軟、麻木無力、面部發(fā)麻,低燒、口干、口苦、手足心熱、脛腓脹痛。舌苔薄膩、脈濡數(shù)。 治法:清化濕熱、活血通絡。 例方:三妙丸。 常用藥物:蒼術、黃柏、虎杖、紅花、稀薟草、生苡仁、防 己、海桐皮。 上肢為甚者加桂枝、片姜黃;下肢為甚酌加懷牛膝、木瓜。 濕熱傷陰者酌加生地、知母。 (2)氣虛濕痹證: 病機:濕蘊不化,氣虛絡痹。 癥狀:病程已久、肢體沉重失用、麻木不仁、或酸痛,腰膝酸脹、或下肢浮腫。舌苔薄白、舌胖有齒印,脈緩弱無力。 治法:益氣行痹,祛風勝濕。 例方:補陽還五湯加減。 常用方藥:黃芪、黨參、桂枝、炒白術、當歸、防風、秦艽、威靈仙、烏梢蛇、桑枝。 濕留腰府加懷牛膝、川 斷、薏苡仁。 血瘀加雞血藤、川芎、 紅花。 夾痰加白芥子。 辨病治療:我臨床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配合服用制馬錢子,每天用量:0.5~0.9克。 本病也可以用《古今錄驗》續(xù)命湯治療: 古今錄驗》續(xù)命湯:麻黃、桂枝、當歸、人參、生石膏、干姜、甘草各三兩,川芎一兩,杏仁四十枚,能治療風痱病,突然四肢癱瘓為特征(或者偏癱或者全癱),而身無疼痛,多無意識障礙。此病與西醫(yī)所稱之“脊髓炎、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氯化鋇中毒”等疾病相似。
附錄:西醫(yī)對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的治療方法: 1、呼吸肌麻痹患者應該行氣管切開,給予呼吸機治療。 2、急性期輕癥患者口服強的松,配合神經(jīng)營養(yǎng)劑為主。重癥病人應靜滴激素,并行血漿交換療法,給予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為主,輔以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 3、對激素無效,又無條件應用血漿交換療法及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者,可選用環(huán)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劑治療。 4、有感染者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治療。 5、對癥支持治療,維持血壓、心率、電解質等生命體征。 6、被動和主動活動肢體,并配合針灸、理療、按摩等康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