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記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及碑文內(nèi)容 該碑文雖系楷書,但書寫拙劣,刻工粗放,章法不規(guī)范,均未注明撰文及刻工姓氏。據(jù)于都縣博物館調(diào)查所獲該碑資料,該碑原立車溪鄉(xiāng)黃沙村河邊老鼠搬倉,對面為寬田楊公壩(即楊筠松墓地);原有三通楊氏碑刻,兩小一大,兩通小碑系紅麻石質(zhì);長方形,立于楊氏神主碑兩側(cè),惜1966年該村建水庫時,已將這通長方形紅麻石搬去做水庫涵洞的蓋板,其碑文內(nèi)容系記述楊氏的生、卒年月及其在風(fēng)水學(xué)方面貢獻,但其確切內(nèi)容尚待今后出土實物佐證。 1992年9月5日,于都縣車溪鄉(xiāng)河邊村水庫又出土一通明萬歷七年的“唐國師楊公……”碑。據(jù)當(dāng)?shù)啬繐粽叻从常涸摫⒂谠摯搴舆叺纳碁┥?,碑為紅麻石質(zhì),圓首,殘高105厘米、寬76厘米、厚13厘米,碑身下半部殘缺。碑文楷書,豎寫,陰刻。中間陰刻大字一行:“唐國師楊公……”,字高11~13厘米、寬11~13厘米;左側(cè)陰刻小字一行:“大明萬歷七年己卯”,字高7~8厘米,寬6~8厘米;右側(cè)陰刻小字三行:“中憲大夫知贛州府……何天囗唐邦佐張道明梁囗囗知于都縣事……”。 碑記相關(guān)問題的考略 如上所述的關(guān)于楊氏的兩通明清碑,盡管殘缺不全,但其涉及的相關(guān)問題,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材料新鮮。茲將其相關(guān)問題略作考證。 ——碑文的立者及其主要撰文者: 明碑由于下部殘缺,看不清立者的姓名,但據(jù)該碑左側(cè)“中憲大夫。知贛州府……”、“知于都縣事……”等字句,查考《贛州府志》、《于都縣志》得知,碑系贛州知府葉夢熊、于都知縣陳仰民所立。葉夢熊,字男兆,廣東歸善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由福清人戶部郎中,改御史,論邊事,謫鄰陽丞,累升南京戶部郎中,知贛州……后以平嗦,累遷兵部尚書、太子太保②。陳仰民,福建安溪監(jiān)生,明萬歷七年(1579年)知于都縣事③。 撰文者唐邦佐,浙江蘭溪人,字惟良,號中廓,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初任臬縣縣令,以治行而升刑部主事,萬歷七年(1579年)任贛州通判。性明敏開豁,自以懷才不遇,以詩文自娛,贛州通天巖、寧都翠微峰、興國龍華寺均留有其題詠鐫石。其書法筆力剛健,融諸家之長,不論是運筆、結(jié)體,還是章法等都有獨到之外。此君雖才華橫溢,但目空一切,他在鐫刻自己作品時,常將別人的題刻鑿去,以致受到后人指責(zé)④。 “何天囗”系何天德,宣化舉人,萬歷五年至九年(1577—1581)年贛州同知。 張道明系浙江余姚人,進士,萬歷七年至九年(1577~1581年)贛州府通判。 “梁囗囗”系粱桂臣,順德舉人,萬歷初贛州府推官。 清碑的立者和撰文者自稱為唐仙師楊筠松弟子,均系名不見經(jīng)傳的民間風(fēng)水先生。 ——楊筠松其人、其徒。 據(jù)史學(xué)家考證,楊筠松其人史書沒有記載,只是到了宋代陳振孫所著《直齋錄解題》記載了他的姓名?!端问匪囄闹尽贩Q其為楊救貧,不曾記載其事跡?!督魍ㄖ尽份d:“楊筠松,竇州人”。竇州,唐置南扶州,改為竇州,取羅竇洞為名,又改日懷德郡,尋復(fù)竇州。宋廢,故治在今廣東信宜縣南二里教場左⑤。 又據(jù)《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提要》稱:楊筠松,名益,贛州人,生于唐武宗會昌元年(841)三月初八日戌時。平素自奉節(jié)儉,憐貧恤苦,不遺余力,世稱“救貧先生”。 方術(shù)家則傳說楊筠松,名益,字叔茂,唐僖宗國師,掌管地理風(fēng)水,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金紫光祿大夫,魏晉以來即有此稱謂,謂光祿大夫加金印紫綬帶,唐宋均以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文階官。金升為正三品,元升為從一品,明清廢之⑥。 《贛州府志》云:竇州楊筠松,僖宗朝(874~888年),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黃巢破京城,乃斷發(fā)入昆侖。過虔州(贛州古稱),以地理術(shù)授曾文辿、劉江東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