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考直通車綜合 2018年起,廣東實施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以下簡稱“沖補強”),為切實解決廣東省高等教育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水平,增強高校服務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能力,從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比如2019-2022年公示撥款共計116.67億元(分別是35.74億元、28.33億元、23.1億元、29.5億元)用于支持省內高校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 今年也不例外,廣東省教育廳在10月27日發(fā)出《關于2023年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資金安排方案的公示》。據廣東中學生統計,共有36所高校將獲得專項資金,共計31.75億元(點擊查看詳情)。 對比2018-2023年廣東“沖補強”高校名單及專項資金,小車發(fā)現了以下變化(詳見下文)。 建設任務分為:
遴選范圍原則上為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上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和擁有重大科研平臺、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具有國際一流高水平師資隊伍的普通高等學校,分為“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和“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眱深愡M行建設
遴選范圍原則上為粵東西北地區(qū)、珠三角非核心區(qū)域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遴選范圍原則上為行業(yè)特色顯著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部分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部分省市共建本科高校 小車分類別為大家統計了2018-2023年的各高校入選情況: 1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 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2018年的名單并未對各高校進行詳細分類,而從2019年開始,細分為了雙一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整體建設高校/重點建設高校、重點學科建設高校三個類別。 從各高校的入選情況來看,入選的高校名單相對固定,中大、華工每一年都入選了雙一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類別,廣工、廣州中醫(yī)藥、華農、華師、暨大、南醫(yī)大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揮,一直維持“霸位”整體建設高校/重點建設高校,其他高校的變化如下: 深圳大學2018-2020年未入選,而2021年入選整體建設高校,2022-2023年調整為特色高校提升計劃;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8-2021年入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2022-2023年入選重點建設高校;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qū)、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yī)科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2018-2021年未入選,2022-2023年入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汕頭大學2018-2023年一直穩(wěn)居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之列(2019-2023年為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2特色高校提升計劃 特色高校提升計劃中,2018-2023年均有入選的高校有廣東財經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藥科大學、廣州航海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廣州體育學院、星海音樂學院、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警官學院蓄力爆發(fā)后,在2019年首次入選后,連續(xù)蟬聯5年。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大概率是受轉設的影響,2021-2023年未入選。目前校方暫未有明確轉設消息,作為廣東獨立學院轉公辦呼聲最高的學校,廣東中學生也會留意后續(xù)進展,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 3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 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中,韓山師范學院、惠州學院、嘉應學院、嶺南師范學院、韶關學院、肇慶學院從2018-2023年都在榜,這幾所高校也是地方性實力較強的公辦高校。 那各高校每年的資金預算有何變化?接著往下看?? 廣東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沖補強”計劃建設高校開展內涵建設;采取因素法分配方式,結合建設高校的辦學規(guī)模、辦學層次、辦學類型、高水平學科專業(yè)、重大平臺和重大項目、標志性科研成果等因素和前期考核評價情況,確定建設高校的年度資金預算安排。 2018-2023年各高校的“沖補強”資金安排如下: 根據“沖補強”方案,建設高校對照建設方案和分年度預期建設成效,對年度的改革實施情況、建設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學科水平、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等進行自評,發(fā)布年度評價報告。 根據年度評價情況,對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貢獻獎勵、服務需求等方面有突出表現或取得突出成果的建設高校,給予專項獎勵。根據期滿考核情況,確定下一輪的建設范圍,對于建設成效特別突出的建設高校,在資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對建設成效不明顯,總體評價或專項評價較差的建設高校將在下一輪建設中,減少重點建設學科數量和資金支持額度。 從上表可以看出,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醫(yī)科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東財經大學、星海音樂學院、廣州航海學院、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東警官學院在過去幾年基本呈現資金上漲的趨勢,說明學校獲得了更大力度的支持。 而從歷年資金分配詳情來看,獲得獎勵資金次數與金額較多的高校主要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高水平建設大學。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資金大幅減少至幾十萬元,均為“公共服務平臺補助資金”,而“沖補強”資金為零。主要是由于:根據省部共建一流高校協議,2020年“雙一流”配套補助已到期。待新一輪共建協議簽訂后,另行研究安排“雙一流”配套補助資金部分。 編輯:劉過兒、阿識 校對:一葉知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