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和執(zhí)政黨是我國政治體制中的領頭羊,但緊隨其后,受其領導的還有三大班子。一是人民代表大會,二是人民政府,三是人民政協(xié)。這三大班子統(tǒng)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各司其職,協(xié)同分工。所以,總的來說這四大班子的各個領頭人是極其重要的角色。 周總理作為新中國第一代人民政府的一把手,一直在國務院擔任總理一職,但他并不是只在其位才謀其事,他不在其位也仍然關心著民生的大小事宜和世界發(fā)展的大勢。在日久天長的工作中,周總理的威望讓他成為擔任國務院總理的不二人選。 ![]() 周總理 但是除了周總理,毛主席還點名一個人也適合當總理,甚至他和周總理相比不相向下,他就是董必武。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一系列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外交事業(yè)的推動都是由周總理牽頭主辦的,所以,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周總理,這也造成了他分身乏術,顧及不過來大小事宜的情況。而毛主席所提的董必武就有能力適時的幫助周總理分擔各種繁瑣的事宜。 那么,為什么董必武會獲得毛主席的青睞,他曾經為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復興做了多少事情呢? ![]() 董必武 榮登“延安五老”之一在紅色圣地延安的革命紀念館里有一個著名的“延安五老”展覽處,里面放著五個人的肖像,十分莊嚴,他們分別是徐特利,林伯渠,謝覺哉,吳玉章和董必武。董必武能位列其中,可見其功勛卓著,非同小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和熱血青年的都參與了那次改天換地的大事件,董必武也加入了青年們的隊伍里,而且他也是最早一批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的人。伴隨著國父的腳步,他曾經兩次從事反袁活動,甚至數次被捕入獄也仍然堅持革命。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董必武再次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參與到了這場全民族覺醒的運動當中。后來,當共產主義小組在武漢建立的時候,又是董必武,他堅定地加入了其中,并且于第二年的七月份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 董必武 因為他來自湖北,是武漢小組代表,所以他就在湖北省發(fā)展黨組織。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董必武從一個熱血青年逐步成為了成熟的黨派領導者之一。從浙江嘉興的南湖到北京的中南海,在中共一大的代表里,只有毛主席和董必武兩個人走到了最后,可見其忠勇無二。 天安門上那白色的白鴿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董必武在每一個緊要的關頭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1919年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傳到了中國之后,董必武堅定地說:“走孫中山的道路行不通,必須要列寧的道路了?!?/span> ![]() 列寧 也就是說,雖然李大釗和陳獨秀是中國最早一批舉起馬克思主義大旗的人,而董必武卻是第一批堅定馬克思主義道路的同志。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始終牢記初心,并且“初心”這一概念就是他在會議中首次提出來的,他要求同志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要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鍛造自己。 同樣地,他也是如此要求自己,也曾經多次因為革命而身處險境。1927年黃麻起義,雖然董必武仍然是一副書生打扮,但是扛起槍桿子的時候卻不遑多讓。在那次戰(zhàn)斗中,董必武在槍林彈雨里逃生,他和戰(zhàn)士們同吃同住,還差點被彈片射中。 ![]() 圖源網絡 中央蘇區(qū)建立之后,董必武帶領著諸多的共產黨人建立了中央黨校,他又被任命為中央黨校的校長和蘇區(qū)最高法院的院長,所以,新中國的法制建設,董必武是最早的帶頭人,這是因為他當年留學日本時學習的就是政法專業(yè),因此黨內的很多同志以及高級將領都上過董必武的課,大家都必須老老實實的尊稱他一聲“董老師”。哪怕是做了教員,哪怕在大后方背離戰(zhàn)火,但是只要黨一聲令下,董必武總是沖在第一線。 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時候,蔣介石的長槍大炮將共產黨軍隊逼得不得不進行轉移。黨中央商量了要進行長征的決定之后,董必武再次第一個響應,他堅定不移地跟隨著黨中央和大部隊到達了陜北,而在陜北他并沒有停下自己的工作,繼續(xù)擔任黨校校長的職務,工作重心在于扭轉黨內和軍隊內的不良風氣。 ![]() 董必武 直到1937年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的時候,董必武還活躍在軍隊的第一線。那時他已經51歲了,是真正的從共產黨的幼年時期到成熟時期的見證人,因此他的存在本就是一種象征,一種精神火炬。連毛主席都說:“從中共一大以來,就剩我跟老董兩個人,不容易的呀?!?/span> 在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黨中央將他調往武漢協(xié)助周總理工作。因為武漢是董必武的老家,所以他一個50多歲的老者依然在大街小巷的到處跑,為黨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黨中央考慮到董必武的身體狀況也不容樂觀,于是便安排他一些不太具有危險性的活動,董老自告奮勇地表示可以做一些特務情報工作,因此在周總理的引導下,董必武開始為黨培養(yǎng)知名特工和情報人才。 ![]() 董必武 他將武漢作為自己的據點,在那里教育了一個又一個的王牌特工,比如說令胡宗南極為信任的熊向暉,“按住蔣介石脈搏”的沈安娜,潛伏多年的韓練成,國民黨高層郭汝瑰。他們接受黨中央的任命,為我黨提供了大量內部的情報,這為后來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一生為革命奔波雖然那時已年過半百,可是董必武仍然精神矍鑠,一旦聽說有黨中央安排的任務,董必武仍然拍著胸脯毫無異議,1943年,周總理回到延安主持工作,而董必武就代替了他的職位負責南方局的各種工作。 原先大家以為董必武年紀太大會非常吃力,可是當中央收到南方局的各種匯報時,同志們一致稱贊董必武處理事情井井有條,知人善任,他手下的黨務、情報工作都從來沒有出過任何的差錯。 ![]() 董必武 董必武的革命意志沒得說,他的能力更是令人稱贊,連周總理都經常感嘆說:“董老是我非常服氣的一個人,他雖然和藹,可是卻非常機敏,我不如他?!?/span> 周總理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都如此稱贊董必武可見他有多厲害。眾人不知道的是,董必武的厲害還在后頭。當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xié)定》率領大軍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qū)的時候,董必武再次在大后方擔任起了所有情報工作的整合和聯(lián)絡。 當時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看到正面戰(zhàn)場上對他們不利的態(tài)勢后便狗急跳墻,處處暗殺共產黨人。這給董必武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但是他并沒有借機請辭或者是退居幕后,反而毅然決然地挑了大梁。當淮海戰(zhàn)役取得勝利之后,陳毅將軍特意將董必武拉了出來:“若是沒有董老的信,沒有他的話,那咱們完全不會勝利?!?/span> ![]() 陳毅 面對大家的認可,董必武老先生并沒有過多的開心,因為他在思索另一件事情。1947年,隨著解放戰(zhàn)爭迅速推進,分散在各地的解放區(qū)開始連成一大片,國民黨發(fā)行的貨幣不統(tǒng)一嚴重影響著商品經濟發(fā)展和生產流通。因此他認為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貨幣衡量體系,經過日思夜想,董必武覺得建立中央銀行和統(tǒng)一貨幣是當時最重要的兩件事情。 于是他開始召集人才,集思廣益,著手辦這兩件事情。在種種建議提上來的時候,董必武認為“人民幣”這個名字非常好,說明了銀行和貨幣的性質,也說明了它必定是全國的、人民的。 因此,在他的主持下,為人民所需、為人民所辦的人民幣誕生了。從情報工作到法治建設再到經濟體系的建立,董必武似乎在每個行業(yè)都能做得出色,這也是為什么毛主席會十分稱贊他的原因,而之所以提起來讓他擔任代理總理的話題,得源于當時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種種外交事宜。 ![]() 董必武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后自然要自立門戶,但也不能忘記與各國的進行外交,周總理作為一代外交家,這樣的事情自然落在了他的手上??墒且坏┊斔墓ぷ髦匦南蛲馔卣沟臅r候,國家的事務自然就需要有人來擔當,而那時毛主席想到了董必武。 “代總理”走馬上任1950年1月初,周總理剛從家里來到了辦公室便看到了他辦公桌前像小山一般高的電報,原來這些電報都是由毛主席在蘇聯(lián)發(fā)出的。 當時毛主席正在蘇聯(lián)和斯大林簽署《中蘇友好條約》,這條約中的許多內容都有待商榷,甚至很多的條例都侵害了我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尊嚴,毛主席便要求周總理也一道來到蘇聯(lián)和他一起進行外交事業(yè)的拓寬。 ![]() 毛主席與斯大林 在毛主席走之前就曾經數次交代周總理,如果他在蘇聯(lián)那邊有事必會發(fā)電報召他前來。因此周總理不敢耽擱,馬上將自己手頭的事情交班之后就想坐飛機去蘇聯(lián)。 但是周總理不僅僅是外交部部長,他還是黨的大管家和全國大小事情的管家,他這一走會讓很多的事情沒有著落。因此毛主席在走之前便囑咐黨內的同志,如果蘇聯(lián)那邊有需要必須讓毛主席前去的話,那么國家總理的職位必須由一個人來擔任。 周總理當總理的時候令各個部門和領導都非常信服,大家也非常服從他,若是想要換人的話,那么這個人必須要有不低于周總理的威望,還有超高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樣才能夠處理和各種國內突發(fā)事件。所以在無數的考量之下,毛主席的內心早就定下了一個人,那就是董必武。 ![]() 董必武 在走之前,周總理親自找到了董必武,告訴他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決定。董必武一聽立馬搖頭拒絕了,他認為自己能力有限,而且年紀還大了,應該將這個職位讓給后輩,提拔一下新的同志。可是周總理執(zhí)意要他來做,因為毛主席曾經說:“董必武是革命的最老的前輩,有他來坐鎮(zhèn)國務院,那全國上下都會安心?!?/span> 于是已經過了花甲之年的董老先生接過了總理身上的擔子。所以,在周總理離開國內去蘇聯(lián)的兩個月里,董必武坐在他的辦公室里,像周總理一樣處理著各大小事宜。 雖然將此事應承下來的時候,董必武的心里早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因為他知道這個職位必然不好做??墒钦娈斀邮值臅r候,董必武發(fā)現這個工作職位的難度不是一般的高。他一上任,底下的好多省委同志就給中央發(fā)電。說各地區(qū)糧食短缺,大量災民流失省內,造成人才不足的狀況。于是董必武立刻組織了中央救災小組,并且還提出了各種有針對性的方針,把干部們都下放到了基層一起幫老百姓度過難關。 ![]() 董必武 除了這種突發(fā)事件,董必武最日常的事情就是召開會議,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董必武就組織全黨成員開了十余次的會議,而小型的會議平均來說是兩天一個。 開會,處理文件,下達指示,整合材料,找資料,這都是董必武一個花甲老人的日常。在他擔任總理的這兩個月時間里,他每天0點睡,早晨6點起床,忙得頭暈眼花。即使如此,董老從來沒有抱怨這個職位,反而樂呵呵地和眾人溝通和交代,從來沒有把工作上的脾氣發(fā)泄到日常生活中,似乎他永遠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 除了這些日常的工作,新中國的法制建設也有董必武的一份功勞。他參與制定了《婚姻法》等許多法律條文,完善了新中國的各項法律制度。 ![]() 董必武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span>這是革命家董必武的詩詞,從這句詩中不能看出他個人的樂觀心態(tài)和勇攀高峰的革命意志。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和制造者,作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在走過了艱難的革命斗爭之后,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和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奠基者。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先生因身體疾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