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10克 女貞子10克 覆盆子10克菟絲子10克 五味子6克 生山藥12克熟地15克 山萸肉9克 二冬各10克知柏各6克 煅牡蠣12克 桑螵蛸10克 功能 滋陰益腎,縮泉固崩。 主治 尿崩癥、消渴、尿頻及腎陰不足所致腰痛等癥。 方解 枸杞子、女貞子為補腎益精之要藥,兩者合用平補陰陽,滋陰益腎。覆盆子、菟絲子均為補肝腎、益精髓之品,與五味子相伍既可滋腎陰、生津止渴,又能固腎攝尿。方中用山藥以補脾胃、益肺腎,其性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陽,為治口渴多飲之要藥。方中重用熟地,滋腎益陰,以止渴固崩,配合知、柏的滋陰清熱、除煩止渴。方中麥冬、天冬均為甘寒清潤之品,能滋陰生津,性較寒涼又能滋腎陰,故對腎陰虛有熱,心煩、燥渴者效尤佳。山萸肉入肝腎,酸澀收斂,配合煅牡蠣咸澀微寒,收斂固澀,與桑螵蛸合用補腎縮溺。 加減運用 若口渴甚者加生地10克、玉竹10克;尿頻者加桑椹10克。 按語 尿崩癥臨床主要癥狀有多尿、失水、煩渴、多飲、尿比重低于1:1000,是臨床中較少見的病癥,祖國醫(yī)學曾記有“上消主肺,肺熱化燥,渴飲無度,是為消渴·····.,下消主腎,虛陽灼陰,引水自救。”尿崩屬腎水下虛,中氣不足,陰虛內熱,口干渴飲,津液外失,溲失固攝,治療當以益腎健脾,滋陰清熱,固攝縮泉。 典型病例 魏某,男,2歲半。 患兒小便頻數(shù)2月,口內糜爛,口渴多飲,每日飲水30奶瓶,尿頻、日30余次,體漸消瘦,舌質紅、脈滑數(shù)。查尿比重為1:1000,辨證為腎氣不固,腎陰不足,治療以滋陰益腎,生津止渴,方用:枸杞子10克、女貞子10克、五味子6克、覆盆子10克、菟絲子9克、知柏各6克、熟地10克、山萸肉6克、二冬各6克、煅牡蠣10克、桑螵蛸6克。藥至6劑,飲水減為每日4~5奶瓶,小便已減,日15~16次,口糜爛已輕。再仿上法,加生地9克、桑椹9克,連服30劑后,尿減至5~6次,尿比重1:1010,病愈。經6年后追訪,愈后未犯。 |
|
來自: 金陵養(yǎng)身樁 > 《頭條上摘下來中醫(y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