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王岳川教授也質疑批判,中國的《道德經》《論語》只有幾千幾萬字,憑什么柏拉圖全集、亞里士多德全集都有幾百萬字。王教授是從書寫條件和后人作偽而言。其實,從傳播和教化而言,一本人文方面的書,寫的太長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壞事,甚至可以說又臭又長不忍卒讀。 一本書文字太多,不利于抄寫、印刷、攜帶、傳播,而普通人要領悟其精華、指導其實踐,從而有利于教化大眾,書太厚反而是適得其反的事。即使是專家學者要研究一本厚厚的書,也是多么耗神的事。故我以為,《理想國》里的哲學家對話,應該是后世學者閉門造車虛構編撰的結果。他們自以為寫得越長越詳細,可顯示古希臘哲學高大上或高大全,實際上未必真有教化大眾的效果。不然,這書也不可能被湮沒兩千年后在文藝復興時期被人發(fā)現(xiàn)(其實是重寫?。?。 有人說,全世界上大多數(shù)書可以燒掉,留下幾本足矣,比如《道德經》,這不是沒有道理。教化人心的往往是幾句名言警句、諺語、成語,朗朗上口而易于記誦。《道德經》做到了這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