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來源于影片《白日夢想家》 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一書中提出,人獲得快樂有三條路徑:第一是通過生物系統(tǒng),最典型的描述來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中人們每天必服的一種精神藥物,叫作“蘇麻”(soma),在不影響工作身體的情況下,令人感到快樂。不過這是一個反面烏托邦小說中虛構(gòu)的藥物,引申意義就是能讓身體產(chǎn)生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chǎn)素的藥物和活動。無論客觀條件如何,人都能夠通過身體的生化系統(tǒng)獲得快樂。 獲得快樂的第二個途徑是通過精神系統(tǒng),只要人覺得生命有意義,就可以感到快樂。即使明知從宏觀上看,個體生命是不可能有意義的,但是人仍舊可以從一套“錯覺和幻想”中獲得實在的快樂。這種錯覺和幻想既包括自我欺騙,也包括集體幻覺。一個人或一群人為一個事物賦予了意義,雖然這個事物并未因此真的具有被賦予的意義,但是它為人帶來的快樂卻是真實的。 獲得快樂的第三個途徑是放棄追求快樂。最典型的是佛教的觀點:痛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傷和疼痛,也不在于感覺一切沒有意義,而在于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本身。換言之,前兩個獲得快樂的途徑都贊同,快樂不會來自外在條件,只是來自內(nèi)心感受,第三種觀點卻主張既不追求外在的成功,也不追求內(nèi)心的感受,什么都不追求,而要跳脫塵世的一切,保持內(nèi)心的絕對寧靜。因為只要有追求,就必定有痛苦,而且追求到的一切最終只能是空無。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福柯所說的“快樂是一件困難的事”感到深深的困惑,他為什么會這么說呢?獲得快樂不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嗎?有那么困難嗎?在書中另一處,作者把人分成兩類,一類是“生化機制天生開朗的人”,他們的情緒在十分制的6到10分之間徘徊,大約穩(wěn)定在8分左右;另一類是“生化機制天生抑郁的人”,他們的情緒大多在3到7分之間徘徊,大約穩(wěn)定在5分上下。我也許屬于天生開朗的人,所以覺得快樂容易獲得;而??聦儆谔焐钟舻娜?,才會覺得快樂很難獲得? 無論怎樣,在獲得快樂的問題上,我的想法是:身體的舒適,精神的愉悅,既不追求太多,也不放棄追求,找到那個身心得以滿足的平衡點;既不禁欲,也不縱欲,找到那個使欲望得以適當(dāng)滿足的平衡點。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快樂,也是我對獲得快樂途徑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