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物畫是中國畫最早形成的畫種,也是淵源最長的畫種。經過漫長的發(fā)展,隨著中國融入世界舞臺,現(xiàn)代中國水墨寫實人物畫也將中國人物畫推向新的高峰。 《中國·連云港·將軍崖巖畫》局部 《中國·連云港·將軍崖巖畫》局部 將軍崖巖畫,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巖畫,距今約10000年,還很可能是中國巖畫中最為獨特的人面巖畫。我們可以看到,古巖畫中的物象造型最初是以線條為手段的。西方也不例外,遠古時代的古巖畫也是線作為造型的手段。只不過我們中國堅持、發(fā)展了這種繪畫方式,而西方走了另一條道路。 《人面魚紋彩陶盆》 青海孫家寨墓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舞蹈紋盆》上,也有人的形象。人形舞蹈圖案環(huán)繞一周,分為三組,每組五人,手牽手,頭圓形,有短辮下垂,身體后有尾飾,體態(tài)苗條輕盈。舞蹈的人群圍繞在陶盆周圍,猶如圍著水池跳舞,充滿靈動和音樂節(jié)律,藝術構思巧妙獨到。雖然造型極其簡單,但人們已經有意識地想要把一些畫面記錄下來,而且開始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概括能力,或者說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 《彩陶舞蹈紋盆》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物畫是誕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目前現(xiàn)存最早的人物畫,是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圖》與《人物馭龍圖》兩幅帛畫。這兩幅帛畫,用線描造型,筆致圓轉流暢,形象刻劃生動,都畫為正側面,體型修長,基本比例正確。人物龍鳳帛畫中的婦女,顯得莊重肅穆,畫得較為樸拙、天真,富有濃厚裝飾性;人物御龍帛畫中的男子,氣宇軒昂,神情安詳。可以看出,至少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線描已經成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這兩幅帛畫的藝術性,在早期中國繪畫中可說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戰(zhàn)國 人物龍鳳帛畫》 《戰(zhàn)國 人物御龍帛畫》 漢代是人物畫蓬勃發(fā)展的時期。一方面繪畫的介質空前豐富,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漆畫、帛畫、墓室壁畫等各種繪畫形式,幾乎都以人物為主要題材。 《漢代畫像磚拓片》 《打虎亭漢墓壁畫》局部 《打虎亭漢墓壁畫——宴飲百戲圖》局部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人物畫開始成為獨立畫科,人物畫走向成熟化,系統(tǒng)化、理論化。并形成中國人物畫的三個特征:以線造型、以形寫神、具有記功錄事功能。人物畫具有記功錄事功能體現(xiàn)社會意義和政治目的。 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 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更重要的是,他們從繪畫實踐中總結出了系統(tǒng)的審美觀念和繪畫理論。顧愷之的《畫論》,宗炳的《畫山水序》,王微的《敘畫》,謝赫的《畫品》等理論著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南朝謝赫的《畫品》。 《北魏-257窟中心柱正面龕-佛像》【雙眼已損毀】 敦煌莫高窟,開鑿于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后延續(xù)約1000年,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其中257窟是北魏時期洞窟,此窟主尊,為一倚坐佛像,高肉髻,面部略有損毀,雙目已失。佛像內著僧祇支,身披右袒袈裟,兩腿自然垂下。此尊彩塑,具有明顯的“曹衣出水”的特點,衣紋以貼泥條的方式制作,使整個袈裟緊緊裹在了佛身上,佛的肉體特別突出。特別是左臂垂下的袈裟一端,從正面看是兩條波浪紋,更增添了濕衣出水之感。乍一看,佛像就像剛剛從水中出來一樣。曹衣出水,又被稱為“曹家樣”,是敦煌壁畫與彩塑的藝術風格之一,此窟主尊就是曹家樣的典型代表。 北魏-257窟中心柱正面龕內南壁 伎樂飛天之下《聽法菩薩》 北魏-257窟中心柱正面龕內南壁-伎樂飛天之下畫有若干個聽法菩薩,其動作形態(tài)各異,表情豐富,人物雖已嚴重變色,但線條比例、手姿、面部表情都很優(yōu)美、有一種內在的虔誠。人物形象造型樸拙,線描蒼勁,色彩淳厚;在衣冠服飾上還保留了西域、印度和波斯的風情,宗教氣氛濃厚,是與漢晉藝術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唐代 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 在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中,畫家既注意到刻畫作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氣質儀容,而又根據(jù)每個帝王的政治作為,不同的境遇命運,成功塑造了個性突出的典型歷史人物形象。從畫像來看,雖仍有程式化的傾向,但在人物個性刻畫上表現(xiàn)出很大的進步,不落俗套,而顯得個性分明;畫中按等級森嚴的封建倫理觀念,處理人物的大小?!稓v代帝王圖》用重色設色和暈染衣紋的方法,表現(xiàn)出受到一定的佛教藝術影響。 唐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唐 閻立本《步輦圖》 人物畫到了宋代出現(xiàn)了一些重要突破。一是,題材上突破了以道釋、宮廷貴族、歷史人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傳統(tǒng),開始出現(xiàn)耕織、漁牧、村醫(yī)、貨郎、嬰戲等平民階級的生活場景和社會風俗。此時,宋代中國人物畫圖式已經基本定型:以線條勾勒塑形,平鋪設色,形成二維造型圖案。 宋 梁楷《李白行吟圖》 沒骨水墨人物畫如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其特征是:使用潑墨手法,直接塑形,盡量減少線條的運用,通常稱為沒骨法。這也是一種寫意人物畫,這種沒骨寫意人物畫具有一種詼諧的趣味。 宋 梁楷 《潑墨仙人圖》 另外,宋代的風俗人物畫,宗教人物壁畫也都得到長足發(fā)展,卓有成果。如北宋時期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北宋武宗元畫的《朝元仙仗圖》。 宋《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 宋 《朝元仙仗圖》局部 元代時由于社會動蕩加上文人畫興起,山水畫成為主流,人物畫迅速衰落,并從此一蹶不振,一路衰落到晚清。元代流傳下來的人物畫作品,多以“仿古”為主,倒是民間繪畫大放異彩,尤其是山西永樂宮的道教題材壁畫,可以與敦煌壁畫相媲美。 《山西永樂宮壁畫》局部 《山西永樂宮壁畫》局部 明代以人物畫著稱的有明四家中的唐寅、仇英,以及被稱為“三百年來無此筆墨”的陳洪綬。不過他們的畫作仍然以歷史題材為主,且技法上要么學唐代,要么學兩宋院體,要么師法魏晉,仍然脫離不了“仿古”。 明 陳洪綬 繪 明朝末年,利瑪竇來華,西洋畫首次傳入中國,明末畫家曾鯨吸收了西方肖像畫的畫法,開創(chuàng)了肖像畫風格的波臣畫派。 明 曾鯨代表作《王時敏像》 曾鯨 《張卿子像》 這種國畫技法融合西洋肖像畫畫法的創(chuàng)作方式,到了清代,隨著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加入,更為成熟完善。 清 郎世寧作品 清 郎世寧作品 從明末到清末,從利瑪竇到郎世寧,中國水墨畫應該是第二次接納了外國藝術的影響,這兩次的影響是不盡相同的。第一次中國畫接受了佛教藝術,并將其融入中國水墨畫之中,既影響了畫法和技法,又成為中國藝術的一部分內容,可以說是豐富了中國藝術的畫法和內容。第二次中國水墨畫只是將西方的技法和畫法融入中國水墨畫之中,僅僅是改良和影響了中國水墨畫的面貌。
蔣兆和 《流民圖》 局部 《流民圖》是蔣兆和先生的代表作,蔣兆和先生在《流民圖》中運用了中國人物畫傳統(tǒng)筆墨語言與西方寫實造型的繪畫手法相結合,強調從物象本身的結構出發(fā),堅持“骨法用筆”的造型原則,采取線描的表現(xiàn)形式,以中國畫造型法則為主,并且運用了西洋素描中明暗交界線、黑白灰、高光等技法,求得整體的統(tǒng)一。蔣兆和先生抓住“以形寫神”這一根本精神,先用線去勾勒具體物象的結構,然后再以筆墨的輕重曲直、濃淡虛實以體現(xiàn)物象的質感和量感,于寫實與寫意之間創(chuàng)造出了全新的筆墨造型技法,這樣就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表現(xiàn)力。再加上群像并置移動透視(多點透視)的中國畫傳統(tǒng)長卷構圖方式,使畫面整體與局部相統(tǒng)一,增強了感染力和震撼力。 蔣兆和 《李時珍畫像》 蔣兆和先生的《杜甫畫像》也是其代表作。這幅作品采用傳統(tǒng)的線描加皴的手法,加上西方繪畫技術,畫了一幅人人都說像的杜甫畫像。正如《杜甫像》右款所提:“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千載豈知逢新世,萬民歡唱大同時。我與少陵情殊異,提筆如何畫愁眉。一九五九年兆和。”這是由于共情所致,蔣兆和先生與詩人杜甫隔空相望,惺惺相惜。在這幅畫像里,杜甫仰望天空,清瘦的臉龐,憂郁的眼神,稀疏的胡須,一種懷才不遇,孤寂傲骨的形象躍然紙上,相當傳神。于是,就有了我們最為熟悉的杜甫畫像。 黃胄 《草原逐戲圖》 黃胄先生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藝術大師,他創(chuàng)造了以速寫入畫的新模式,因開創(chuàng)了“在生活中起草稿”的中國水墨人物畫新范式而崛起于畫壇。他善于運用速寫的表現(xiàn)手法抓住人物的生動形態(tài),創(chuàng)造了復線與造型、群像型的水墨人物畫巨制構圖等,線條流暢,不拘筆法,風格奔放,開啟了全新的中國水墨人物畫新范式,確定了其在中國畫壇的地位。 黃胄 《歡騰的草原》 由于他長期深入生活,熟諳各階層的社會生活,他以熾熱的情感、強烈奔放的線條、生動活潑的造型,塑造了無數(shù)嶄新的勞動者的人物形象?!兜鹧驁D》《歡騰的草原》《草原逐戲圖》等巨構,更是代表了現(xiàn)代中國水墨寫實人物畫新成就的巔峰。 劉文西 《黃土地的主人》長卷中的一個系列 劉文西先生無疑是當代畫壇公認的中國水墨人物畫大家,有人民畫家之稱。一生鐘情黃土高原的劉文西先生,創(chuàng)立了黃土畫派,堪稱一代宗師。 劉文西 《毛主席和牧羊人》 素描 在當代中國畫家中,劉文西先生畫毛主席,可以說是最多的,也可以說是最為成功者之一。他畫的主席形象會讓人感覺親切,更有領袖風采,他以嚴謹準確的造型傳遞出偉人的偉岸、威嚴、慈祥的神情與親和力,以及運籌帷幄的智慧。劉文西先生早期的代表作《毛主席和牧羊人》,影響非常大,毛主席當時看到了這幅作品并說:“文西畫我很像。” 史國良 《刻經》 在二十一世紀風格各異的當代中國人物畫壇,史國良先生用畫筆堅守著一方屬于自己的心靈凈土,并訴說著中國西部藏族同胞靈魂深處的質樸無華及善良堅韌的滄桑歲月。 史國良 《文成公主故鄉(xiāng)土》 他一直堅守著 “強調寫實,強調生活,有故事有情節(jié),用作品展示人性的、美好的、陽光的東西”。 郭連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