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路
虹橋路東起華山路,西至虹橋機場,長8623米,寬40米。該路系1901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至程家橋,以其附近的虹橋鎮(zhèn)命名。
虹橋路辟筑后,特別是1921年虹橋機場的辟建,因交通便捷,地價低廉,引來了各路的房地產商,捷足先登者有怡和洋行、馬勒地產、美孚石油等公司,后來沙遜洋行、麥邊洋行、普益洋行和一些華僑、買辦、富商、民國政要,也紛紛在這一帶開發(fā)房產,建造別墅及宅第。誠如張愛玲所說,有人發(fā)了財,就到虹橋路上買地蓋別墅。期間建成英國鄉(xiāng)村別墅84幢,其他花園洋房140幢。其中一部分在1949年后改為賓館,如龍柏飯店、西郊賓館等。原高爾夫球場在1950年代改建為上海動物園。
如今虹橋路兩旁散落著的風格迥異、異國風情濃郁的歐式別墅大都是那時建造的,其中相當一部分已被列入歷史保護建筑。主要有:徐匯中學崇思樓,閻錫山舊居,美華村(美廬,陳納德與陳香梅舊居),萬國公墓,白宮俱樂部,宋子文舊居,陳氏花園住宅(美華新村陳納德與陳香梅舊居),孔祥熙舊居,白崇禧舊居,市舞蹈學?;▓@住宅群,上海盲童學校,孔氏別墅,羅別根花園,沙遜別墅,《上海泰晤士報》社舊址,美豐銀行別墅舊址等??芍^名流云集,讓人流連忘返。
虹橋路68號徐匯中學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XH-J-031-II;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4935190000026 徐匯中學崇思樓 民國 徐家匯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徐匯公學;現名稱/現使用單位:徐匯中學崇思樓
地址:虹橋路68號
層數:4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18年;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68號徐匯中學崇思樓
徐匯中學前身為徐匯公學,創(chuàng)辦于1850年,由耶穌會傳教士南格祿創(chuàng)辦,初名圣依納爵公學,是天主教在上海開辦最早的洋學堂,也是中國最早按西洋辦學模式設立的學校之一,幾乎與上海開埠同步,可以說在上海乃至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1932年徐匯公學改名為上海市私立徐匯中學;1953年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上海市徐匯中學。
虹橋路68號徐匯中學崇思樓
徐匯中學內現存的崇思樓,是徐匯公學唯一留存建筑。崇思樓是1915年始醞釀新建的校舍。當時由比利時神父、建筑師第斯尼(中文姓為葉氏)設計草圖并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塊基石,清朝上??h知事沈寶昌出席奠基禮。1918年6月20日落成,滬上名流云集落成儀式,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將軍出席典禮,時稱“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長汪勁松將其重新命名為“崇思樓”。
崇思樓建筑外立面為磚石結構,內部以木結構為主,共四層,屬法國文藝復興建筑風格。外墻由水磨紅磚與人工鑿毛的花崗巖為主材構筑而成。以小禮堂正門為軸線,兩側則各有9根高達頂樓的科林斯式柱子,成為主要的藝術風格體現。東西兩側的入口廊柱也為科林斯柱式。
江澤民同志1940年代在交通大學就讀時曾寄宿于徐匯中學,曾在新校舍的小禮堂前留影紀念。
虹橋路885弄4號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44 閻錫山舊居 民國 虹橋街道
地址:虹橋路885弄4號
虹橋路885弄4號
虹橋路885弄4號住宅,建于20世紀40年代前后,是一幢假3層帶一層附屬建筑的獨立式花園別墅,別墅建在一個大花園中,原來花園面積較大,后來因虹橋路拓寬,花園被道路占去許多,以致面積縮小。這幢建筑解放前是山西王閻錫山(山西五臺,1883~1960,山西省都督、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長)在上海的公館。解放后被國家接收,曾是上海市民政局招待所。目前這里經過修繕和擴建,現為“格林菲爾幼兒園”。
虹橋路1168弄美華村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33 美華村 民國 虹橋街道
地址:虹橋路1168弄(中山西路1350號)
美華邨(Holly Heath)約建于1925~1935年間,為美國普益房產公司建造的一個商品住宅群,曾建有18幢各式花園別墅。憑借其精致的外觀,幽雅的環(huán)境以及良好的地段,一經推出便受到當時身在上海的各國名流的青睞。從1935年起,曾有眾多名人政要在美華邨居住。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和解放前夕,這里的外籍人士、工商業(yè)者紛紛出走,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上海干部療養(yǎng)院,后改為上海第二結核病院。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第二結核病院將這塊房地產轉賣給中星虹達置業(yè)有限公司進行保護性開發(fā),保留下十棟建筑,其中4幢被列為歷史保護建筑。
在美華邨居住過的名人包括有太古洋行總裁、新豐洋行合伙人弗立斯(Fritz)、陳納德與陳香梅夫婦、宋美齡、黑人牙膏廠老板嚴伯林、新豐洋行創(chuàng)始人俞開齡、上?!凹t房子”醫(yī)院創(chuàng)始人王淑貞和中國著名整形外科創(chuàng)始人倪葆春等。
美華村1號樓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56 美華村1號樓 民國 虹橋街道
地址:虹橋路1168弄(中山西路1350號)1號樓
美華村1號樓
根據《上海地方志》記載,美華村1號樓是新豐洋行合伙人俞開齡先生(1896-1962)于1934年建造。1935年別墅完工后,俞家于當年冬天搬入,當時是住在美華村的唯一華人。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俞開齡開創(chuàng)金融事業(yè)的顛峰,也是新豐洋行的黃金時代。公共租界工部局在虹橋路、中山西路西南角,劃出了一塊建造高級住宅的用地,即今天的美華村。當時這里還是一片農田,此時俞開齡在虹橋路路口購進了浙江興業(yè)銀行信托部的14畝土地,興建如今是美華村1號的別墅。這棟建筑由考斯特(Kost)建筑師設計,用的是當時最新的設備和材料,如浴室衛(wèi)生設備是彩色“美標”產品,窗、門玻璃也是彩色的,地板用闊幅柚木,樓板系橡木拼花。最初別墅區(qū)入口開在虹橋路上,原是虹橋路1172弄,俞開齡居住的1號,抗戰(zhàn)勝利前的門牌號碼原來是5號。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該屋適處前線,俞家遂于“八·一三”前夕遷出,避難租界,直至抗戰(zhàn)結束方再搬回。
住在虹橋路新華村的一段時間,是俞開齡事業(yè)的全盛時期,家中中外賓客不斷。為招待客商,家中請有中西廚師,室內裝飾布置也請專人設計,所有家用器具都是定制或向國外訂購。期間,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夫人張樂怡于1947年時曾來過俞家,并愿出資購買1號別墅。其它如宋子良,浙江督軍盧永祥之子盧筱嘉及京劇大師梅蘭芳等,都曾是俞家的座上客。住在美華村9號的援華美國空軍飛虎隊的陳納德將軍及夫人陳香梅女士,于1947年12月21日在美華村結婚,這里是他們共度蜜月的地方,同俞家亦時有往來。
1955年俞氏將美華村1號房屋出賣置換,另買下新華路185弄1號一造紙廠老板俞志清的一幢花園洋房,現是上海優(yōu)秀歷史建筑。新華路185弄1號房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賣給安徽省駐滬辦事處。
1937年以前,美華村只有俞開齡一家是華人,其余都是外國僑民。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許多外僑回國。戰(zhàn)后先后有圣約翰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倪葆春和黃淑貞(紅房子醫(yī)院婦產科專家),圣約翰大學體育系主任黎寶駿及一趙氏,于村內東南角建造了一幢與其它房屋格式不同的別墅,分別是12號、11號和13號(在現市疾防所內),他們都是于1937年入住的,此時新華村內共有五家華人。其中居住2號的鄰居楊肇正先生也是1937年入住的。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會集影》1924-1925 第三排右一為俞開齡
俞開齡,1896年生于鎮(zhèn)江丹徒。父親俞道坤,時任鎮(zhèn)江郵政局局長。母親黃氏是當時鎮(zhèn)江有名的藥材商黃義興之女。俞開齡幼年在鎮(zhèn)江完成初級學校學業(yè)后,即去揚州就讀美國衛(wèi)理公會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在便益門大街開辦的美漢中學,校長是美籍韓忭明牧師。后經學校保送到上海圣約翰大學就讀,于1917年畢業(yè)。畢業(yè)后受聘于花旗銀公司(即后來的花旗銀行),旋即俞開齡全家也由鎮(zhèn)江遷來上海。1923年,俞開齡赴美國留學,在華爾街學習有價證券業(yè)務,被當時的證券業(yè)巨子Swan,Culbertson,Fritz(弗立斯)三人所賞識。1927年,應三人之邀一同回到上海開設新豐洋行,經營外國有價證券業(yè)務,行址設在外灘沙遜大廈(現和平飯店)二樓,由此成為一代商業(yè)巨子。1957年俞開齡移居香港,1962年,因突發(fā)腦溢血在香港去世,終年66歲。俞開齡和前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是連襟(俞開齡的夫人李采蘭,是張愛萍夫人李幼蘭的姐姐)。
美華村1號樓
有些資料說美華村1號樓是1937年由黑人牙膏廠老板嚴伯林建造。1946年起,該別墅租給宋美齡居住。宋美齡來上海時,除居住在藍思安路(今東平路)蔣介石官邸以外,便是在這座別墅居住。下面的照片是“美華邨壹號別墅”銘牌上的有關介紹。
美華村1號建筑上的銘牌
上海中星虹達實業(yè)有限公司2007年對美華村1號別墅進行了保護性修繕,現該別墅為上海中星虹達實業(yè)有限公司辦公使用。
美華村2號樓
不可移動文物:美華村2號樓
地址:虹橋路1168弄(中山西路1350號)2號樓
建于20世紀30年代,由俞開齡等人建造,為上海民族工商業(yè)者、外籍人士、社會名流的花園別墅?,F上海中星虹達實業(yè)有限公司辦公用。
美華村原5號樓,現6號樓
不可移動文物:美華村原5號樓,現6號樓
地址:虹橋路1168弄(中山西路1350號)原5號樓,現6號樓
建于20世紀30年代,由俞開齡等人建造,為上海民族工商業(yè)者、外籍人士、社會名流的花園別墅。現上海中星虹達實業(yè)有限公司辦公用。
美華村9號樓早年照片
不可移動文物:美華村9號樓(陳納德舊居)
地址:虹橋路1168弄(中山西路1350號)9號樓
美華村9號樓
陳納德(1890-1958),美國人,1942年任美國陸軍14航空隊隊長,曾組織美國志愿飛行隊(即飛虎隊)幫助中國抗戰(zhàn),曾任南京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顧問。1947年12月21日陳納德與陳香梅的婚禮在此舉行。舊居系仿英國鄉(xiāng)村建筑,假三層,陡坡屋面,大幅度外挑檐,木構件外露墻面?,F為上海中星虹達實業(yè)有限公司使用。
宋慶齡陵園中宋慶齡的漢白玉雕像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30 萬國公墓 民國 虹橋街道
地址:虹橋路1290號
萬國公墓,初名薤露園,由浙江上虞人經潤山于1914年建成。后更名為“薤露園萬國公墓“,指不受國籍、種族、姓氏等限制,中西人士皆可安葬的公共墓地。
萬國公墓現位于虹橋路1290號。1984年萬國公墓改為宋慶齡陵園,其名人墓區(qū)與外國人墓區(qū)對外仍稱萬國公墓。
宋耀如和倪桂珍合葬墓,左側為李燕娥女士墓,右側為宋慶齡女士墓
宋氏墓地面積約263平方米,宋慶齡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合葬墓居中,宋慶齡墓位于東側,與其平行的西側是宋慶齡的保姆李燕娥的墓。
李燕娥女士(宋慶齡保姆)之墓
宋耀如和倪桂珍之墓
宋慶齡之墓
楊杏佛之墓
第二號墓穴:楊杏佛,男,江西清江人,1889~1933年,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副會長兼總干事。
金仲華之墓
第一號墓穴:金仲華,男,浙江桐鄉(xiāng)人,1907~1968年,上海市副市長。
王屏南之墓(上海市民義勇軍領導人、一.二八淞滬抗日愛國志士)
第七號墓穴:王屏南,男,福建莆田(祖籍山西)人,1893~1950年,上??谷樟x勇軍負責人。
杜重遠和侯御之之墓
謝晉元之墓
第三號墓穴:謝晉元,男,廣東蕉嶺人,1905~1941年,抗日名將。
民國30年(1941年)4月24日,抗日將領謝晉元遇刺殉難,墓葬于余姚路321弄內。文革期間,紅衛(wèi)兵毀謝晉元墳墓,文革結束后,在萬國公墓重建其墓,1983年,經市人民政府決定遷至上海市萬國公墓名人墓園。
張樂平之墓
第十九號墓穴:張樂平,男,浙江海鹽人,1910~1992年,著名畫家。
周信芳之墓
第二十號墓穴:周信芳,男,浙江慈溪人,1895~1975年,上海京劇院院長、著名京劇藝術表演家。
馬相伯之墓
第二十一號墓穴:馬相伯,男,江蘇丹陽人,1840~1939年,復旦大學創(chuàng)始人。
陳鶴琴之墓
第七十二號墓穴:陳鶴琴,男,浙江上虞人,1892~1982年,兒童教育家。
周作民之墓
第二十九號墓穴:周作民,男,江蘇淮安人,1884~1955年,金融家。
靳以之墓
杜宣之墓
顏惠慶之墓
第三十四號墓穴:顏惠慶,男,上海市人,1877~1950年,外交家。
盛丕華之墓
第三十三號墓穴:盛丕華,男,浙江寧波人,1882~1961年,上海市副市長。
陳中偉之墓
孫道臨之墓
陳逸飛之墓
蔣月泉之墓
俞振飛之墓
第五十三號墓穴:俞振飛,男,江蘇蘇州人,1902~1993年,上海京劇院院長著名京劇、昆劇藝術表演家。
任德耀之墓
謝稚柳之墓
胡問遂之墓
江紹基之墓
第五十七號墓穴:江紹基,男,江蘇無錫人,1919~1995年,醫(yī)學界杰出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
黎仲實之墓
第七十四號墓穴:黎仲實,男,廣東肇慶人,1886~1919年,辛亥革命早期活動家。
楊度之墓
第七十三號墓穴:楊度,男,湖南湘潭人,1874~1931年,政治活動家。
魯迅先生原葬地
民國25年(1936年)10月19日5時25分,魯迅因氣胸導致心力衰竭而長逝于大陸新村9號寓所,遺體葬于萬國公墓。魯迅墓地處萬國公墓東側下區(qū),占八穴位置,每穴長366公分、寬183公分,總面積53.6平方米。1956年10月14日,魯迅先生靈柩移葬到虹口公園新建墓地。
柯列然(BUCUR CLEJAN)之墓
耿麗淑(TALITHA A GERLACH)之墓
魏璐詩(RUTH F. WEISS)之墓
雨宮禮三和雨宮富美子之墓
內山完照和內山美喜子之墓
內山完造于1959年9月應邀來中國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大典,不幸因腦溢血于9月21日在北京逝世。遵照其生前遺愿,遺體在北京火化后,骨灰護送到上海與已故夫人美喜子合葬在萬國公墓。
虹橋路1390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37-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45 虹橋路1390號花園住宅 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現名稱/現使用單位:白宮俱樂部
地址:虹橋路1390號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20年代;保護類別:二類
虹橋路1390號
西式別墅,平面基本對稱,北立面中部微凸形成門廊,東西立面均有突出半圓形房間,飾以半圓形窗及窗間塔斯干柱式,墻面窗式帶文藝復興特征,屋頂正脊兩側有對稱煙囪,形成視覺中心。南立面二層有半圓形連續(xù)券外廊。
虹橋路1390號
解放前原為國民黨高官私人別墅,解放后一度曾由部隊干部居住,現已改為餐飲娛樂場所。
虹橋路1430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38-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47 宋子文舊居 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宋氏花園住宅;現名稱/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
地址:虹橋路1430號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代;保護類別:一類
虹橋路1430號
虹橋路1430號別墅,曾經是中國四大家族之一宋子文的公館。英國鄉(xiāng)村別墅式。屋頂部分高大,鋪石板瓦,內部為二層空間,以三角形老虎窗采光,老虎窗山面為淺色粉刷并外露深色木構架。原先它的東側是農田,有一條二十多米的水泥小路通向側門。南北分別有幾千平方米的花園。別墅正南面是一個略近長方形的大花園,內有池塘小橋,南端是一條清澈的小河,園內綠樹蔥蘢,芳草萋萋,四時花香,春夏鳥鳴,十分優(yōu)美雅靜?,F北面因虹橋路幾次拓寬,花園已消失。
虹橋路1440號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48 虹橋路1440號花園住宅 民國 虹橋街道
地址:虹橋路1440號
離宋子文公館不遠的虹橋路1440號,名為申康賓館,里面坐落著11幢西班牙式別墅,當年這里叫美華新村,是昔日虹橋路上最大的花園別墅區(qū),曾被描繪為“都市中神秘的芳園“。
從大門進去,左邊是申康賓館一號樓,穹形的窗戶、磚紅色的筒瓦、窗戶間的羅馬柱傳遞著西班牙建筑的風情,現在這里是一家名叫“大風車”的私家菜館,它是上海最早也是最有名的老洋房餐廳之一。
虹橋路1440號住宅
虹橋路1440號住宅
美華新村建于1925-1935年間,當年它是舊上海民族工商業(yè)者、外籍人士等社會名流居住的花園別墅區(qū),花園里廣栽松、柏、棕櫚等樹木,并有大草坪、扇形花壇和組合盆景等,一條東西向的道路將它分成南北兩個區(qū)。
虹橋路1440號住宅
虹橋路1440號住宅
美華新村最讓人驚艷的是這里的綠,十幾幢淺黃色的小洋樓就這樣散落在綠色里。
虹橋路1440號住宅
虹橋路1440號11號樓
沿著小路拐進去,在四周綠樹環(huán)抱中的11號樓三層別墅原先是宋子文的產業(yè),二樓有個很大的平臺式陽臺,面向一大片碧綠的草坪。
虹橋路1440號住宅
虹橋路1440號住宅
虹橋路1440號住宅
雖然美華新村里有很多別墅,但并不緊湊,這不僅為建筑物提供了呼吸的空間,也使別墅主人的私密性得到了保護,而且每一幢別墅都擁有自己獨立的花園,四周用冬青樹圍著,若隱若現地露出當年精心伺弄過的草坪。
虹橋路1440號住宅
虹橋路1440號住宅
申康賓館28號是一家私人會所,名字很低調,就叫28會所。經??梢钥吹揭恍┊嫾?、作家和導演等文化人士坐在草坪前的平臺上喝下午茶。
虹橋路1440號申康賓館8號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39-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58 陳納德舊居 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陳氏花園住宅/上海血吸蟲病院(56年)/上海寄生蟲病院(72年)/上海第二結核病防治院;現名稱/現使用單位:申康賓館
地址:虹橋路1440號申康賓館8號樓
層數:2層(局部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代;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1440號申康賓館8號樓
坐落在一片蒼松翠柏、綠草花叢之中的美華新村5號別墅(現申康賓館8號樓)是陳納德將軍和他的夫人陳香梅女士的寓所。1944年,剛從香港嶺南大學畢業(yè)的陳香梅加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成為中央社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記者??箲?zhàn)結束后,她調往上海中央通訊社工作,憑著熟練的英語和深厚的文學功底,她趕赴抗戰(zhàn)一線,采訪援華空軍“飛虎隊”總指揮陳納德將軍。一段曠世奇緣從此拉開。陳納德將軍是美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曾在美國召集100多名飛行員和機械人員、文職人員300余人組成有名的“飛虎隊”(原名美國空軍援華志愿隊)來中國協助訓練中國空軍。中日正式宣戰(zhàn)后,空軍志愿隊改為十四航空隊,與中國空軍并肩作戰(zhàn),幫助中國人民打擊日本侵略者,擊落了兩千多架敵機。他還開辟“駝峰航線”,飛越喜馬拉雅山,將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質從印度運送到中國,建立了舉世皆知的功勛。初次見面,陳香梅就被這位少將的風采深深吸引。她稱陳納德為將軍,而將軍則喚她“小東西”。兩人的相愛開始在兩年后的上海,但這段感情開始并不順利,陳納德比陳香梅大三十幾歲,甚至比她的父親陳應榮(國民政府外交官)還大1歲。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廖仲愷胞兄、曾任國民政府駐日本、古巴等國大使)很喜歡打橋牌,陳納德是橋牌高手,于是,他每個周末都設法到陳香梅外祖父家里跟他打橋牌,聊天。漸漸地,這個中國家庭接納了這位美國女婿。
1947年婚后的第一個圣誕節(jié),陳納德拉著陳香梅的手說:“我先把我的禮物送給你?!蹦鞘且粋€淡黃色綢子做的小盒子,系著一條紅絲帶,陳香梅心想那一定是一件首飾,但她錯了,那是一把金鑰匙,是美華新村五號的門匙,有一張小卡片寫著:“送給我親愛的小東西,連同我完整的愛?!痹瓉硭麄冑I下了美華新村5號(今8號)的房子,并在這里一直住到他們1949年春天離開上海。
現在,房屋依舊,不知游走其間的人知不知道這里曾經的風華?
虹橋路1472號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37 孔祥熙舊居 民國 程家橋街道
地址:虹橋路1472號
虹橋路1472號
虹橋路1472號,是一幢西班牙式建筑。是孔祥熙的舊居之一??紫槲踉谏虾5呐f居還有永嘉路383號,東平路9號,多倫路250號,虹橋路2258號等處。
孔祥熙(1880~1967),生于山西太谷,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亦是一名銀行家及富商??紫槲醯钠拮訛樗戊\齡,岳父是宋嘉樹??紫槲跖c宋子文、蔣介石為姻親關系??紫槲蹰L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主要政績有國民政府幣制改革,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國家對資本市場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紐約心臟病發(fā)去世。
虹橋路1518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0-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1 虹橋路白崇禧舊居 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現名稱/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
地址:虹橋路1518號
層數:2層(局部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代;保護類別:二類
虹橋路1518號
德國式建筑。屋頂高低錯落,變化豐富。主立面采用不對稱構圖,主要構成元素為兩個山面和圓形轉角塔樓,山面外露交叉式木構架,塔樓帶攢尖屋頂。
虹橋路1518號
這里原本是一外國人的房產,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后被日偽強占,抗戰(zhàn)勝利后成為蔣介石的戰(zhàn)將白崇禧的別墅。白崇禧在上海的舊居還有多倫路210號,汾陽路150號等處。
白崇禧(1893~1966),廣西桂林人,民國國防部部長,陸軍一級上將,譽為“小諸葛”;桂系軍閥首領之一。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2016年10月1日,位于虹橋路1650號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揭開帷幕。俯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4棟主體建筑就像蝴蝶的翅膀,凸顯出舞蹈藝術靈動、優(yōu)雅的美感。點綴其中的6棟老洋房已經修舊如舊,呈現出二十世紀三十四年代建筑的獨特風格。新舊建筑錯落有致,交織出一幕生動的舞劇,既有鮮活的當下,亦有歷史的閃回。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導覽圖
舞蹈中心的六幢歷史保護建筑也是大有來頭的。其中,最東側的B號樓,為民國時期中山陵的設計師呂彥直的好友兼合伙人黃檀甫所有。最南側的C號樓則曾是王星記扇莊所在,梅蘭芳《貴妃醉酒》用的扇子,便是扇莊女主人所做。靠西面的D號、E號兩棟樓,曾經的戶主是民國時期卷煙大王丁厚卿。而最北側的A號、F號兩棟樓是孔祥熙家族的西郊別墅,孔家的兩位小姐就曾住在里面。
A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7-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3 虹橋路1648號8號樓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群;現名稱/現使用單位:市舞蹈學校上海歌舞團8號樓
地址:虹橋路1648號8號樓
層數:1-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4-1939年;保護類別:三類、四類
A樓
A樓
A樓
最北面兩棟洋房(A、F樓)最為神秘,相傳這里是孔祥熙家族的西郊別墅,孔家的兩位小姐就曾住在里面。當年,第一批進入上海舞蹈學校的教員、樂手們對洋房里敞亮的客廳,溫暖的壁爐,精巧的休息室,都印象深刻。高雅清幽的環(huán)境,給了舞校充足的教育與創(chuàng)作空間,也孕育誕生了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
B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7-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2 虹橋路1590號9號樓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群;現名稱/現使用單位:市舞蹈學校虹橋路1590號9號樓
地址:虹橋路1590號9號樓
層數:1-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4-1939年;保護類別:三類、四類
B樓
最東面的一棟中西合璧的住宅(B樓),曾經為建筑設計師黃檀甫所有。黃檀甫(1898-1969)是“中山陵”的設計者呂彥直的好友兼合伙人。呂彥直重病時,全權委托黃檀甫主持建筑事務所的工作,參與“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工程。
呂彥直去世后,黃檀甫為了紀念摯友,設計建造了這座別墅。黃檀甫還專門請攝影師拍下呂彥直設計“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完整建筑檔案。黃檀甫專門在別墅里辟出一間大房間,存放這些檔案、圖紙、照片。這些資料在黃檀甫悉心保護下,雖幾經戰(zhàn)亂災禍,仍保存完好。
B樓
抗戰(zhàn)勝利后,美國領事館愿意出重金購買黃檀甫的宅邸,黃檀甫表示這棟房子為紀念摯友所建,情誼無價,千金不換。1956年,黃檀甫將中山陵的建筑圖紙、檔案資料無償捐獻給政府。
民國時期的黃宅,在虹橋一帶頗有名氣,除了收藏著珍貴的建筑資料,政商名流也常常匯聚于此。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就是黃家的座上賓。何香凝也曾帶女兒廖夢醒到黃宅來寫生。
C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7-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4 虹橋路1650號7號樓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群;現名稱/現使用單位:市舞蹈學校上海芭蕾舞團7號樓
地址:虹橋路1650號7號樓
層數:1-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4-1939年;保護類別:三類、四類
C樓
位于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最南面的2層樓洋房(C樓),在歷史圖紙中戶主一欄,填的是陳英。陳英(1876~1964)出身浙江制扇世家,是杭州高級紙扇作坊主的女兒,從小隨父親學習制扇技藝,練得一手泥金、剪貼、刻花的好手藝。
陳英的丈夫王星齋同樣出身于制扇世家,年輕時就以精湛技藝聞名業(yè)內。當年,陳英的父親看中這個聰明能干的年輕人,將長女陳英許配與他。夫婦倆珠聯璧合,將制扇手藝發(fā)揮到極致,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扇莊“王星記”。然而,王星齋早逝,陳英攜子從杭州來到上海。
C樓
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王星記”從城隍廟的一間小鋪子,經營到進駐南京路的名扇莊??箲?zhàn)勝利后,陳英年事雖高,寶刀不老,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貴妃醉酒》時使用的泥金花扇就出自陳英之手。不知晚年的陳英,在虹橋路這棟靜謐的小樓里,是否常?;貞浧甬斈昱c丈夫攜手創(chuàng)業(yè)的風風雨雨?
D、E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7-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6 虹橋路1674號4號樓民國 虹橋街道,310105945190000127 虹橋路1674號5號樓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群;現名稱/現使用單位:市舞蹈學校虹橋路1674號3號樓,市舞蹈學校虹橋路1674號4號樓
地址:虹橋路1674號3號樓,虹橋路1674號4號樓
層數:1-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4-1939年;保護類別:三類、四類
靠西面的兩棟洋房(D、E樓)根據檔案資料,戶主是卷煙大王丁厚卿(1887-1964)。丁厚卿原是生產“金字塔”牌卷煙的福新煙廠廠主??箲?zhàn)爆發(fā)后,擔任了偽全國商業(yè)統(tǒng)制協會理事和偽華中煙草統(tǒng)制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后,壟斷煙草運銷,成為巨富,在敵偽統(tǒng)制煙草的三、四年內,置辦房地產30多處,虹橋路這兩棟精巧的洋房也是他名下產業(yè)。1951年,丁厚卿攜全家移居巴西,他的產業(yè)由政府接收。
F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7-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5 虹橋路1652號3號樓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群;現名稱/現使用單位:市舞蹈學校虹橋路1652號5號樓
地址:虹橋路1652號5號樓
層數:1-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4-1939年;保護類別:三類、四類
如上所述,最北面兩棟洋房(A、F樓)最為神秘,相傳這里是孔祥熙家族的西郊別墅,孔家的兩位小姐就曾住在里面。當年,第一批進入上海舞蹈學校的教員、樂手們對洋房里敞亮的客廳,溫暖的壁爐,精巧的休息室,都印象深刻。高雅清幽的環(huán)境,給了舞校充足的教育與創(chuàng)作空間,也孕育誕生了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
如今,上海舞蹈學校、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又將在這里續(xù)寫新的篇章。
虹橋路1704號
虹橋路1704號住宅,是一位德國將軍的別墅。
虹橋路1704號
虹橋路1704號住宅,坐落在虹橋路、水城路西南角,這是一幢三層磚木結構花園別墅,外墻全為紅機清水磚面,跌坡式折坡屋面,折線形檐口,鋪紅色機平瓦,屋面縱橫交錯,高低起伏,建筑平面自由。
虹橋路1704號
屋面有多座磚砌煙囪穿出屋面。木門、木窗、木樓梯,底層為地磚鋪面,樓層為木地板,南面原有很大的花園,自水城路和虹橋路拓寬以后,面積減少很多,近年來又增建了不少二三層住宅,如今花園面積不大。
虹橋路1704號
現在水城路已挨著這幢建筑的東山墻而過。這位解放前曾擔任國民黨空軍軍事顧問的德國將軍,在上海解放前夕離滬回國,新中國成立后,1704號住宅由南京軍區(qū)空軍接管,現在住的都是南空的一些離退休干部和家屬。
虹橋路1850號上海盲童學校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1-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28 上海市盲童學校 民國 虹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上海盲童學校;現名稱/現使用單位:上海盲童學校
地址:虹橋路1850號
層數:2層(假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28-1931年;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1850號入口建筑
虹橋路1850號辦公樓(行知樓)
上海盲童學校內是英式學校建筑群,其中有教學用房、學生宿舍、輔助用房和辦公樓(行知樓)。所有建筑均為紅磚清水墻面,紅瓦陡坡屋面,辦公樓造型最為美觀:座北朝南正對大操場,紅磚墻面,轉角處仿石處理,三角形山墻面上有圓形窗,北面中部二層突出形成一入口門廊,屋頂老虎窗及煙囪對稱布置。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較高的歷史人文價值:由傅蘭雅1911年創(chuàng)辦于江灣。1915年遷至憶定盤路,1928年遷至現址。
虹橋路2258、2260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2-IV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孔氏別墅;現名稱/現使用單位:Worldlink診所;輝煌KTV
地址:虹橋路2258、2260號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混結構;建造年代:1934年;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2258、2260號
海杰克設計,建筑主體部分形體簡潔,采用四坡屋頂,拉毛水泥墻面。入口門廊呈弧形,采用塔司干柱式,門廊上為露臺。該住宅曾是中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在上海的私人別墅。
虹橋路2310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04-I;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35190000136 虹橋路2310號住宅 民國 程家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虹橋路2310號住宅 ;現名稱/現使用單位:海南置地上海公司
地址:虹橋路2310號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1年;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2310號
在程家橋附近的虹橋路2310號坐落著一幢英國鄉(xiāng)村式別墅,它就是羅別根花園,因為靠近羅別根路(今哈密路)而得名。它與建造在同一條路上的“伊甸園”,是姐妹花園別墅。都建于1932至1934年間,業(yè)主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著名房地產商、英籍猶太人維克多·沙遜(1881~1961)。羅別根花園是一幢經典的英國鄉(xiāng)村別墅,二層磚木混合結構。1930年沙遜洋行以大中實業(yè)公司的名義購置,于1932年建成。
虹橋路2310號
據說沙遜在虹橋路上的“伊甸園”與高爾夫球場相鄰,主要用于招待客人,而羅別根花園才是沙遜自用的花園別墅,是真正的沙遜花園。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進駐租界,沙遜全部財產為日偽所有,羅別根花園也被侵占。因日偽急于用錢,便將這幢別墅賣給了一個叫趙志模的人,后趙又將其轉賣給了金兆海,金又將其轉賣給了上海寅豐毛紡織公司,成為公司老板的私宅。1948年后,國民黨軍隊征用了羅別根花園的若干土地,在這里建造碉堡等軍事防御,所以到解放初,羅別根花園的實際面積只剩下近百畝了。
虹橋路2310號
1956年,寅豐公司實行公私合營后,業(yè)主舉家遷往香港,該產業(yè)歸上海紡織局所有,這里曾長期作為紡織局的職工療養(yǎng)院。
虹橋路2374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3-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42 虹橋路2374號住宅 民國 程家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花園住宅 ;現名稱/現使用單位:住宅
地址:虹橋路2374號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代;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2374號
西班牙風格建筑。采用紅色筒瓦屋頂,坡度平緩,出檐短小。立面簡潔,使用螺旋形柱,柱頭上有裝飾。底層設連續(xù)半圓券敞廊。這里曾是建國初期前來支援的蘇聯空軍專家的暫居地,后來改建成了部隊干休所。
虹橋路2409號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02-I;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25190000135 沙遜別墅 民國 程家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沙遜別墅 ;現名稱/現使用單位:龍柏飯店1號樓
地址:虹橋路2409號
層數:2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2年;保護類別:一類
虹橋路2409號
上世紀30年代初的上海,地產大亨沙遜平時多居住在外灘的沙遜大廈頂樓,為了度周末,他在西郊虹橋高爾夫球場購買了兩處地產。一處是靠近哈密路的羅別根花園,另一處便是與之相鄰的沙遜別墅,后者還被取了一個相當魅惑的名字——“伊甸園”。
和羅別根花園一樣,沙遜別墅在設計上也有著典型的英國鄉(xiāng)村別墅風格,在山墻和正背面外墻上都有半露木構架作裝飾,紅磚勒腳,屋頂為紅瓦陡坡,用黃色或白色粉墻。加上周圍一片的綠蔭綠草,紅、黃、綠三種田野的主要色彩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格外清新明朗的感覺。建筑整體坐北朝南,東部2層,中部和西部均為1層。沙遜不惜工本,從英國進口橡木和柚木原材,經加工后鋪設地板、制作家具和護壁,門上的拉手、鎖扣等建筑五金構件均是手工打造,非常精巧奪目。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伊甸園與羅別根花園一樣,被日軍侵占。由于伊甸園靠近虹橋飛機場,便成了接待日本軍政人員進出飛機場的招待所。日本投降后,伊甸園產業(yè)雖然被沙遜收回,但迫于當時中國國內的局勢變化,沙遜以12萬美元的低價將其別墅賣給了美商美興洋行的買辦、上海金融企業(yè)的巨子——寧波人厲樹雄。在他的手里,伊甸園被改建為了“虹橋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費每人500美金。每個周末,滬上的大銀行家和大企業(yè)家都蜂擁來此度假,甚至還有人開玩笑:“如果今天在這里扔炸彈,明天上海金融肯定癱瘓! ”
1948年末,厲樹雄定居香港,伊甸園一度因無人管理、交稅,被房管部門接收,作為機場招待所使用。如今,此地仍由厲氏后人守護,而這棟建筑也繼續(xù)著精彩。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2號樓南立面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4-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38 《上海泰晤士報》社舊址民國程家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泰晤士報社別墅;現名稱/現使用單位:龍柏飯店2號樓/長江商學院
地址:虹橋路2419號
層數:2-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代;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2號樓北立面
英國鄉(xiāng)村別墅式。屋頂變化豐富,清水紅磚外墻,局部半露木構架。
這幢別墅在20世紀30年代為英商泰唔士報所建,曾一度為榮德生所有。別墅北面有夏家浜流過,河岸用太湖石駁砌,整幢建筑掩映在綠樹叢中。南面花園有一塊很大的草坪,院子里古樹參天,其中有一棵200年樹齡的白皮松。在別墅的北面還有一處設計精致的入口,下面是1.2米高清水紅磚墻體,上做木格子墻,覆人字屋架,蓋紅色機制平瓦。這幢別墅現屬龍柏飯店2號樓。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2號樓南側草坪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2號樓大門
《泰晤士報》是英國歷史悠久、消息靈通、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報紙基本反映英國官方對重大事件、外交政策的觀點。1785年在倫敦創(chuàng)刊出版,原名《每日天下紀聞》,1788年改用現名,屬湯姆森報業(yè)集團。1843年后,隨著英國在上海開埠,其新聞喉舌亦隨之進入,《泰晤士報》1894年前就在上海設立了派駐機構。美國傳教士李佳白還曾是《泰晤士報》記者。1971年日軍曾一度占領此處別墅,抗戰(zhàn)勝利后仍歸還《泰晤士報》,新中國成立后由政府接管,作為招待所,20世紀80年代后屬龍柏飯店使用。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3號樓
優(yōu)秀歷史建筑編號:CN-J-044-IV;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5945190000139 美豐銀行別墅舊址 民國 程家橋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美豐銀行別墅;現名稱/現使用單位:龍柏飯店3號樓
地址:虹橋路2419號
層數:2-3層;結構類型:磚木結構;建造年代:1930年代;保護類別:三類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3號樓
西班牙式建筑。采用紅色筒瓦屋頂,螺旋形柱飾,火焰形券入口。
這曾是上海美豐銀行別墅,稍北還有一幢二層樓附屬建筑。設計者為鄔達克,因為鄔達克在1920年后曾受雇于雷文法蘭克的普益地產公司,普益地產公司正是美豐洋行的下屬企業(yè),因為這幢別墅由普益地產公司租地承建,建好后供美豐洋行的高管度假休閑。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3號樓
這組別墅原有較大的花園,因龍柏飯店開設出入虹橋路的通道和虹橋路幾次拓寬,現花園面積已經很小。好在這里周圍都是綠地,這幢別墅仍然具有較好的環(huán)境。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3號樓入口
虹橋路2419號龍柏飯店3號樓大門
美豐銀行即美商商業(yè)銀行。1917年在滬經營房地產的普益銀公司,普益地產公司,營業(yè)賬務往來日益上升,大量票據、道契、現銀通過其他商業(yè)銀行結算,資金外流甚多,于是該公司總經理雷文法蘭克決定自設銀行。1918年,雷文集資200萬元正式建立美豐銀行,不久該行又在天津、重慶、福州、廈門等地設立分行,除代理普益集團的票據交割外,還經營一般銀行業(yè)務。上海美豐銀行于1929年發(fā)行一元、五元、十元紙幣三種,如今均為收藏佳品,其中面值十元紙幣未進入流通領域,更為珍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普益集團在各地經營的房地產失利,美豐銀行業(yè)受到很大沖擊,于1935年自動宣布清理破產,產權由美商大通銀行接盤。這幢別墅后賣予榮德生。新中國成立后,由上海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處接管,改為招待所。20世紀80年代由龍柏飯店管理,編為3號樓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