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渚,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十八.河南三》;“馬渚在縣西,近故洛城北,亦黃河渡處也……陶渚,在縣北,大河中渚也。河流經(jīng)此,有三渚之名。晉永嘉末,劉聰子粲攻晉故司徒傅祗于三渚,即此?!?nbsp; 按詞典網(wǎng),馬渚,在今河南孟津縣西,近洛陽城北,為黃河津渡處?!顿Y治通鑒》:南朝梁中大通元年(529),爾朱榮奉魏主南討元顥,相持于河上,北軍無船可渡,“榮命車騎將軍爾朱兆與大都督賀拔勝縛材為筏,自馬渚西硤石夜渡,襲擊顥子領(lǐng)軍將軍冠受,擒之”,即此。 硤石津,在原王良鄉(xiāng)河清村東,因在邙山硤石峰下得名。清嘉慶《孟津縣志》稱:“即今之河清渡”。 《明史·地理志》載,孟津縣城“西北有大河。又西有硤石津,……又有高渚、馬渚、陶渚,皆大河津濟(jì)處。東北有孟津巡檢司?!?nbsp; 馬渚即今孟津區(qū)白鶴鎮(zhèn)河清村東的馬糞灘。位于隋唐洛陽城正北,硤石津在馬渚西,就是古代以來的千年古渡河清渡。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與南北官道渡口。 陶渚,《讀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十九.河南四》;“黃河在縣(故河陽縣,即今孟州)西南三十里,南渡即河南孟津縣,河廣二里。亦曰富平津,亦曰陶渚,自古設(shè)險(xiǎn)之所。太子賢曰:’孟津在河陽縣南門外?!显唬骸觾?nèi)北有太行之險(xiǎn),南據(jù)河津之要。光武初,拜馮異為孟津?qū)④?,統(tǒng)魏郡、河內(nèi)兵于河上,以拒洛陽,是也。又有萬艘潭,在舊縣治南,潭水深平,為舟楫輳泊之所。’” 淘渚,又作陶渚。今河南孟縣南一段古黃河的別稱?!度龂尽の簳ざ喷軅鳌罚?畿 “受詔作御樓船,于陶河試船,遇風(fēng)沒”?!端?jīng)·河水注》: 孟津 “亦曰盟津,《尚書》 所謂東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所謂造舟為梁也。又謂之曰陶河”。 淘渚名詞解釋:古津渡名。又稱淘河、淘渚。即孟津,又作盟津、武濟(jì)、富平津。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 那么陶渚在清代孟縣城西南三十里,即今距離孟州城西南三十五里,也就是富平津、盟津之所在,古代河陽縣城就在黃河岸邊。河陽縣南門外就是孟津渡口。 據(jù)孟州學(xué)者張志龍考證,就在1976年建成的孟州洛陽黃河大橋穿越黃河那個(gè)位置,曾經(jīng)有個(gè)古代名稱叫“淘渚”,淘渚屬于河陽三城的一部分,曹魏時(shí),杜畿試樓船于淘渚,在這里翻船。 淘渚北面的河岸,稱作“遮馬堤”。黃河北岸就是古遮馬堤。黃河在那里分流出來的河道,其中一條北河道,就叫做淘渚。魏晉南北朝時(shí)期的淘渚水域面積很大,要比今天還要大?!顿Y治通鑒卷第一百五十二》:“陶渚在河陰西北三里,南北長堤之西?!薄昂幽虾雨柨h西南十三里有古遮馬堤,即其處也?!?/p> 古河陽城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建在水邊的城市。淘渚應(yīng)該就是古代河陽南的這一大片沙洲水域。 明代人作詩“郝經(jīng)墓古聲名大,潘岳花殘歲月多。遮馬堤邊重回首,紫金山色郁嵯峨?!彼f的“遮馬堤”就是這里。郝經(jīng)墓在孟州市許村。紫金山在西虢鎮(zhèn)北韓莊附近的高臺(tái)上。潘岳十里桃花,讓孟州成為桃花縣的地方,就在晉朝的遮馬堤黃河北岸,也就是西虢鎮(zhèn)南部到吉利區(qū)南部這片黃河灘區(qū)。 按以上考證:盟津即為今吉利黃河大橋南、蔣廟村北位置,也就是黃河中下游分界線紀(jì)念公園附近。盟津由于水勢復(fù)雜,難以航渡,在其西歷代建有河橋,也稱河陽三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