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個活到了40歲的年齡,就會活得比較通透了,對于很多事情也就不再感到迷惑了,同時,也能悟出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誠然,半生已過,人到四十就相當于一個人生的分水嶺,基本上就算是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了,而且,生活上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了,這時候,作為家里的頂梁柱,養(yǎng)家糊口是一個人的責任,在這個年紀的人都不容易,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真不小,尤其是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事都要小心翼翼地處理,哪個沒有處理好的話,就有很大的可能面臨著各種危機,以至于很多人弄得身心俱疲,甚至生活一團糟,真的是實屬無奈。 不僅如此,很多人進入中年反而會有一種迷茫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氣去追逐太多東西,從表面上看,該有的也差不多都有了,可是,總覺得越活越累,越活越焦慮,這是為何呢? 對此,著名的心理大師榮格曾這樣形容中年:“一個人步入中年,就等于走到人生的下午,這時既可以回顧過去,又可以展望未來。在下午的時候,就應該回頭檢查早上出發(fā)時所帶的東西究竟還合不合用,有些東西是不是該丟棄了。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不能照著上午的計劃來規(guī)劃下午的人生。早晨美好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顯得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可能已經(jīng)變成謊言?!?/p> 在榮格看來,中年是人生下半場的起點,可能大多數(shù)人過去已經(jīng)成功地走過早晨,但是,當你用同樣的方式走到下午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生命變得不堪重負,坎坷難行,其實,這就是該丟棄東西的時候了。 正如《素書》所言:“苦莫多于愿”,這句話的意思指的是,辛苦、勞苦、苦惱并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愿望太多,沒有終了的時候,雖然,有愿望是好事,但是,愿望過多就可能會變成一種痛苦和悲哀,要知道,人生是一場旅行,當你行囊過于沉重時,讓你感覺到有心無力的時候,就應該拿掉一些累贅的東西,只有適當?shù)胤艞壊拍茏屇爿p松自在地面對生活。 不得不說,老祖宗的一番話讓人醍醐灌頂,這也告訴我們,到了這一階段,千萬不要做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要知道,萬事皆有度,過猶不及,也就是說,做人做事都要把握一個“度”,否則結(jié)果會適得其反,對此,老祖宗也給出了忠告:人這一輩子,這三個“過頭”的事情不能做,不然容易招來災禍,一定要警覺了。 一、不要說“過頭”的話 《素書》有言:括囊順會,所以無咎,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人處世應該謹言慎行,順應大局,察言觀色,只有這樣才能遠離糾紛,免遭禍患,所以說,這也告誡我們:不管與誰交往都不要說“過頭”的話,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你要明白,人過四十,守口即守心,管住嘴就是最好的自我保護,唯有管好自己的嘴巴才能不惹禍,做人寧可少說、多做,畢竟,老話也說:“禍從口出”,古人的經(jīng)驗之談不可不聽啊,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說話就更不例外了,在開口說話時,一定要考慮會不會說傷到別人,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不管當不當說,一定要謹言慎行,言多必失,千萬不能意氣用事,逞一時口舌之快,更不能逢人就說一些徒勞無益的怨言,不然也會討人嫌,甚至人際關(guān)系越來越差。 二、不要做“過頭”的事情 《素書》之中有一句話叫:“見已往,慎將來;惡其跡者,預避之”,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講的是,見到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就要警惕將來還會發(fā)生類似的事情,遇見險惡的人和事,就是要懂得事先回避,千萬不要一錯再錯,也就是不要去做“過頭”的事情。 據(jù)了解,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就是為了“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這也告訴我們,一定要以史為鑒,這樣一來,才能避免發(fā)生的禍患再次發(fā)生,深以為然。 人到四十,無論是事業(yè)還是家庭都穩(wěn)定了下來,只要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晚年生活也就差不多這樣了,但是,若是你做了“過頭”的事情,那么,意外和變化也會隨你的所作所為而發(fā)生巨大的變數(shù),所以說,如果不想鬧到失控的地步,就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保持理智的想法,以免晚年不保,此外,如果有時間的話,還不如多陪陪家人和自己的伴侶。 三、不走“過頭”的路 在《素書》一書中就有提及:“夫志心篤行之術(shù)”,這就是強調(diào)為大丈夫者應該長久,且堅定不移地守住忠誠厚道的為人處世之道,然后,具體的做法就是建立正確的認知,不走“過頭”的路,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天生就是一個壞人,只是不同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才造成了錯誤的認知,只有對自己的認知足夠篤定,不夾雜其他的貪念和想法,也就不會想著將他人的東西占為己有,從而傷害到別人。 而且,不管奔幾的人都要明白,在為人處事上,要做到不動搖、不改變、不退縮,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又準又穩(wěn),對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錯了能及時改正,對了也不會忘乎所以。 因此,從這里也能看出,《素書》所強調(diào)的“志心”、“篤行”是多么重要,在這個浮躁功利的社會,若不想晚景凄涼,要想活得坦然自在的話,我們更要堅持自己的本心,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素書》中的一部分智慧,可見,這些智慧和大道理都是十分受用的,也告訴了我們怎么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可以說,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人生,雖然,《素書》原文不足幾千字,但內(nèi)容豐富、思想深邃,對現(xiàn)代人的啟示意義重大,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經(jīng)典著作。 而且,《素書》所闡述的道理,不僅僅適用于職場,還包括各種為人處世的道理,直到現(xiàn)在,這本《素書》依舊廣為流傳,尤其是受到商界和政界精英人士的歡迎。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或是創(chuàng)業(yè)路上遇到瓶頸,我推薦給你讀全新的《素書》,這個版本好在哪呢? 不僅包含秦末原典和宋、清批注,還有對原著注釋、翻譯、解讀!更重要的是,加入了很多現(xiàn)代人的解讀,從做人做事、職場交往、企業(yè)管理等方面,舉了很多接地氣的例子,實用價值很高,看了古人的智慧,現(xiàn)代人就可以學會并靈活運用了。 不管你從事什么工作,必然涉及為人處世,競爭博弈,溝通勸諫,自保防身,這些你都能從此書中找到靈感和方法。有個老板朋友說,現(xiàn)在的管理者,很少看專業(yè)和管理書,但是《素書》幾乎人手一套。他說:“一部在手,人性一覽無遺!”所以,強烈建議大家都要讀讀《素書》!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倘若能參透其中奧秘,為自己所用,讓生活發(fā)生改變,這樣子讀書就是有意義且有價值的,并且,《素書》大道至簡,字字珠璣,句句名言,無論你是想提升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還是修身、管理好企業(yè)、帶好團隊都可以從中獲得醍醐灌頂般的收獲與啟發(fā)! |
|
來自: 相逢就是緣 > 《人生、治人做人與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