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論治: (1)腎癌轉(zhuǎn)移用右歸丸合五味消毒飲加黃芪、黑附子。 (2)腸息肉大于八毫米有可能癌變。 (3)腸癌用薏仁附子敗醬草散合仙方活命飲加小金丸,可治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腫大。脾虛用薏仁附子敗醬草散合補中益氣湯。 (4)盆腔腫瘤用理沖湯合逍遙散加熟地、仙靈脾調(diào)補沖任。 (5)卵巢癌術(shù)后轉(zhuǎn)移用參鱉化堅膠囊:三七、制鱉甲。另用理沖湯合四物湯:黃芪,黨參,白術(shù),山藥,天花粉,知母,三棱,莪術(shù),赤白芍,川芎,麥芽。 (6)膀胱癌用地髓湯(因虛而致):懷牛膝,威靈仙,黃柏,熟地,海金沙,烏賊骨,薏苡仁,熟地,黃芪,小薊,蚤休,焦三仙,清熱利濕,托瘡生肌法。李時珍曰:單味懷牛膝煎湯謂地髓湯。 (7)前列腺癌用陽和湯合二妙散加蜂房。骨轉(zhuǎn)移可用陽和湯加味方,也可以用左歸丸加蜂房。 (8)水蜈蚣、紅豆杉抗癌。 (9)清涼甘露飲治療唇癌:柴胡、黃芩、石斛、枳殼、黨參、薏苡仁、麥冬、生地、甘草、知母、枇杷葉、水蜈蚣。 (10)一味豆豉飲治療尿血疼痛,懷牛膝也治尿血。 (11)《串雅》起痿神丹:麥冬半斤,熟地一斤,元參二兩,五味子一兩,水煎服。 (12)惡性黑色素瘤(下眼瞼),用涼膈清脾飲加減(脾胃積熱):黃芩、赤芍、連翹、梔子、黨參、荊芥、生地、甘草、生石膏、水蜈蚣。 (13)八珍湯合丹梔逍遙散再加荊芥、紫花地丁、生牡蠣治療皮膚癌。 (14)頸部巨大囊腫系痰濕為患,用二陳湯加蒼白術(shù)、金銀花、柴胡、紫花地丁、桃仁、生牡蠣,水煎服。 (15)惡性淋巴瘤用知柏地黃丸、小金丹、左歸丸合消瘰丸。氣陰兩虛,虛火上炎,毒熱結(jié)滯咽部。處方:熟地、山藥、茯苓、枸杞子、山萸肉、甘草、元參、浙貝母、生牡蠣、麥冬、黨參、夜交藤。 (16)治療子宮肌瘤驗方:山慈菇、三棱、莪術(shù)、生牡蠣、當歸、白芍、兩頭尖、土元、香附、炮山甲、皂角刺。 (17)文蓮湯治療癌癥:柴胡,黃芩,土元,白及,莪術(shù),浙貝母,半枝蓮,黨參,炮山甲,黃芪,木香,甘草。 (17)食道癌:1早期用瓜蔞、半夏、代赭石、旋復(fù)花、陳皮、厚樸、薏苡仁、沉香、當歸、赤芍、紅花、雞內(nèi)金、雞內(nèi)金、三棱、莪術(shù)、甘草,虛弱者加人參。2熱證用瓜蔞、桔梗、金銀花、黃連、枳殼、旋復(fù)花、代赭石、紅花、赤芍、當歸、三棱、莪術(sh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甘草。3寒證用瓜蔞、枳殼、陳皮、厚樸、萊菔子、沉香、旋復(fù)花,代赭石代、肉桂黑附子、檳榔、山藥、山萸肉、黨參、三棱、莪術(shù)、甘草。便秘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蓯蓉,氣虛加人參。 清代陳士鐸經(jīng)驗(1)散偏湯治療偏頭痛,一劑即痛止:川芎一兩,白芍五錢,白芥子三錢,香附二錢,郁李仁一錢,柴胡一錢,甘草一錢,白芷五分(2)重用白芍治療失眠。某君,一夜不能寐,輾轉(zhuǎn)反側(cè),少睡即驚,再睡恍惚如捉拿,人謂心腎不交,誰謂膽氣怯?用肝膽兩益湯:白芍、炒酸棗仁各一兩,遠志五錢,二劑熟睡,三劑驚失,此為養(yǎng)血柔肝法有效(3)逍遙散加減治療痙攣性腹痛:白芍、茯苓、當歸、白術(shù)、甘草、柴胡、陳皮、神曲(4)桑葉補虛止汗。汗癥用一方統(tǒng)治,無不神效:黃芪,當歸,桑葉,五味子,白芍,生地,麥冬,白芥子。又方治療大汗:黃芪三兩,當歸二兩,桑葉一把,五味子三錢,麥冬二兩。桑葉最善于補骨中之髓,添腎中之精,止身中之汗(5)陰陽通治丹治療陰陽瘡:金銀花三兩,當歸一兩,車前子五錢,甘草三錢。 扁鵲三豆飲(綠豆、赤小豆、黑豆、甘草)治療瘡毒初起,又治療天行瘟疹,預(yù)服此飲,清熱解毒。本方平和,味甘而淡不傷胃氣,而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養(yǎng)肝潤肺,滋燥生津諸作用,具有滋養(yǎng)之功,但滋而無滯,雖清熱解毒,但清而不伐。還可用于因風熱燥火等陽邪為患,導(dǎo)致傷津耗液之燥熱等癥,更適應(yīng)于臟腑功能失調(diào)之證,如肺腎陰虛、肝腎陰虛、肺虛燥熱、肺胃郁熱、肝虛不眠等方面。 酸棗仁甘草湯(酸棗仁甘草)守膽和胃,治療夜半子時所發(fā)之證。赤石脂滑石水煎服,治療腹痛腹瀉;寒濕腿痛方;生硫磺研末,每天吃五克;閉經(jīng)方:坤草,澤蘭,丹參,桃仁,赤芍,三棱,莪術(shù),牛膝活血通經(jīng)。 戴麗山醫(yī)案(1)急性中耳炎,診斷為寒邪入于少陰經(jīng)發(fā)熱,先宜溫經(jīng)散寒,鼓邪外出,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開鬼門”:附子三十克,麻黃六克,細辛三克。二診,熱退膿液轉(zhuǎn)稠,脈轉(zhuǎn)弦數(shù),病已由寒化熱,所謂“陰證轉(zhuǎn)陽”,其病易治,用清肝降火之劑,龍膽瀉肝湯三付而愈(2)內(nèi)外痔瘡,紅腫疼痛,不手術(shù)內(nèi)服方:夏枯草、金銀花、甘草,此為肝經(jīng)熱邪蘊結(jié)。外搽方:五倍子、冰片六克,和勻研末,再加適量豬膽汁,調(diào)勻如軟膏狀,涂于紗布上作外敷,一日一換藥。 脫發(fā)《醫(yī)宗金鑒》神應(yīng)養(yǎng)真丹治療斑禿:羌活,木瓜,天麻,菟絲子,白芍,當歸,熟地,川芎。 治療腎炎,當加用活血藥。急性腎炎用益母草、丹參、白茅根、石韋等。 治療盆腔炎用扶正解毒活血法:三棱、莪術(shù)、土元、昆布、王不留行、生牡蠣、紫花地丁、黃柏、黃芪,并以此化裁,加用破瘀軟堅之品,治療子宮肌瘤、宮外孕、卵巢囊腫等。凡用破瘀之品,均伍用黃芪,張錫純云:黃芪補氣,三棱、莪術(shù)化瘀,則補而不滯,元氣愈旺,愈能鼓舞消癥瘕之力。 治療格林巴利綜合征,用自擬二青四妙湯:菊花、二花、大青葉、蒼術(shù)、黃柏、薏苡仁、牛膝、大青根、木香、白芥子、甘草,治愈率達100%。 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驗方:熟地、山藥、當歸、巴戟天、仙靈脾、黨參、生地、山萸肉、黃芪、木香、甘草。 治療泌尿系結(jié)石驗方:金錢草、生地、黃柏、滑石、雞內(nèi)金、海金沙、枳殼、琥珀、蒲公英、川牛膝、甘草。水煎服。 上消化道大出血,陰竭陽脫,用生脈散一劑血即止。處方、黨參六十克,麥冬十五克,山藥二十克,五味子十五克,山萸肉三十克,生龍骨,煅牡蠣各三十克。水煎服。 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臨床以急性腹痛,泄瀉血水樣大便和嚴重休克為特點。處方:金銀花、黃芩、生地、元參、青蒿、地骨皮、丹皮、苦參、地榆、木香、甘草。水煎服。 治療心肌炎驗方:沙參,麥冬,黃芩,板藍根,金銀花,瓜蔞,薤白,丹皮,郁金,黃連,竹葉,甘草,通草。陽虛加黨參、黃芪、黑附子,心悸怔忡,煩躁失眠,加元參、柏子仁、炒酸棗仁,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法。 瀉下法治療腎功能衰竭驗方:甘遂十克,二丑十克,大黃六克,研末沖服,瀉下通利。尿多時采用芳化清利(二花、連翹、砂仁、藿香),補腎益氣(人參、生地、山萸肉、五味子、牛膝、甘草)等措施。 生脈散原為暑氣傷氣陰而設(shè),原方所治既有氣短,體倦,汗出,喘促,脈微等癥,治療冠心病將生脈散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元氣虛用黨參,元氣衰用紅參,元氣亡用野山參。氣陰兩虛用西洋參、太子參。心動過緩者加桂枝、黑附子,心動過速者加丹參、龍齒。血壓低可加黃芪、甘草,血壓高加野菊花、葛根。本方具有強心,調(diào)節(jié)血壓,改善心肌代謝作用,并能改善腦肺腎肝和消化功能。生脈針可以取代能量合劑而用作冠心病的輔助藥物。有與西地蘭類似的正性肌力作用。生脈散可以作為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緩解期的必用方藥,不但有治療作用,而且可以預(yù)防病情加重。處方如下:太子參三十克,麥冬三十克,五味子十克。急救可用紅參、野山參。 冠心病論治: (1)瓜蔞薤白劑,不能簡單地用“心痛徹背”來概括,應(yīng)當抓住“悶痛痞滿,舌苔粘膩”而擬方:瓜蔞、薤白、半夏、桂枝、枳殼。瓜蔞能降低血脂,有潤腸作用,便溏者與薏苡仁、炒山楂同用。心率慢要慎用。薤白開胸散結(jié),并調(diào)腸止瀉。痰濁明顯者加石菖蒲、郁金。瓜蔞薤白劑還可治療風心病、肺心病、胸膜炎、肋間神經(jīng)痛、支氣管炎等病癥。 (2)治療冠心病,活血化瘀是主法,喜用川芎、赤芍、降香、水蛭、野菊花、薤白、藏紅花,水煎服。 (3)冠心病陽虛腿腫很常見,乃心水癥,用黑附子、茯苓(真武湯),配伍干姜、甘草。曾治療一個糖尿病心腎功能衰竭的病人,全身高度浮腫,用黑附子三十克,茯苓六十克,干姜十克,赤芍三十克,甘草六克,水煎服。 (4)芳香溫通用寬胸:蓽撥、細辛、高良姜、冰片、檀香、肉桂、丁香,可加活血化瘀的元胡、赤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5)自擬冠心病驗方:西洋參,紅參,丹參,苦參,三七,沙參,赤芍,水蛭。 肝腹水丸藥驗方:三棱、莪術(shù)、柴胡、炒雞內(nèi)金、白術(shù)、陳皮、制鱉甲、龜板、當歸、三七、丹參、炮山甲,研末為丸服用。 生龍飲治療腦出血,清降調(diào)肝法:代赭石,牛膝,生龍骨,生牡蠣,丹皮,地龍,大黃,治療腦出血宜寒冷,不宜干燥,老中醫(yī)趙錫武認為“腦出血非涼藥不止”。 痹癥論治: (1)治療濕熱痹證,清熱用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生石膏,祛濕用五加皮、防己、茯苓皮、防己,通絡(luò)止痛用牛膝、尋骨風、當歸、紅花、乳香、沒藥,頑痹不愈選用蟲類搜剔之品如全蟲、蜈蚣、烏蛇、壁虎、三山甲等。 (2)黃芪善治脾虛濕阻之痹證,行血消腫,如氣虛濕熱用黃芪、白術(shù)、山藥、薏苡仁、金銀花、蒲公英、五加皮、防己、茯苓皮、尋骨風、牛膝、紅花、烏梢蛇。 (3)寒濕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用益氣補腎,化痰通絡(luò)方:黃芪、生熟地、玉竹、巴戟天、炮山甲、紅花、全蟲、川斷、雞血藤、尋骨風、當歸、丹參、牛膝、乳香、沒藥、烏蛇。 (4)河南名老中醫(yī)馮彥臣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用升降定痛湯:黃芪,川斷,桑寄生,牛膝,鉤藤,土元,升麻,桃仁,木香,大黃,乳香,沒藥,白芍。水煎服。 診病要從整體觀念出發(fā),尤其要詳審病因,務(wù)求辨證精確,要抓住主要矛盾,立法擬方要切中病機,選藥要精確,單刀直入,直達病所;反對用藥旁雜,開那些不痛不癢的太平藥去敷衍塞責。效法張機,擬方之嚴謹,用藥之精煉。其處方用藥多在十至十二味,常用藥物不足百種,主輔佐使分明,既注重顧護脾胃之氣,又善于攻下,清熱,化瘀宣散等法,擬方頗具匠心。 郁脹病:河南省中醫(yī)泰斗呂承全發(fā)明開郁消脹法,治療特發(fā)性水腫。癥狀以清晨顏面以及雙手瘀腫,午后腹脹,晚間雙下肢腫脹較甚,呈周期性變化為特征。該病多有催乳素異常升高與內(nèi)分泌紊亂有關(guān)。病因與情志不舒,氣血痰火食濕諸郁不解或者沖任虛損,腎氣虧虛,陰陽失衡有關(guān)。根據(jù)中醫(yī)氣滯則脹,血瘀則腫的理論,定為郁脹病,尚伴有胸悶氣短,善太息,懊噥,易怒善悲,面部烘熱,煩躁,易汗,頭暈,耳鳴,腰膝酸困,關(guān)節(jié)疼痛,或者月經(jīng)不調(diào),性欲減退,舌質(zhì)暗淡有瘀斑,屬于虛實夾雜證,創(chuàng)制開郁消脹湯:郁金、三棱、莪術(shù)、丹參、大黃、炒麥芽、肉蓯蓉、巴戟天、仙靈脾。水煎服。 溫陽化濕法,能治療霉菌感染。 泄瀉用溫陽健脾法:黑附子、炒白術(shù)、山藥、薏苡仁、煅龍骨、煅牡蠣、白芍、肉桂、黃芪、白芍。 慢性腎炎證治,首推脾腎陽虛為主。 (1)脾腎陽虛用六君子湯加減:黨參,白術(shù),茯苓,陳皮,車前子,澤瀉,冬瓜皮,藿香,桂枝,腹脹加木香砂仁,肢體冰涼加仙靈脾2脾腎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八珍湯保元湯五苓散化裁:茯苓澤瀉白術(shù)當歸黃芪冬瓜皮茯苓痞桂枝甘草,出現(xiàn)胸水加附子葶藶子,心悸者加紅參3肝腎陰虛用二至丸濟生腎氣丸。 對于難治性腎病,用扶陽抑陰法,如黑附子、白術(shù)、仙靈脾、巴戟天、豬苓、藿香、山藥、茯苓、薏苡仁、厚樸、白芍,水煎服。 益腎固精治療蛋白尿:黃芪,山藥,茯苓,制鱉甲,生熟地,黨參,當歸,白術(shù),仙靈脾,巴戟天,黑附子,干姜,五倍子,肉桂,鹿茸。水煎服,連服四個月。 談心力衰竭:早期左心衰多見于心肺瘀阻型,其病理以心血瘀阻,邪實不通為主,兼有不同程度的氣陰不足。治療宜用活血化瘀,佐以益氣養(yǎng)陰;晚期全心衰多見于心脾陽虛夾瘀和心脾腎陽俱虛挾瘀型,以陽虛兼瘀為基本病機(重),治以溫陽益氣,活血利水。無證從病,扶正活血,改善心功能。中西醫(yī)結(jié)合。人參可以伍五靈脂。黑附子、肉桂、干姜為回陽藥,須重劑效好。 治療胃脘躍動(痰飲心悸)驗方:半夏十克,風化硝十克,茯苓三十克,檳榔十克,豬苓三十克,郁李仁十克。水煎服。 地黃飲子治療健忘癥,從補腎開竅入手。 六味地黃丸加柴胡、白芍、紅花等治療面部顏色發(fā)黑(面塵)。 頭痛屬于陽虛,外感風濕者用麻杏薏甘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白芷、羌活。 遼寧省老中醫(yī)段英廉制清熱達郁湯治療頭痛:干姜、桂枝、遠志、知母、黃芩、蒲公英、生地、丁香、甘草,或者加蔓荊子、羌活、僵蟲。段英廉是另類中醫(yī),他的組方是我們科班中醫(yī)學院畢業(yè)的學生難以看懂的! 治療脾腎陽虛腹瀉驗方:黨參、白術(shù)、茯苓、白扁豆、草果、神曲、黑附子、補骨脂、吳萸、肉蔻、炮姜、赤石脂、五味子、大棗。 鎮(zhèn)肝息風湯治療小兒癇證加全蟲、鉤藤、天麻。 郁證起于精神抑郁或者勞耗陰傷,久則氣陰兩傷,形成虛實夾雜,常可呈現(xiàn)氣逆性胸咽不適。余治多例慢性咽炎見舌質(zhì)淡胖,舌苔薄白,予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枇杷葉、桑白皮;甲狀腺腫大伴多汗、口渴,予補中益氣湯合生脈飲加生龍骨、生牡蠣。 三甲散治療肝脾積熱之疳積,加胡黃連、青皮、莪術(shù)治療食積蟲積、頸淋巴結(jié)核、疳癆以及肝脾腫大,腹大青筋等,如長期積熱導(dǎo)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用本方,頸淋巴結(jié)核也可用之。 五磨飲子合四逆散治療支氣管哮喘,沖服效果好。 《內(nèi)經(jīng)》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土孕萬物,中焦脾土健運,萬物自能孕生化。 病愈是人體自我恢復(fù)的結(jié)果。醫(yī)生的治療只是幫助和促進人體的自我恢復(f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