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fā)展專題會”,明確指出要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一時間,5G成為了“新基建”的領頭羊。 政策紅利之下的巨大增量市場,不禁讓人熱血沸騰。然而,5G真的能帶來與市場潛力相匹配的收益嗎?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5G有著非常搶眼的表現,幾天內就完成了火神山醫(yī)院和雷神山醫(yī)院的5G基站建設。后續(xù)的復工復產中,5G也為一部分線上辦公、線上教育提供了通信基礎。 同時,“新基建”政策的引導,讓5G又一次成為通信行業(yè)的重大利好。 據中國信通院,預計2020年到2025年,中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10.6 萬億元,間接拉動經濟總產出達24.8 億元,將直接創(chuàng)造超過300 萬個就業(yè)崗位。 5G的建設將進一步促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其他新基礎設施建設,因此5G被很多人看作是“新基建”第一槍。 在近期的工信部專題會上,三大電信央企和鐵塔公司都紛紛表示,今年將積極加快5G建設。 那么,我國目前5G基站建設進度如何?在巨大的增量市場下,5G能否成為三大運營商的一本萬利? 如期推進的5G建設 事實上,在5G建設大潮下,三大運營商都在抓緊時間“交作業(yè)”。截至2月底,我國80%的5G網絡建設按計劃實施,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開通了15.6萬個5G基站。 在此次工信部專題會上,三大運營商匯報了5G基站建設的最新進展。 中國移動表示力爭2020年底5G基站數達到30萬,確保2020年內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 從中國移動一期5G基站規(guī)???,截至2月底,已建設開通超8萬個5G基站,包括286個疫情防控重點區(qū)域5G基站。 在會議當天,中國移動啟動了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范圍涉及全國28個?。ㄊ?、區(qū)),總采購規(guī)模超過23萬個5G基站。 一期和二期加起來,5G基站數量為31萬個,符合中國移動2020年5G基站的建設計劃。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會議上披露,截至3月5日,中國聯通累計開通約6.6萬站,其中自建開通4.3萬站,共享電信2.3萬站,雙方合計開通共建共享基站5萬站,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并網目標。 中國電信表示,目前已累計開通7.4萬個5G基站。為進一步加快5G建設,3月10日,中國電信聯合中國聯通發(fā)布了“2020年5G 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采購項目集中資格預審公告”,預計采購規(guī)模不少于25萬站。 不僅如此,5G獨立組網的建設也在加速中。中國移動率先啟動獨立組網設備招標工作,力爭在第四季度實現5G SA網絡的商用。 3月5日,中國移動發(fā)布2020年5G SA核心網新建設備集中采購招標公告,涉及全國8大區(qū)/31省公司,總限價48億元。 從全球5G建設速度看,首個商用5G的國家韓國計劃在其85個城市建設23萬個5G基站,第二個商用5G的美國則計劃建設60萬個5G基站。 而中國,按照目前的建設進度和三大運營商的招標情況來看,2020年將突破60萬個5G基站。 可以看到,無論是實際的5G基站建設數量,還是5G網絡整體規(guī)劃,我國在5G基礎建設方面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 昂貴的5G基站 5G即將在2020年大放異彩,然而卻少有人看到5G基站建設的主體——三大運營商的壓力。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曾表示,5G的建設成本比較高,一個5G基站是4G基站的3倍左右。 據悉,剛開始5G試商用階段的單基站價格約為50萬至60萬元,5G部署成熟期的單基站價格會降至30萬至40萬元。 除了基站外,5G網絡的部署還包括傳輸網、核心網,傳輸網折合到單個基站上的成本約為5萬-10萬元,5G核心網在部署初期的單城市造價約為1000萬-3000萬元。 即便未來5G基站價格會下滑一半左右,國內要建設完整的5G網絡,也需要數百萬5G宏站及上千萬的小基站,算下來投資成本至少也要2-3萬億元了。 隨著5G基站投入規(guī)模使用,電費開支也將直線上升。 有專家表示,2018年全年三家運營商的移動基站共耗電約270億度,總電費約240億元。在同樣覆蓋情況下,5G網絡的能耗將達到2430億度,電費將達到2160億元。 不妨算一下,2018年,中國移動凈利1177.81億元,中國聯通凈利102.57億元,中國電信凈利212.1億元,三家利潤總額1492.48億元。 2160億元的電費,意味著整個通信運營商行業(yè)的利潤將被全部吃掉,還將巨額虧損668億元。 換句話說,5G基站的大功耗帶來的巨額用電成本,將是5G運營成本最大負擔之一。 有運營商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當前5G基站大部分是升級改造的,因此現有基站的供電能力無法滿足需求。 按照現在廣深兩地超過1萬個基站的布點計算,僅是電費,一個月運營商們要支付的成本就高達億元。所以在5G還未正式商用時,大部分5G基站都處于關機狀態(tài)。 逐漸下滑的營收 雖然2020年被業(yè)界普遍稱為5G規(guī)?;逃玫囊荒?,但是三大運營商的營收出現逐漸下滑,無疑讓5G建設顯得捉襟見肘。 3月19日,中國移動發(fā)布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移動運營收入為人民幣7459億元,其中,通信服務收入為人民幣6744億元,增長僅0.5%。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1066億元,同比下降9.5%。 這是繼2015年財年后,中國移動再次出現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 個人市場方面,2019年中國移動的凈增用戶數繼續(xù)下滑,移動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為人民幣49.1元,與2017年和2018年的57.7元、53.1元相比,同樣呈現持續(xù)下降趨勢。 如此看來,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以中國移動為首的國內通信運營商仍未走出陣痛期。 其中,不限流量套餐是禍首,一開始是100多元手機不限流量,后來是相互降價,導致很多消費者認為4G資費就應該是這樣的低價。此外,還有家庭寬帶、IDC機架、機柜、云設施等,統統降價。 三大運營商“寧愿殺敵一千,也不怕自傷八百”的價格戰(zhàn),最終也體現在了業(yè)績上了。 到了5G時代,在基礎設施層面投入巨大的三大運營商,不得不提升5G通信費價格。目前為止,三大運營商推出的5G套餐,資費最低的5G套餐也在100元以上。 但是對于從4G時代走過來的個人用戶來說,流量應該很便宜,而且可以更便宜。如此昂貴的5G流量,讓5G用戶望而卻步,新用戶增長速度也不如想象中的快。 顯然,5G單基站下的有限用戶,每月的通信費用支出連電費都不夠支付,運營商不僅在短期內處于虧本狀態(tài),長期看這種成本壓力會被更加放大。 一邊是政策要求的提速降費、加快5G建設,一邊是激烈競爭下的市場飽和、業(yè)績下滑,如何端平這碗水,是三大運營商無法回避的難題。 不打“價格戰(zhàn)” 如今,在建設和運營5G這個問題上,三大運營商終于坐下來談談“價格戰(zhàn)”了。 在此次工信部專題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明確表示,中國電信堅決不打價格戰(zhàn),希望全行業(yè)共同推進共建共享,共同維護行業(yè)生態(tài),共同繁榮5G產業(yè)。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會上表示,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共建共享基站,截至目前初步估算雙方共節(jié)省投資成本約100億元,后續(xù)還將聯合中國電信共建基站。 對此,工信部在會上也提出相關要求,其中包括:加強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協同發(fā)展,以及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 產業(yè)鏈企業(yè)協同發(fā)展自然不用說,不打價格戰(zhàn),能夠讓通信業(yè)回回血,齊心協力建設5G。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豐富5G的應用場景。雖然5G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現階段商業(yè)模式還不是很清晰。5G手機流量只是眾多應用中的一種,如何開拓更多的5G商用場景,還有待摸索。 此次疫情開啟了5G在醫(yī)療、防控、應急、物流等領域的應用,有望為5G相關應用大規(guī)模普及拉開序幕。 如能進一步找到5G的商用落地場景和盈利模式,那么未來三大運營商在5G上實現營收增長、減少巨額投資帶來的經營風險,才能成為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