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集成電路應用、電力電子器件技術、新能源汽車家園 今日半導體綜合整理 近些年,電動汽車的蓬勃發(fā)展帶動了功率模塊封裝技術的更新迭代。目前電動汽車主逆變器功率半導體技術,代表著中等功率模塊技術的先進水平,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并且要求成本競爭力是其首先需要滿足的要求。 IGBT作為重要的電力電子的核心器件,其可靠性是決定整個裝置安全運行的最重要因素。由于IGBT采取了疊層封裝技術,該技術不但提高了封裝密度,同時也縮短了芯片之間導線的互連長度,從而提高了器件的運行速率。傳統(tǒng)Si基功率模塊封裝存在寄生參數(shù)過高,散熱效率差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傳統(tǒng)封裝采用了引線鍵合和單邊散熱技術,針對這兩大問題,SiC功率模塊封裝在結構上采用了無引線互連(wireless interconnection)和雙面散熱(double-side cooling)技術,同時選用了導熱系數(shù)更好的襯底材料,并嘗試在模塊結構中集成去耦電容、溫度/電流傳感器以及驅動電路等,研發(fā)出了多種不同的模塊封裝技術。 直接導線鍵合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焊料,將銅導線與芯片表面直接連接在一起,相對引線鍵合技術,該技術使用的銅導線可有效降低寄生電感,同時由于銅導線與芯片表面互連面積大,還可以提高互連可靠性。三菱公司利用該結構開發(fā)的IGBT模塊,相比引線鍵合模塊內部電感降低至57%,內部引線電阻減小一半。 DLB結構 SKiN結構 為進一步降低寄生效應,使用多層襯底的2.5D和3D模塊封裝結構被開發(fā)出來用于功率芯片之間或者功率芯片與驅動電路之間的互連。在2.5D結構中,不同的功率芯片被焊接在同一塊襯底上,而芯片間的互連通過增加的一層轉接板中的金屬連線實現(xiàn),轉接板與功率芯片靠得很近,需要使用耐高溫的材料,低溫共燒陶瓷(LTCC)轉接板常被用于該結構,下圖為一種2.5D模塊封裝結構。 2.5D模塊封裝結構 采用緊壓工藝的3D模塊封裝結構 下圖是另一種3D模塊封裝結構,該結構通過低溫共燒陶瓷工藝,實現(xiàn)了功率芯片和驅動電路的垂直互連,該結構還可以方便地將被動元件集成在低溫共燒陶瓷襯底上。 1、絲網(wǎng)印刷:將錫膏按設定圖形印刷于散熱底板和DBC銅板表面,為自動貼片做好前期準備 印刷效果; 2、自動貼片:將IGBT芯片與FRED芯片貼裝于DBC印刷錫膏表面; 3、真空回流焊接:將完成貼片的DBC半成品置于真空爐內,進行回流焊接; 4、超聲波清洗:通過清洗劑對焊接完成后的DBC半成品進行清洗,以保證IGBT芯片表面潔凈度滿足鍵合打線要求; 5、X-RAY缺陷檢測:通過X光檢測篩選出空洞大小符合標準的半成品,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6、自動鍵合:通過鍵合打線,將各個IGBT芯片或DBC間連結起來,形成完整的電路結構; 7、激光打標:對模塊殼體表面進行激光打標,標明產(chǎn)品型號、日期等信息; 8、殼體塑封:對殼體進行點膠并加裝底板,起到粘合底板的作用; 9、功率端子鍵合 10、殼體灌膠與固化:對殼體內部進行加注A、B膠并抽真空,高溫固化 ,達到絕緣保護作用; 11、封裝、端子成形:對產(chǎn)品進行加裝頂蓋并對端子進行折彎成形; 12、功能測試:對成形后產(chǎn)品進行高低溫沖擊檢驗、老化檢驗后,測試IGBT靜態(tài)參數(shù)、動態(tài)參數(shù)以符合出廠標準 IGBT 模塊成品。 |
|
來自: carlshen1989 > 《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