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王鐸《書札冊頁》,行書,27.3 x 15.2厘米,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作者: 王鐸(1592年一1652年),河南孟津人,字覺斯,號嵩樵,世稱“神筆王鐸”,是明末清初浪漫書風的代表人物,其書法作品對后世的影響廣泛持久。東瀛日本更是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背景: 王鐸幼時家貧,天啟二年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大明覆滅后,王鐸降清,授予禮部尚書,淪為貳臣。雖身在清朝廷,但并沒有得到重用。漢人的唾棄,同僚的輕視,兼之家庭的不幸,注定晚年的王鐸在痛苦、憂郁中度過。斗轉(zhuǎn)星移,煙消云散,以往的追求只化作子虛烏有。他的《無笑》寫道:“偃息京華鬢已蒼,無言苦笑意癲狂。觀魚池沼游人醉,瀉字銅坊異國香。身僻違昔甘嚼蠟,仆饑隨例早支糧。家書封就頻添注,灌園澆梅淚數(shù)行?!笨鄲灥纳钪?,書法成為他人生的最大寄托,也成為他宣泄憂郁、排遣痛苦最好的途徑。他曾說:“我無他望,所期他日史上,好書數(shù)行也?!笨稍煳餆o言卻有情,王鐸人生際遇的不幸,卻成了書法藝術(shù)的大幸。由此,中國歷史上多了一個雄強的書法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