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頭贈字/劉廣森 責任編輯/李俊濤 母校冠縣四中那些事(之二) 文/戴敬仁(山東) 辦學歷史:800多年的育英機構 追溯學校的歷史,見之于文字記載,可直至金代館陶文廟內的儒學。館陶地處孔孟之鄉(xiāng)古魯國西部地區(qū)齊、魯、趙、魏交界處,自古就崇尚儒學,重視文化教育。"館陶東望泰岱,西距衛(wèi)河,北接清源,南邇畿輔諸郡邑,蓋形勝要會之地,四方莫先焉。"(見明朝尚書開州王崇慶所撰《重修儒學記》)初唐名相、館陶人魏征主編的《隋書》也說:"館陶人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轉引自1936年版《館陶縣志》)崇儒、學儒、重視研習儒家經(jīng)籍長期以來在館陶一帶形成了傳統(tǒng)風氣。金元以后館陶縣文化教育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興盛,具體表現(xiàn)就是各類學校和教學活動的形式既多種多樣又十分繁盛。 官辦學校--儒學。館陶文廟位于館陶縣城北館陶東門里街南,位于城內東南角,占地3000余平方米。為金代皇統(tǒng)(1141-1149)年間孔子48代孫館陶知縣孔淵所建。整個建筑坐北朝南,采用我國傳統(tǒng)的中軸線對稱組合形式而建。原來的儒學在縣治(北館陶)東南大成殿,東西兩廂房前為戟門,左右為名宦、鄉(xiāng)賢二祠,前為欞星門,后為明倫堂,博文、約禮二齋規(guī)制俱備。為體現(xiàn)儒學的育人英才,文廟內西南水井,特意起名“育英泉”。 文廟(原載1936版《館陶縣志》) 文廟頗具曲阜孔廟之風格。文廟本是紀念至圣先師孔子的地方,原被稱作孔廟,后來皇帝追封孔子為文宣王,于是簡稱做文宣王廟或文廟。館陶舊縣城本有四門,東門曰豐樂,南門曰明遠,西門曰臨津,北門曰通都。明朝正德年間館陶知縣孟正修城,增高至三丈五尺,寬三丈,池深二丈。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另在城東南角文廟南墻開一城門取名文運門,寓意地方地杰人靈,文運昌盛。正德年間給事中傅良弼改稱文明門,俗稱學門。嘉靖年間,御史陰秉煬“善談名理,召諸生論經(jīng)義娓娓不倦,居官清簡,省罰薄征。”卻因故被貶,來到館陶做知縣,看到其門較小,便改建學門,把它修得與其他四座城門一般大。并將館陶古城城墻喻做宮墻,并題“萬仞宮墻”于其上,門外砌石橋,橋外建一座萬仞宮墻坊。橋后宮墻巍峨,學門森嚴,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清代時,平生雅好文學的滿旗開原人給事中改稱文明門,當?shù)厝怂追Q學門,學門也成為了動亂歷史的見證,這也正是學門口村的來歷。 文廟照片(原載1936版《館陶縣志》) 儒學創(chuàng)辦以后,歷代官府均對其十分重視,多次進行修復和重修。元代至元年間縣尹劉著、大德二年知縣溫仲謙相繼重修。元朝翰林張士觀所撰《重修廟學記》(見舊版《館陶縣志》)載:"館陶故有學。金皇統(tǒng)中,先圣四十八代孫縣令淵實始為之。……至元十一年(1274),達魯花赤旭世篤暖、縣尹劉著更相勉勖(讀xù,勉勵的意思)綱紀學事,門觀堂廡廊筵齋構完重新。大德元年(1297),縣尹溫仲謙始至,瞻謁禮殿,大懼,弗稱其制,欲葺……"明代縣丞歐陽源,知縣邳宣、邢政、唐禎、孟正等也曾多次修復。嘉靖十年(1531)敕建敬一亭,刻御制箴,知縣史官又建啟圣祠于殿西南,知縣朱時敘創(chuàng)浚泮池。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教諭閻應震募修大殿。再就是民辦學校--"社學"。館陶縣最早的"社學"也系元代所創(chuàng),縣城后街府館東就有一處。縣內村莊50家為一社,每社立學校一所,名為"社學"。除儒學、社學以外,其它還有義學、私塾等等,盡管規(guī)模不大,但數(shù)量卻是很多。 作者簡介 戴敬仁,山東冠縣人,就職于冠縣廣播電視臺,聊城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致力地方傳統(tǒng)文化學習研究。作品散見于《聊城傳統(tǒng)文化研究》《文苑藝海話聊城》《冠縣文史大觀》,以及《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理論在線》《聊城宣傳》《書法報》《山石榴》等媒體。每天進步一點點,《沙海聽濤》微信文學公眾號平臺與您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