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納蘭性德 播放
畫中畫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 。等閑變卻扇 1 故 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人 2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 薄 幸 3 錦衣 ,比翼連枝當日愿。郎 4 納蘭詞 木蘭花 典故 男人 女人 譯文 逐句全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與意中人相處如果只是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又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團扇害怕秋風到來的情況呢?本應相親相愛的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而今你輕易地變心,卻推諉說情人間本來就容易變心。[4]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當年唐明皇與楊貴妃曾于清靜的夜晚在驪山山盟海誓,即使二人最終訣別,明皇只聽得令人斷腸的《雨霖鈴》聲亦無怨無悔。而你又怎比得上薄幸的唐明皇呢?起碼他當日還與楊貴妃許過“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呢。[4] 注釋 1 何事秋風悲畫扇: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 2 故人:指情人。 3 薄幸:薄情。 4 錦衣郎:指唐明皇。[6] 摘要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作。此詞假托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被拋棄的幽怨之情。[5]全詞格調(diào)凄婉,語言流暢,富有哲理。[1] 作品賞析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tài)與之決絕。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fā)“閨怨”之情。 上闋“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詞里最平淡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夠重的話,那么無論他以后經(jīng)歷了哪些變故,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而這個初見,詞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戀的美好記憶中去了?!?/span>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xiàn)實當中。“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下闕“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用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典故。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fā),楊貴妃就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據(jù)說后來唐明皇從四川回長安的路上,在棧道上聽到雨中的鈴聲,又勾起了他對楊貴妃的思戀。這里借用《雨霖鈴》此典說即使是最后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昂稳绫⌒义\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女子將二人比作明皇與貴妃,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huán)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整首詩到這里就結束了,但女子的哀怨之情卻持久的纏綿在讀者心中,久久不曾消退。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曲折纏綿,富有哲思。[4]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木蘭花令》常被我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的話,就會在道光十二年結鐵網(wǎng)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也就是說,這首詞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朋友的。[2][1] 作品評價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于在春《清詞百首》:“題目寫明:模仿古代的《決絕詞》,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斷絕關系的堅決表態(tài)。這里用漢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楊玉環(huán)的典故來擬寫古詞。雖說意在'決絕’,還是一腔怨情,這就更加深婉動人?!?/span> 中華書局副編審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決絕意謂決裂,指男女情變,斷絕關系。唐元稹曾用樂府歌行體,摹擬一女子的口吻,作《古決絕詞》。容若此作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span>[3]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十七歲入國子監(jiān),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滴跏迥辏?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jīng)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后發(fā)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zhèn)魃?,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參考資料 [1]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 [2] 徐宇編著 . 納蘭詞 . 南京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0 . 97-99 . [3] 閔澤平編著 . 納蘭詞全集 . 武漢 : 崇文書局 ,2015 . 268-270 . [4] 徐燕婷 朱惠國 . 納蘭詞評注 . 上海 :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18 . 215-217 . [5] 高濱,李國鋒主編;周曉,趙巍,劉倩,許立霞,秦素潔,孫明副主編;王軍現(xiàn),王坪主審 . 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大學語文 . 北京 :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16-03 . 174 . |
|
來自: 阿土8n8cs6tgt1 > 《唐詩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