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小說觀后感 小說作者簡介:雷米 ■ 中國刑事警察學(xué)院刑法學(xué)教師 ■精通犯罪心理學(xué)和刑偵學(xué), 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惡,甚至超過自己的掌紋”。 他是“城市之光”,強大,正義而又神秘。 他是一個神,一把隨時揮向作惡者的鐮刀。 他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座城市。 人們開始變得謹言慎行, 生怕成為鐮刀下的鬼魂; 人們也瘋狂得肆無忌憚, 渴望成為鐮刀上的利刃。 初中生被罰熬夜寫數(shù)學(xué)題, 怕寫不完作業(yè)選擇跳樓輕生, 媒體網(wǎng)絡(luò)大肆宣揚報道之后 那位老師和家人收到各種威脅恐嚇電話, 最終老師被“他”用鐵鏈鎖著跪在教室, 用自己的血作為鋼筆墨水算數(shù)學(xué)題, 最終血液流干而死。 企圖獨吞拆遷款的男子無情趕老母出門, 七旬老母當眾哭訴怎么生了這等不孝之子? 該男子揚言“有能耐你把我塞回去!” 媒體輿論傳得沸沸揚揚, 最終該男子被“他”倒懸死于巨大水囊中, 宛若新生嬰兒置于母親子宮中。 小區(qū)停車位不夠,五菱宏光車主占消防通道, 其它業(yè)主發(fā)生火災(zāi)報警之后消防員被車擋道, 最終卡在防盜窗被烤熟。 媒體網(wǎng)絡(luò)輿論引導(dǎo),評論區(qū)人肉具體信息公布 “燒死他全家!” “人渣,去死!” “無良車主必須付出代價!” 評論區(qū)道德衛(wèi)士抨擊不斷,觸目驚心。 后來該車主被“他”困于熊熊大火, “他”還如法炮制用五菱宏光擋道, 消防人員來施救同樣被那輛五菱宏光攔截, 最終施救不及時而殞命于熊熊烈火之中。 如果公憤能換成熱能, 那么該車主何止燒成焦尸? 恐怕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 他化身“公平與正義”的代表, 公眾網(wǎng)絡(luò)曝光之所想,便是他毀人不倦之所為。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似乎成為公眾意愿的代言人和執(zhí)行者。 以惡制惡, 不僅在兇手心目中,甚至在整個社會的視線里, 殺死這三個人, 雖已觸犯刑法,但并不有違道德。 可是他們真的該死嗎?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他還被冠以“大俠”稱號,他就是“城市之光”。 因“他”出現(xiàn),這座城市的道德水平直線拉升, 惡言生生憋住,惡行也胎死腹中。 畢竟沒人想要成為“他”的目標。 ID名稱為“城市之光”發(fā)帖: “無良法官枉法裁判齊媛案,您怎么看?” 1、法官也是人,應(yīng)當允許犯錯,情有可原; 2、應(yīng)該剝奪他的法官資格,逐出司法隊伍; 3、無良判決再次拉低道德底線,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在參與投票的人中,竟有九成網(wǎng)友選擇了“3”。 ![]() 齊媛案: 名叫齊媛的小姑娘熱心攙扶被撞的老人,并且聯(lián)系醫(yī)院救助,最終被老人反咬一口,還收到法院傳票。如果女孩全責得賠12萬,肇事者逃逸,她找不到路人作證,百口莫辯。女孩家貧,若賠償就得傾家蕩產(chǎn)。 法官判決結(jié)果: 現(xiàn)有證據(jù)無法充分證明齊媛撞倒了胡老太,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故判決齊媛承擔40%的民事責任,判賠胡老太各種費用共計四萬八千元。 法官對判決的解釋: 在他看來,撞人者立刻去攙扶及查看被撞者的情況,乃是常理。齊媛與胡老太之間的對話,也顯示她與老人被撞倒之間存在某種聯(lián)系。此外,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應(yīng)該不會惡毒到去訛詐救人者。故此做出齊媛承擔部分責任的判決。 記者追問是否會有冤枉好人的可能,任川法官則面露難色,猶豫了一下之后,不無尷尬地說道:“當今這個社會……見義勇為的人應(yīng)該不多了吧?!?/p>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不公平的判決結(jié)果一出,全民皆言可殺, 甚至連警察也恨不得他早點死。 畢竟每個警察都是人,也都有自己的善惡觀。 甚至思考“城市之光,真的錯了么?” “城市之光”—— 當代的“梁山好漢”、21世紀的“俠客”, 似乎真的像一縷強光一般, 讓這個城市的黑夜來得晚一些。 甚至有警察私下打趣道,干脆別抓這家伙了。 有了他,警方省了多少麻煩。 對還是錯,對警察而言其實沒有意義。 只要觸犯刑法, 不管是什么人,都得承擔刑事責任。 相應(yīng)地,只要生命安全面臨威脅, 不管是什么人,都應(yīng)該加以保護。 所以警方還是加大力度保護仁川法官。 ![]() 保護過程中警察方木和法官仁川聊天才得知, 判決結(jié)果是審判委員會決定的, 以合議庭成員他的名義發(fā)布。 院里剛好有個活動—— “司法活動不應(yīng)被社會輿論綁架”, 仁川法官本來判決齊媛無責,可案子反響太大。 上面決定拿這個案子開刀, 證明司法活動敢于和輿論說不, 堅決維護司法權(quán)威,所以才有了那個判決。 一個違背其本意的判決, 卻給仁川帶來了死亡威脅。 體制之惡,它摧毀的是信仰,傷害的是個人。 城市之光網(wǎng)上宣布了執(zhí)行時間, 仁川法官內(nèi)心崩潰, 在公安局里電話邀請齊媛, 當面給她下跪陳述事實求得她原諒, 并且向“城市之光”求饒, 還將全過程錄視頻發(fā)布網(wǎng)絡(luò)。 這個單純的小姑娘原諒了他。 可最終“城市之光”聲東擊西來調(diào)虎離山, 把警方主力吸引去保護被撞老太一家, 仁川法官最終還是落在了他手里。 網(wǎng)絡(luò)直播處決“無良法官”全過程, 并且綁定定時炸彈,讓全民投票定生死。 只要超過一萬人投讓他死, 綁在仁川身上的定時炸彈就會引爆。 方木警官和搭檔米楠趕到直播現(xiàn)場說明情況, 也擋不住網(wǎng)民要他死的投票決心。 ![]() 讓一個人去決定另一個人的生死, 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但是,當他們身處在一個癲狂的群體的時候, 這件事就變得容易得多。 你已經(jīng)不再是你,而是這個集體的一分子。 這就意味著,你不必為你的行為負責。 此時,你即全民,全民即你。 爆炸之前仁川法官爭分奪秒, 協(xié)助警方描述了“城市之光”的外貌特征, 千鈞一發(fā)之際提示危險讓警察快跑! “告訴他們,我不是無良法官!” 最后一句話音未落,法官葬身于此。 爆炸也波及了方木警官一行人, 慶幸沒傷及性命。 被搶救時方木的意識慢慢恢復(fù), 救護車路過某網(wǎng)吧時方木拔掉手里的針頭, 勒令停車。 然后渾身灰塵和血沖進網(wǎng)吧, 網(wǎng)吧里的人還在嚷嚷著“牛逼,真炸了”…… 方木發(fā)瘋一樣質(zhì)問他們“投票了沒?” “投了?!?/p> “你們都是殺人兇手!” 隨后掏出手銬,想把他們都銬起來…… 一刷看到這里我哭了,沒想到二刷依舊淚目。 一個活生生的法官死了, 死在了無知群眾的投票里。 他本來是審判者,如今卻被審判冤死淪為炮灰! 那些鍵盤前的人吶,他們到底有沒有心? “一旦你把決定權(quán)交給公眾, 離喪命就不遠了?!?/strong> 行為藝術(shù)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說。 ![]() 他希望這里一切安好。 他希望眾生平等。 他希望人人善待他人。 他覺得自己有資格清除這個城市中的一切污穢—— 即使那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灰塵。 可他已經(jīng)徹底激發(fā)起這個城市中的暴戾之氣。 在街頭巷尾的津津樂道聲中, 殺戮,似乎成為實現(xiàn)正義與公平的唯一手段。 隨之而來的, “惡行”都通過媒體網(wǎng)絡(luò)被無限放大, 從無心之失或者一意孤行變成千夫所指。 嚴厲譴責者有之,喊打喊殺者有之。 為了追求新聞效應(yīng),迎合民眾心理, 網(wǎng)媒甚至?xí)タ陀^公正的立場, 片面夸大甚至是虛構(gòu)某些“事實”。 人人都在睜大眼睛 搜索這個城市里的任何一絲“罪惡”, 就像老鼠一樣, 只喜歡那些陰暗潮濕、骯臟污穢的角落。 一旦自認為有所發(fā)現(xiàn),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宣揚。 網(wǎng)絡(luò)、報紙、電視臺的熱線電話—— 傳播范圍越大越好。 城市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箱, 各種所謂丑惡宛如粘在箱底的腐臭穢物, 被統(tǒng)統(tǒng)翻了上來。 惡被無限放大,善被粉碎成殘渣。 最終警察方木以自己為誘餌智斗“城市之光”, 令其自首伏法。 他說,以暴制暴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信仰暴力,只會帶來更慘烈的暴行。 ![]() 與惡人周旋,無形之中讓自己變得惡與癲狂。 就像“城市之光”, 自詡是城市刺破黑暗的一縷強光。 可最終,不知不覺間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城市之光”反而成了最大的黑暗。 比惡更可怕的是,“惡”而不自知。 比惡而不自知更可怕的,是惡而以為善。 人性本無善惡,善惡本為一體兩面, 善與惡只在人的一念之間。 一念成魔,或一念成佛。 人性復(fù)雜,我們應(yīng)敬畏人性, 不去挑釁和刺激別人人性里的惡。 做人留一線,不剝奪他人向善的權(quán)利和機會。 鍵盤俠,生活有多慫,網(wǎng)上有多狂。 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辨別善與惡 只看各自所在的立場和切身利益。 更多時候,輿論不過是烏合之眾的人云亦云。 每一個人都自以為是道德的審判者 每一個人都自以為是正義的裁決者, 可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劊子手。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別人的言行, 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 永遠堅信,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 原創(chuàng)編輯:歐陽憶簫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劇照 作者簡介:歐陽憶簫,云南玉溪人,現(xiàn)居深圳。生平最愛,肉與豆腐;生平所求,詩和遠方。行千里路分享游記,讀萬卷書交流心得。 風一樣的女子,愛讀書,愛旅游,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以一顆玲瓏心,品百味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