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她所創(chuàng)詩詞先期多寫悠閑恬淡生活,后期多慨嘆悲慘身世,其語言清麗,典雅柔情,屬婉約派代表。 然,在她不多的詩作中,卻流傳著一首婦孺皆知的五言《夏日絕句》詩: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以人們熟知的項羽故事,寓意即使英雄末路,也當奮起反擊,才堪稱世間真正的英雄豪杰。 那么,婉約清麗的李清照為何會寫下這樣一首豪情滿懷的勵志詩呢?她這首詩究竟為誰而寫?背后又有著怎樣一段故事?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今山東濟南人,出生于文化氛圍很好的官宦人家,因打小耳濡目染,加上聰慧過人,故長大學得才華過人,聲名鵲起。 公元1101年,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瀟灑風流的趙明誠于汴京成婚,才子佳人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端的是恩愛異常。 然好景不長,婚后第二年,即宋徽宗崇寧元年,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因卷入朝廷黨爭,被逐出京師,竟而誅連到李清照,不得不被遣返原籍,與趙明誠依依惜別。 公元1107年,趙明誠之父趙挺之亦被奸相蔡京排擠,奪去官位,李清照只好隨趙家回到青州屏居鄉(xiāng)里。 是時,李清照和趙明誠卻因禍得福,雖然離開官場優(yōu)裕生活,但夫妻二人節(jié)衣縮食,每天唱和詩詞,潛心創(chuàng)作,搜求金石古籍,因居于寧靜鄉(xiāng)間而過上一段祥和美好的時光。 歲月如梭,公元1117年,趙明誠不甘孤寂,再度離家尋求仕途,四年后終于做上萊州知府,李清照隨后趕去團聚,夫妻再度重逢。 公元1127年,北宋發(fā)生靖康之變,黃河以北戰(zhàn)亂紛擾。 此時趙明誠已改任江寧知府,李清照為他返回青州整理多年搜集的金石文物,待她剛一離開,青州故居便毀于戰(zhàn)火,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江寧御營統(tǒng)制官王亦暗地發(fā)動叛亂,有人向知府趙明誠秘密匯報,但趙明誠不知何因,竟全不在意,屬下官兵只好自發(fā)準備,以防不測。 結果,當晚叛軍作亂,趙部下奮力阻擊,最終打垮了叛軍,可等到天亮去向趙明誠稟報時,發(fā)現(xiàn)他在夜間兵變最危險時,卻利用繩子獨自垂下城樓,只身逃亡別處了。 之后,朝廷得知真相,遂以臨陣脫逃之罪將趙明誠革職,李清照聞訊,深為丈夫的行為羞愧不已,從此逐漸冷淡趙明誠,夫妻關系開始出現(xiàn)裂痕。 然,南宋初建不久,需用大量官場舊人治理,趙明誠由此又被啟用,改赴湖州上任。 由于兵連禍結,趙明誠與李清照名為赴任,恰也似流亡一般,因心情郁悶,一路相對無言,當車馬行至烏江地界,二人站在項羽昔日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心潮起伏,念起丈夫江寧懦弱縋城逃跑的畫面,再聯(lián)想到南宋朝廷一路南遷,不知何日方能回到北方故土心情,竟隨口吟出那首著名的五言《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身旁趙明誠聽了,不禁羞得面紅耳赤,徑自拂袖上馬而去,從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歡,不久便病死于建康城,年僅49歲。 趙明誠死后,李清照輾轉南逃,后因改嫁遇騙,堅持離婚被關押九日,但她出獄后卻并未消沉,反而痛定思痛,滿腹才情全部用于詩詞創(chuàng)作,曾寫有:“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杯土”句子,從中可以看出她那強烈收復故土的心愿。 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闭硗辏媳磉M獻朝廷,然后飄然離去,繼續(xù)她孤苦寂寥“凄凄慘慘”的漂流人生。 最終,約在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及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黯然離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