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善水”,不管是中國古代還是當代的藝術家都酷愛無山不奇無水不秀的故鄉(xiāng)里的江河湖海,陶醉于大自然綺麗飄逸、多姿多彩的鬼斧神工。他們以畫筆描繪祖國大地的秀美山川,以畫造境,以畫抒發(fā)自己的熱愛之情。賈又福就是一位寄情于太行山的山水畫大家,他潛心于山水畫藝術創(chuàng)作,為中國當代山水畫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畫家介紹 賈又福,中國當代山水畫大家、美術教育家、理論家。1941年出生在河北肅寧縣農民家庭,1957年肅寧縣中學畢業(yè),1960年滄州一中高中畢業(yè)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師承李可染、李苦禪、葉淺予、宗其香、何海霞諸位大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其個人作品展覽及部分作品,在美國、日本、韓國、英、法、意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博物館、美術館展出,在國內多地國家美術館亦多次展出。 賈又福是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家,潛心山水畫藝術創(chuàng)作和中國畫理論研究數十年,曾三十多次深入太行山區(qū)體察感悟生活和自然,其繪畫逐漸形成幽邃神秘的山水畫審美風格和語言樣式。同時,賈又福教授還長期從事山水畫教學實踐和研究,逐步確立了一套適應時代進步要求的山水畫教學體系。 藝術風格 旁人評價賈又福是具有天賦的畫家,然賈又福說自己是愚而笨的人,所以想要“致知”就要“力行”,他說自己要下到別人不能做的功夫,吃到別人不能吃的苦,十次不夠二十次,二十次不夠三十次。他就是憑借著這樣的藝術鉆研精神,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獨樹一幟的山水畫藝術之路。 賈又福在六十年代考入大師云集的藝術最高學府,接受了系統(tǒng)的學習訓練,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賈又福上對魏晉六朝、下到晚清民國的繪畫藝術,都有國深入和系統(tǒng)的學習與研究,又授業(yè)于李可染、葉淺予、何海霞、石魯等大師門下,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和人文傳統(tǒng)中積淀深厚的畫家,他繼承傳統(tǒng)又突破傳統(tǒng),深入思考山水畫創(chuàng)作美學,用精純的藝術語言形成獨樹一幟的美學風范,創(chuàng)作出了現代山水畫新境界。 賈又福的山水畫,在詩思與哲思兩方面都達到了時代的新高度。賈又福在老師李可染的基礎上,又從自然中獲得藝術靈感,從天地蒼茫中悟得人生真諦,在構圖、用墨、線條、用色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的畫作更具有一種立體感和歷史時空穿越感。他的繪畫多用大寫意潑墨之法,用大塊面表現出一種雄渾之美、壯闊之美和天地玄幽之美,他的作品充滿大氣魄和大境界,他舍棄傳統(tǒng)人文畫那種精致的點染和皴擦,形成自己獨特的精神圖示,他常?;拔餅榍樗?,物我相融相化,以至情至性醞釀出山水畫的詩興、詩味、詩風、詩境,創(chuàng)作出風格凸顯、特殊鮮明的“賈家山水”。 賈又福的畫同時又有哲學反思、哲學精神,他80多次深入太行山區(qū),對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頭,都了然于胸。通過寫生感悟,與山對話,最后將寫生與創(chuàng)作融為一體,但是他的作品并不是進行具象的描摹,他在畫作創(chuàng)作中充分利用想象力,他以山的畫法畫云,以云的畫法畫山,以石的畫法畫山,又以山的畫法畫石,假借彼物之勢、之氣、之態(tài),傳此物之神、之形、之情,從而使此物更豐富、更生動、更富幻想力之美。他畫的雖不是自然的景觀,但又是合乎天道和美的規(guī)律的,在他筆下,蒼山如海,山由石質構成,但在特定光照之下,又宛若海濤萬頃,那種由想象力而雕琢出的物象,亦真亦幻,給人們的心理上帶來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的樂趣。他以獨特的山水畫的形式語言表達現代人的哲學觀念與審美思考,在審美領域開拓出一片新的精神綠洲。 名家評述 美國漢學家高居翰先生評論道:“賈又福的山水畫,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在當代畫家的繼承、發(fā)展的道路上,獲得十分獨到的成就而令人滿意的類型之一。確切地說,盡管他的畫在傳統(tǒng)方面有極深的淵源,回歸了北宋奇?zhèn)セ趾氲纳剿笥^,或再現了南宋大師的小景神韻,但卻又全然屬于我們時代的。他的作品,展示出藝術家對大自然的鐘愛,賈又福每年一度地重回太行,太行山給予他的不僅是對大自然,而且也是對人類生存的深刻領悟,使得他的作品無論是巨制還是小幀,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賈又福是一位最有成就、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畫家之一。他創(chuàng)造的山水畫新樣貌和新風格,是繼李可染之后的又一次突破,對于當今和未來的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意義。賈又福的新圖像語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堅實、奇特、博大、詭譎。應該說,李可染的山水也是非常堅實、博大和宏偉的。賈又福把這些美學品格加以發(fā)展,并加進了奇特、詭的因素,創(chuàng)造了新的美學品格?!?/span> 日本美術評論家聯盟會長,河北倫明:“1988年9月訪華時,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北京見到的賈又福君的畫。他生于1942年,相當于日本的中年骨干畫家,訪華時恰遇其個展,得以觀賞賈又福的近作,注意到中國畫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苗頭。” 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全山石:“賈又福的國畫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震撼!很動人!而且這種動人動到人的心里去了。賈先生的山水畫別具一格,他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創(chuàng)新,而且這種創(chuàng)新是一種相當高度的創(chuàng)新。賈先生對藝術這種虔誠的探索精神,我們應該向賈先生好好學習?!?/span> 藝 術 成 就 1984年 作品“太行豐碑”獲第六屆全國美術大展銀獎,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8年 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展,作品《清凈世界》獲北京國際水墨畫展“88”大獎; 1990年 獲“北京國際藝苑基金會”授予首屆美術獎。; 1990年 英國大英博物館購藏作品“玄之又玄 ”,并頒發(fā)收藏證書。大英博物館東方部主任安東尼到北京專訪賈又福先生; 1991年 作為長影特聘藝術設計,設計動畫片《雁陣》,獲第11屆全國最佳電影美術片金雞獎; 1992年 獲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授予的“世界名人二十世紀成就獎”,獲國務院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證書和特殊津貼。; 1993年 日本京都藝術短期大學聘為造型藝術學科客座教授,并前往講學、辦展,獲美國ABI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授予的“終生成就獎”; 1994年 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舉辦個展; 1995年 應邀參加韓國光州博物館世界著名畫家作品展; 1997年 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授予突出貢獻國家級專家并頒證; 1999年 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個人畫展《高山仰止系列》 2009年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無聲的呼喚—賈又福先生從藝五十周年回顧展暨賈又福工作室學生優(yōu)秀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0年 北京大學中國當代經典大家入史研究與傳承工程設立: “賈又福藝術研究基金”、“賈又福藝術研究會”、 “賈又福藝術工作室”,由北京大學主導實施。 2012年 “大音希聲-賈又福文獻展”在西安美術館展出; 2015年 無聲之詩——賈又福山水畫全國巡展”分貝在北京、濰坊、香港和廈門保利空間開幕; 2018年 繼1992年獲中央美術學院“首屆學院獎”和“20世紀優(yōu)秀作品獎”數年后,中央美院百年校慶之際,再次授予賈又?!笆讓媒艹鼋淌凇狈Q號并頒證。 其作品《日夜話豐年》獲北京市優(yōu)秀作品獎,為北京市美協收藏; 《太行豐碑》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質獎,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部分作品分別在美國、法國、瑞士、日本、南朝鮮、蘇聯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出 。出版有《賈又福畫集》多種,《賈又福山水畫選》《賈又福畫傳》《賈又福集》《賈又福畫語錄》《賈又福畫集》。在北京榮寶齋出版社出版《賈又福談畫篇》,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賈又福山水教學體系 》,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賈又福集:苦修集、懷鄉(xiāng)集、觀化集》 作 品 拍 賣 價 格 名稱:太行風情長卷·書法(書畫49×745cm;書法49×113cm) 成交價:18,400,000元 名稱:無聲的呼喚 成交價:14,950,000元(110×208.5cm) 形式感強,語言純化,水平線的平行并置結構強化了寧靜和壓抑,黑、白、灰的對比與分割,造成畫境的深邃和神秘。其形式語匯既山水畫抽象又具象,在抽象與具象的結合中傳達出哲思。 名稱:夢到山鄉(xiāng) (67×220cm) 成交價:10,580,000 名稱:鐵骨寒月共悠悠 (87.5×179cm) 成交價:9,832,500 名稱:撫琴欲令萬山響 (69.5×138cm) 成交價:6,325,000 名稱:明霞(66.5×128cm) 成交價:6,267,500 名稱:山耶海耶 (68×136cm) 成交價:5,520,000 名稱:云之歌 (139×69cm) 成交價:4,715,000 名稱:太行風情 (26×26cm×12) 成交價:4,600,000 名稱:霞光云影圖 (80×78cm) 成交價:4,485,000 賈又福連續(xù)十年登上《胡潤常青樹中國藝術家》榜,連續(xù)十年登上《胡潤中國藝術榜》,在2022年以總成交額1030萬元位列《2022胡潤中國藝術榜》66位。賈又福是一位低調的畫家,他專心與繪畫創(chuàng)作與繪畫教學,不關注市場,不炒作也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市場影響,畫出真心實感是他的宗旨,所以流向市場上的賈又福作品并不是很多,而作品價格一直稱逐年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目前最高記錄已達到20萬元左右每平尺。 賈又福的創(chuàng)作生涯及其艱辛,他的藝術成就都是千錘百煉的結晶,他的血汗、苦學、力行與往返無數的太行山之行都見證了他的藝術道路上的苦苦追求。他以仰之景之的大師們的標準要求自己,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真情情感,如“苦行僧”般地不斷探索,成就了他出神入化、動人魂魄的繪畫作品。他的觀化山水既有美學又有精神上的引領,觀美的同時給人以深度的靈魂震撼。 |
|
來自: 新用戶9217fFpA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