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一年半,上海蘭心大戲院終于修繕完畢,重新回歸。今年91歲的蘭心,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西式劇場,堪稱老上海文藝潮流的風向標。這里上演過《茶花女》《天鵝湖》等經(jīng)典名作,梅蘭芳等無數(shù)大師都曾在此登臺。而對于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來說,了解它是從婁燁的電影《蘭心大劇院》開始的。電影中,婁燁以真實的蘭心大戲院為背景,勾勒出戰(zhàn)爭時期風雨飄搖又繁華迷幻的上海。鞏俐飾演的女間諜,經(jīng)常在蘭心排練舞臺劇,與情人在昏暗的劇場后臺曖昧,最后明知危險,仍選擇回到劇院找情人。蘭心記錄了她的一切性感和純情。這些鏡頭大多是在劇院實地取景。黑白色彩的渲染下,蘭心所代表的上海,呈現(xiàn)出燈紅酒綠之外的另一種魅力,優(yōu)雅、復古、摩登、莊重。2020年,蘭心大戲院迎來大修。為了復刻老建筑的原汁原味,修繕團隊走訪各大檔案館,找到了1930年代的設計圖紙。如今,劇院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重現(xiàn)了它最初的模樣,帶我們穿越回上海舊夢。蘭心大戲院位于梧桐區(qū),坐落在茂名南路與長樂路路口,對面就是同樣歷史悠久的錦江飯店。這12000多塊暗紅色泰山磚其實大有來頭。它在老建筑中很普遍,錦江飯店的外立面用的就是同款泰山磚。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份古法工藝已逐漸失傳。劇院修復前,許多磚塊都出現(xiàn)了霉變、破損和剝落。技術人員挨個檢查,將還能用的舊磚保留,損毀嚴重的拆走,又遍尋浙江等地還會燒制泰山磚的老窯,按原樣定制了新磚,補了進來。新舊摻雜的磚墻,呈現(xiàn)出深淺不一的紅,反而有種歲月流逝后的斑駁美感。此外,原本銹跡斑斑的花崗巖飾面,通過泥敷清洗,也恢復了昔日色彩。還有歷史感滿滿的轉(zhuǎn)角大門、雕花門柱、雨棚、鑄鐵雨水管,以及古銅色的標志性招牌“l(fā)yceum”,全都悉數(shù)回歸。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細節(jié),正是當年盛行的新古典主義風,把我們拉回到那個摩登時代。走進劇院,眼前華麗又復古的大廳,也讓人瞬間穿越到老上海。腳下的地面,以前是米黃色大理石,現(xiàn)在按照1930年代的圖紙,被替換成舊上海風靡一時的現(xiàn)澆水磨石,多了幾分古樸和雅致。抬頭望去,3盞水晶燈經(jīng)過清洗后更加璀璨奪目。一幅畫的主角是芭蕾明星瑪戈·芳廷,她曾于1931年至1933年多次登上蘭心舞臺。另一幅則畫的是立陶宛小提琴家亞沙·海菲茲,他也曾在1931年來蘭心演奏。大廳兩側(cè)的旋轉(zhuǎn)樓梯、復古壁燈、隨處可見的精致雕花,無不透露出低調(diào)的奢華,海派韻味十足。這次修繕,觀眾廳可謂是煥然一新,一掃往日有些陰沉的氛圍,重現(xiàn)當年的大氣典雅。它最大的改變在于整體配色。紅色絲絨座椅,配上紅、金線條裝飾的墻面,將劇場裝點得華貴無比。采用這種配色,背后其實是有故事的。修繕初期,工人們在拆除舊墻時,意外在劇場二樓挖出了被掩蓋的早期內(nèi)部裝飾,上面正是紅色及金色圍邊的線條。 大家都很驚訝,“沒想到上世紀30年代,人們就會運用如此瑰麗的顏色來裝飾劇場內(nèi)墻。”設計團隊還原了這一配色,帶我們重溫來自舊時代的經(jīng)典美學。觀眾廳的圓穹頂,是蘭心的另一個標志性部位,同樣翻新自1930年代的圖紙。不過,因為穹頂?shù)慕Y(jié)構(gòu)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次修繕沒有對它進行太大的改造,而是在里面安裝了傳感器,用以實時監(jiān)測它的承重能力,一旦有問題會立即發(fā)送警報。此外,劇院里還有很多精心雕琢的室內(nèi)裝飾。比如鏡框舞臺上方鑲嵌的臺徽,花紋繁復精致。這是工作人員根據(jù)圖紙,以3D建模的方式1:1還原的。 蘭心大戲院“修舊如舊”,不僅是為了留住古典建筑的美,也因為它的前世今生藏著上海風云變遷的時代縮影,是歷史的無聲見證者。 它的出現(xiàn),最早其實可以追溯到1866年。當時,上海才開埠不久,還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劇場。純粹是一群生活在上海的英國人為了找點樂子,才在當時的英租界,也就是今天的外灘源附近創(chuàng)建了Lyceum Theatre。后來,中國學者王韜根據(jù)Lyceum的發(fā)音,將其譯為“蘭心”。可以說,蘭心打開了國人欣賞西方戲劇的大門。許多外國經(jīng)典劇目,都是通過蘭心,第一次來到國人眼前。1907年,中國首家新劇團春陽社在這里登臺,進行《黑奴吁天錄》(湯姆叔叔的小屋)的首場公演。據(jù)說那天出現(xiàn)了不少鬧劇,演出各種穿幫。但臺下的觀眾還是被深深震撼了,戲劇藝術家歐陽予倩回去后連連感嘆,“受到了最深的刺激”,稱這是“話劇在中國的開場”。兩年后,蕭伯納的名作《魔鬼的門徒》在中國首演,也選在了蘭心。 來自俄國的歌劇團、歌舞團,更是在這里留下了《浮士德》《茶花女》《天鵝湖》《巴黎圣母院》等200多場經(jīng)典演出,芭蕾舞也因此在上海走紅。1931年,蘭心大戲院遷址重建,搬到了如今的茂名南路57號,也是這次大修力圖恢復的原貌。這里依然是演出的殿堂,同時還兼職放起了電影,獨家引進派拉蒙和哥倫比亞公司的最新大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蘭心成為文藝界愛國人士的重要陣地。1943年,話劇《文天祥》在蘭心上演長達半年,場場爆滿。蓄須明志的梅蘭芳因抗戰(zhàn)輟演8年,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他復出的第一場劇,就是在蘭心推出《刺虎》。至今,在上海人心目中,蘭心依然是世界各國文化、藝術交匯的圣地。中日合作昆劇《牡丹亭》于2009年在此首演。2010年,英國舞臺劇《捕鼠器》第一次走出倫敦,也選在蘭心登臺。蘭心的命運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沉浮,成為上海近代史的一個注腳。這次修繕完畢后,它也有了新的定位。未來,蘭心計劃逐步成為一家喜劇專屬劇場,呈現(xiàn)脫口秀、滑稽劇等演出。不只是蘭心,最近,上海許多老牌劇場紛紛閉門大修,暫時與我們說了再見。 位于蘭心不遠處的國泰電影院,上個月正式宣布暫停營業(yè),設備升級,重開時間未定。很多上海人的記憶中都有在國泰看電影的經(jīng)歷,因此消息一出,大家都格外傷感。國泰始建于1930年,無論是建筑本身,還是它在近代影史上的地位,都足以稱之為上海的文化遺產(chǎn)。其設計師鴻達(C. H. Gonda)來自匈牙利,是當年席卷全球的建筑風格Art Deco的代表人物之一。外灘交銀大樓、東亞銀行等上海的地標級建筑,都出自他手。國泰就體現(xiàn)了濃濃的Art Deco風格,紅色磚墻復古摩登,狹長的尖頂尤為特別。影院內(nèi)部也保留了古典主義色彩。浮雕、織花地毯,都是當年最時髦的裝飾。放映廳設有上千個座位,但沒有一根立柱。無論坐在什么位置,視線都非常開闊。當年張愛玲住在華懋公寓時,經(jīng)常來國泰大戲院看電影。魯迅曾攜家人趕來看《仲夏夜之夢》的首映。金宇澄的《繁花》中也多次提到阿寶蓓蒂滬生三人排隊購票的場景。和國泰齊名的衡山電影院,前段時間也傳來暫別的消息。衡山電影院于1952年落成,是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建造的第一家電影院,時任市長陳毅還專門為它題寫院名。我們今天看到的衡山電影院,其實經(jīng)歷過多次大修。最近的一次在2009年,為了迎接世博會,它進行了整體翻新,外立面采用大量豎線,更貼近Art Deco風格。影迷們對衡山電影院的感情和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是分不開的。自第一屆電影節(jié)以來,衡山就是展映影院,很多人在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今年夏天,因為設施陳舊,影院又迎來了重新裝修,短期內(nèi)都不會對外營業(yè),歸期未有期。希望這些見證了上海歷史的影院、劇院只是短暫與我們告別,像蘭心大戲院一樣修舊如舊,早日回歸,將幾代人的記憶延續(xù)下去。文、編輯/strawberry 部分文字來自外灘設計酒店《被上海兩大地標酒店環(huán)抱,國泰電影院停業(yè)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