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與領導閑聊,從話里話外能聽出對同事小張的不滿,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意多問其中的緣由。 領導似乎看出了小心思,于是問道:“是不是很奇怪,為什么會對小張有意見?”既然領導這樣說了,肯定是想說點什么,本來就有好奇心,于是也就聽領導對他的各種不滿。 事實上,小張的能力強,學歷高,工作經(jīng)驗也豐富,本來是想重用的,但是幾件事情下來,領導不僅打消了想法,甚至都上升到了反感的地步。 總有些人拿著一把好牌,卻打得稀爛,讓人感覺到惋惜。可惜這類人還總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下面有5件“自毀前程”比較典型的事,你是否也其中? ![]() 01.公開場合與領導產(chǎn)生分歧公開場合與領導發(fā)生分歧,是職場人最愚蠢的行為,哪怕自己的想法是沒錯,但不代表領導考慮就是錯的,只是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 職場上從來不缺乏那些看得懂“眉眼高低”的人,很可能因此同事出于“自保”也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對工作的開展十分不利,誰愿意觸領導的霉頭呢? 職場人的行為準則是“趨利避害”,領導掌握更多的話語權、資源支配權,領導的權威受到挑釁,下一步“穿小鞋”就在情理之中。 退一萬步講,領導理解你的行為一切都是為了工作,但絕對不會在權威受到挑戰(zhàn)的時候為你出面解釋,于是同事的刻意保持距離,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處處掣肘的局面。 哪怕領導出面為你解釋了,但是誰又能判斷領導不是故作姿態(tài)呢?所以,公開場合與領導發(fā)生分歧盡量避免,私下探討想法才是明智的選擇。 ![]() 02.“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想法有一次公司監(jiān)督部門接到投訴,于是詢問當事人情況,這本身就是人家的正常工作,結果當事人直接就“炸毛”了,覺得監(jiān)督的同事小題大做,認為客戶故意找麻煩,感覺都在針對自己,拒不配合工作。 大家都是為了工作,監(jiān)督部門的人也是為了工作,了解情況本就是情理之中,事情很容易就能說清楚,這樣一來監(jiān)督部門的同事直接把這件事上報,成為反面典型。 一些人有“被迫害妄想癥”,總覺得別人都在針對自己。經(jīng)常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能力再強,業(yè)務再精,無形中也增加了內耗。 職場上大家都是為了工作,又沒有私人恩怨,總是把個人立場,或者部門立場當成本應如此的態(tài)度,如果出現(xiàn)“不和諧聲音”,就是別人想針對自己,卻從來不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 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問題出現(xiàn)在哪里,總是感覺“總有刁民想害朕”,本來的問題沒解決,又增加了新的問題。 ![]() 03.人際關系一塌糊涂,加劇團隊內耗職場中存在這么一種人,學歷高、能力強,領導器重,同事羨慕,但恃才傲物,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覺得“老子天下第一”。 還有一種人為了突顯自己,見誰都要懟兩句,似乎不這樣做就顯示不出自己的高明,類似這兩種人的人際關系大多數(shù)都是一塌糊涂。 職場上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是競爭關系,還存在著合作、協(xié)作的關系。雖說同事不是戰(zhàn)友,誰也沒自信把后背交給同事,但大家絕對不是敵人,總是抱著排斥的態(tài)度,想要進步很難。 況且領導對下屬的重用,其中融入團隊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如果人際關系一塌糊涂,領導想重用,都會斟酌再三。因為領導不會因為重用某個人,而增加團隊的內耗。 下屬把事情做好領導臉上有光,下屬沒把事情做好,領導也會受到牽連,哪怕就是出于私心,領導也不會重用一個人際關系糟糕的下屬,這與能力無關、業(yè)績無關,而是團隊的力量與個人能力領導不難做出選擇。 ![]() 04.無原則的“迎合”,增加溝通成本想必職場人都清楚,領導對于自己的前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于是許多人為了討好領導,刻意“迎合”,似乎在為領導提供所需要的“情緒價值”。 不可否認,為領導提供“情緒價值”確實容易獲得好感,但如果毫無原則、沒有底線,獲得的好感也會很快消失,甚至還會增加未來的溝通成本。 領導身邊從來不缺“應聲蟲”,如果一味地“迎合”失去了自己的原則,領導會覺得看來他也沒什么信心,這么容易就轉變了,或者認為能力不足,不敢堅持己見,甚至可能會認為別有用心。 這樣的想法一旦產(chǎn)生,就會逐漸地失去信任(對能力與決心),無形中增加了未來溝通的成本,導致領導對下屬的信心不足。 無原則的“迎合”最終會成為藤蔓一樣,只能依附而無法成為參天大樹。有人說:“靠著大樹好乘涼”,這個道理不假,但還有一句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币栏絼e人永遠不如自己成長來得更為有效。 所以,無原則地“迎合”,不僅會失去領導的信任(能力與決心),還會成為一個只能靠依附才能成長的藤蔓。相信這不是有想法的職場人愿意看到的情況。 ![]() 05.小聰明太多,大智慧欠缺總有些人高估自己的聰明,低估別人的智慧。總是精于算計,似乎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計之中,忽略了其實大家都不傻,只是有些人選擇裝傻而已。 比如,酒桌上的偷奸耍滑,被人察覺,嘴上不說卻失去了人品;領導要幾個人加班,立刻借故離開,看似躲了加班的命運,但這些都在領導眼里。 自以為聰明的事情,其實大家都看在眼里,只不過有些事情不值得一提,可是這些事情總是會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作用。畢竟職場資源有限,此消彼長的情況大家都明白,平時的小聰明,在不知覺中給自己埋下了隱患。 今天的結果是昨天的行為導致,今天的行為決定明天結果。當下用小聰明算計得逞,但失去的就是未來應該得到的東西。 這就像學生時代,抄作業(yè)看似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自己又不用動腦子,但未來會在考試中成績會說明一切。 愛耍小聰明的人太多,擁有大智慧的人少,大家都不傻,領導也是過來人。有一句話說得很深刻“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你跟我在這里說聊齋?”心思大家都明白,只不過大事少,小事多,值得提的事情更少。 ![]() 寫在最后職場是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會理性的權衡利弊。只不過有些人思維的錯誤,導致了行為偏差,最終結局就是一副好牌被打得稀爛。職場上,那些自毀前程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你見過哪些事情?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
|
來自: blackhappy >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