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春季拍賣第四天,輪到古董版塊上陣,全日數(shù)個專場共誕生8件千萬級瓷器。 其中,日本遞藏多年的天青釉盞以RMB 1,897萬領(lǐng)銜。其余品類包括宣德青花、成化青花、雍正釉里紅、乾隆「古月軒」琺瑯彩不等。 尺寸:口徑11.3 cm;高6.4 cm;底徑5.8 cm
專場:禹貢 II - 乾隆宮廷藝術(shù)的慕古與創(chuàng)新 秦大樹(北京大學(xué)考古文博學(xué)院教授)撰文表示,他認為此件天青釉盞實屬宋朝五大名窯之首 - 汝窯出品。 宋朝之世,不少東瀛僧人前來中土求法,順道把文人四藝「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帶回故鄉(xiāng)。四藝在日本植根,深深影響當(dāng)?shù)夭璧琅c花道的同時,一眾雅品也自此流傳下去。追求形與色極致的宋瓷,迷住了近千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 例如日本國寶中的「曜變天目三絕」,便是三件絕世宋朝建窯茶盞。東瀛著名藏家與古董商,包括臨宇山人、安宅英一、繭山龍泉堂、千秋庭等等,亦俱是專攻高古宋瓷。 秦大樹在文中猜測,此件汝窯天青茶盞,可能便是在如此情境下由佛僧帶到日本,于寺廟珍藏,后被高僧大徹宗斗親自題寫器物名稱,再輾轉(zhuǎn)易手。 1975年展覽照片 高度:10 cm 備注:
專場:禹貢 I - 元明瓷珍選萃 明代青花瓷,以永宣和成化時期的出品最為有名。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稱,主要以國產(chǎn)「平等青」為顏料,呈色趨于穩(wěn)定,藍中泛灰青,襯以潔白溫潤的胎釉,幽雋脫俗,與使用入口「蘇尼勃青」料的永宣青花形成強烈對比。 九秋者,顧名思義是指以九種盛放花卉象征金秋,寓意九秋同慶,共賀豐收。以哪九種花卉入畫,歷代宮廷或畫家皆各有所好,其中菊花、桂花、秋海棠是比較熱門的選擇。 此形制扁罐源自明初,承襲永樂翠青釉、白釉器之形,成化時期見青花、斗彩等品種,裝飾紋樣有蓮塘水藻、牡丹飛蝶、九秋花草、纏枝蓮花等。 「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徑:5.8 cm
專場:十面觀止 - 圓明主人與內(nèi)廷恭造之器 中國古陶瓷常用呈色劑,基本上就是鈷、鐵、錳、銅四種。其中,銅尤其令人著迷,一來因為燒成的銅紅色別具魅力,二來是燒制極為困難,佳品難求,故歷來皆屬名貴珍器,同時體現(xiàn)了藝術(shù)和科技價值。 銅易于高溫揮發(fā),對氣氛、含量、冷卻速度等因素亦極為敏感。是故,釉里紅作為銅紅大宗,雖自元朝創(chuàng)燒起至清朝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發(fā)展,但即使是御窯仍屢屢燒出呈色灰黑的失敗品這回事,也就不難理解。 此對瓷杯外壁以釉里紅繪畫九龍,騰飛于驚濤駭浪之間,發(fā)色相當(dāng)不俗,聚積處微泛綠苔點也像豇豆紅般別具一番雅致。不過細看之下,兩杯呈色還是有高低之分 - 一件燒成后圖紋清晰,另一件則較為朦朧一點。 綜觀全球公私收藏,暫不見相同例子,故此對杯或許為存世孤例。事實上,雍正朝飾九龍紋的御瓷本就十分鮮見。 「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度:17 cm
專場:「寸巢庵」名品錄 - 東瀛重要私人庋藏
此瓶上的御制詩文為:「秋水盈盈漾遠空,芙蓉寂寞碧波中。難將冷艷供群賞,且趁寒暉放晚叢。綠蓋光沉擎玉露,霓裳彩褪老金鳳。愛看三五踈星似,漫憶繁華十里紅」, 后書「乾隆御制」及「乾」、「隆」一朱一白連珠篆印。 「乾隆年制」款 直徑:12.7 cm
專場:「寸巢庵」名品錄 - 東瀛重要私人庋藏 琺瑯彩,始創(chuàng)于康熙一朝,專供御用或皇室玩賞,成本高、產(chǎn)量少,連得寵大臣也不會輕易賞之,在蕓蕓清朝瓷器中至為矜貴、最為頂級。 清代官窯,大都在景德鎮(zhèn)燒制而成??墒乾m瑯彩卻不同,先由宮廷畫師草繪樣稿,選用景德鎮(zhèn)精制的白瓷素胎,運至京城,在宮內(nèi)繪圖、填彩、燒造。當(dāng)時所用的琺瑯彩料,悉數(shù)由外國進口,燒成后有透明的玻璃質(zhì)感。由于繪畫的色地上堆料厚,又有色彩眾多且深淺不同的顏料巧妙配合,故畫面有層次分明的實感。 當(dāng)琺瑯彩上寫有御制詩的時候,古玩界便稱之為「古月軒」,在收藏圈中可說是夢幻逸品。 例如2005年,香港名古董商翟健民「永寶齋」就以逾HK$1.15億投得「乾隆 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當(dāng)年同時刷新清朝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與工藝品亞洲拍賣紀錄,名動一時。 正因如此名貴,今次這件「古月軒」即便品相欠佳,碗口有大片日本金繼修復(fù),仍能賣出逾千萬高價。 「大明宣德年制」款 直徑:29.5 cm
專場:禹貢 I - 元明瓷珍選萃 明代永樂、宣德兩朝的青花,使用入口顏料「蘇麻離青」,燒成的青花瓷發(fā)色絢麗鮮艷,常見暈散現(xiàn)象,乃青花瓷器中的名品。色閃黑藍或深藍者,凝聚處可見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結(jié)晶斑,深凹胎骨。 基于「蘇麻離青」的這個特點,永宣青花雖然少有描繪人物,但渲染花鳥、海水、園景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紙作畫留下的筆觸、墨痕,極富風(fēng)韻。此類青花折枝花果紋大碗,則屬宣德青花經(jīng)典出品。 這件大碗最早可追逐至旅英華裔名古董商吳賚熙,此后輾轉(zhuǎn)由John Sparks、Bluett & Sons、「中國古董教父」Eskenazi等頂尖古董商經(jīng)手,再成為瑞士玫茵堂珍藏,來源可說是無可挑剔。 高度:36.5 cm 備注:
專場:禹貢 I - 元明瓷珍選萃 這件瓷器比較特別,行方判斷是真的永樂朝青花梅瓶,不過黃釉是后加的,所以就不列在圖錄名稱之中。 中國文人自古喜歡以物喻志,例如梅蘭菊竹便因為其生長或結(jié)構(gòu)特性,而被視為君子的象征。其實古董收藏界里頭,也有類此的情況。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下漸收,圈足,為中國瓷器史上的經(jīng)典器形,初源于北宋,流行于歷代各朝,成品形狀、尺寸、紋飾多樣。梅瓶原作酒器,瓶頸細小,易于封存,配合瓶身曲線,方便美酒徐徐斟出。后來梅瓶的亦作花器,以之承載清瘦梅花,尤其合宜。 由于其器形特點,傳統(tǒng)古董圈視之為男士體態(tài)的反映,又因為小口引伸出謹言之意,豐肩又可象征有擔(dān)當(dāng),故進一步被視為君子之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徑:13.5 cm
專場:十面觀止 - 圓明主人與內(nèi)廷恭造之器 北京故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