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麻仁丸 【處方】芝麻4兩(研,取汁),杏仁4兩(去皮尖,研如泥),大黃5兩,山梔10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入麻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秘結(jié),胃實能食,小便熱赤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湯送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五 62、加味神功丸 【別名】神功丸 【處方】木香1兩,人參2兩(去蘆頭),大麻仁2兩(別研如膏),枳實2兩,桃仁2兩,訶黎勒皮4兩,大黃(錦文者)4兩(面裹煨,去面)。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麻仁搗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氣壅,心腹痞悶,六府風(fēng)熱,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沉重,頭昏面熱,口苦咽干,心胸?zé)┰辏P不安;及治腳氣,并素有風(fēng)人,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神功丸(《原書卷三十七)。 【摘錄】《普濟(jì)方》卷四十三引《余居士選奇方》 63、蔣氏化毒丹 【處方】犀角1兩,黃連1兩,桔梗1兩,玄參1兩,薄荷葉1兩,甘草(生)1兩,大黃(生)1兩,青黛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白蜜為丸,重6分。 【功能主治】胎赤,因孕婦過食辛熱之物,以致毒熱凝結(jié),蘊(yùn)于胞中,致小兒生下頭面、肢體赤若丹涂,熱盛便秘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燈心湯化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一 64、活血潤燥丸 【別名】疏風(fēng)潤腸丸(《東醫(yī)寶鑒·內(nèi)景篇》卷四)。 【處方】當(dāng)歸梢3克 防風(fēng)9克 大黃(濕紙裹煨)羌活各30克 皂角仁(燒存性,去皮)45克 桃仁60克(研如泥)麻仁75克(研如泥) 【制法】上藥除麻仁、桃仁外,為極細(xì)末,再將麻仁、桃仁泥加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祛風(fēng),潤腸通便。治風(fēng)秘、血秘,大便經(jīng)常燥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湯下,一日二至三次。服后須以蘇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自可通潤。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65、黃連上清丸 【處方】黃連8兩,大黃256兩,連翹64兩,薄荷32兩,防風(fēng)32兩,復(fù)花16兩,黃芩64兩,芥穗64兩,梔子(炒)64兩,桔梗64兩,生石膏32兩,黃柏32兩,蔓荊子(炒)64兩,白芷64兩,甘草32兩,川芎32兩,菊花128兩。 【制法】上為細(xì)粉,過羅,用冷開水泛小丸;或煉蜜為大丸,重2錢。 【功能主治】清熱通便,消炎散風(fēng)。主頭目眩暈,暴發(fā)火眼,牙齒疼痛,口舌生瘡,二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水丸2錢或蜜丸2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66、厚樸三物湯 【別名】厚樸湯、三物湯 【處方】厚樸8兩,大黃4兩,枳實5枚。 【功能主治】腹?jié)M痛,大便閉。腹?jié)M發(fā)熱數(shù)10日。腹中熱,大便不利。暑濕腹痛,大便結(jié)。食積痛,寒飲食過傷,心腹卒痛,如錐刺之狀,若傷濕熱之物,不得化而悶亂便秘者。 【用法用量】厚樸湯(《千金翼》卷十八)、三物湯(《血證論》卷八)。 【各家論述】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閉者,氣已滯也。《經(jīng)》曰塞也,通因通用,此之謂也。于是以小承氣通之。乃易其名為三物湯者,蓋小承氣君大黃以一倍,三物湯君厚樸以一倍者,知承氣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團(tuán)在中上也。繹此,可啟悟于無窮矣。 2.《金匱要略心典》:痛而閉,六腑之氣不行矣。厚樸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樸。 【摘錄】《金匱》卷上 67、魂丹 【處方】蓽茇、麥芽(炒)、青皮(去瓤)、人參、苦桔梗、柴胡、白豆蔻、南木香、高良姜、半夏曲。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一切久病危急,不進(jìn)飲食,氣欲絕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7分,熱服。如大便秘實者,間服滾痰丸,每日服30丸,若因?qū)嵶C而噎者,只依滾痰丸法服之。 【注意】忌油膩、魚腥、粘滑。 【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九十三 68、阿膠枳殼丸 【處方】阿膠、枳殼(麩炒,去瓤)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別研滑石為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羸,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水送下,半日來未通再服。 【摘錄】《三因》卷十七 69、調(diào)氣滋補(bǔ)溫腸丸 【處方】沉香1兩(另為末),肉蓯蓉2兩。 【制法】上為末,用麻子仁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發(fā)汗,利小便,亡津液,以致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十五 70、當(dāng)歸丸 【處方】當(dāng)歸半兩,甘草1錢,黃連2錢半,大黃2錢半。 【制法】先將當(dāng)歸熬膏子,入藥末3味為丸。 【功能主治】癍疹、痘疹、疥癬等病熱滯中阻,大便秘結(jié)者。 【用法用量】《醫(yī)學(xué)正傳》本方用法:上先以當(dāng)歸熬成膏子,以下三味研為細(xì)末,以膏和為丸,如胡椒大。三歲以下兒10丸,7-8歲兒20丸,食前清米飲送下。漸加至以利為度。 【摘錄】《癍論萃英》引張元素方 71、加減普濟(jì)消毒飲 【處方】生當(dāng)歸5錢,生地黃5錢,生黃芩3錢,馬屁勃1錢,板蘭根3錢,南薄荷3錢,生梔子3錢,川大黃5錢,天花粉3錢,懷牛膝3錢(孕婦勿用),元明粉3錢(沖服,孕婦勿用)。 【功能主治】咽喉腫痛,其腫在咽喉兩旁,色多紅紫,伴見煩躁發(fā)渴,大便秘結(jié),舌生黃苔等實熱癥。 【摘錄】《醫(yī)門八法》卷三 72、大黃散 【處方】大黃(銼)2兩,桂(去粗皮)3分,冬瓜子(微炒)1合,滑石(研)3兩,樸消(生鐵銚子炒干,刮出,紙裹,于黃土內(nèi)窨1宿,取出細(xì)研)2兩半。 【制法】上5味,先搗前3味為細(xì)散,更與滑石。樸消同研勻細(xì)。 【功能主治】關(guān)格不通,妨悶,大小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濃煎白茅根湯調(diào)下,空腹服之,至晚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 73、蓯蓉羊肉粥 【處方】肉蓯蓉4兩(水煮令爛,薄切,細(xì)研),精羊肉(分為4度)。 【功能主治】補(bǔ)腎助陽,健脾養(yǎng)胃,潤腸通便。主精敗面黑,勞傷。腎陽虛衰所致的陽萎、遺精、早泄,女子不孕,腰膝冷痛,小便頻數(shù),夜間多尿、遺尿,以及平素體質(zhì)羸弱,勞倦內(nèi)傷,惡寒怕冷,四肢欠溫,脾胃虛寒,脘腹隱痛,老人陽虛便秘。 【用法用量】上藥以米煮粥,入五味??招姆?/p> 【注意】蓯蓉羊肉粥屬溫?zé)嵝运幹喾?,適用于冬季服食,以5-7天為一療程,夏季不宜服食。凡大便溏薄,性機(jī)能亢進(jìn)的人,也不宜選用。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七引《藥性論》,名見《藥粥療法》 74、檳榔四消丸(水丸) 【處方】檳榔200g 大黃(酒炒)400g 牽牛子(炒)400g 豬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靈脂(醋炒)200g 【性狀】為淺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辛。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導(dǎo)滯,行氣瀉水。用于食積痰飲,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婦忌服。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75、保赤散 【處方】六神曲(炒)250g 巴豆霜150g 天南星(制)400g 朱砂250g 【性狀】為粉紅色至橙紅色的粉末;味淡、微辛。 【炮制】上四味,朱砂水飛成極細(xì)粉;六神曲、天南星粉碎成細(xì)粉;巴豆霜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導(dǎo)滯,化痰鎮(zhèn)驚。用于小兒冷積,停乳停食,大便秘結(jié),腹部脹滿,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小兒六個月至一歲一次0.09g,二歲至四歲一次0.18g。 【注意】泄瀉者忌服。 【規(guī)格】每瓶裝0.09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76、柏子仁粥 【處方】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適量 【制法】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zhì),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對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2~3天為一療程。 【摘錄】《粥譜》 77、白丑散 【處方】白丑錢半(半生半炒),桑皮(蜜炙)1錢,甘草(炙)1錢,陳皮1錢,白術(shù)(土炒)2錢,木通2錢。 【功能主治】囊腫便秘,及四肢俱腫。 【用法用量】水煎,頻頻服。 【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78、紫草承氣湯 【處方】厚樸60克 大黃120克 枳實30克 紫草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泄熱解毒。治身熱,脈數(shù)大,便秘而腹脹,屬熱毒壅遏者;及瘡未出而喘息腹脹,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100毫升,煎至20~30毫升,溫服。以利為度。 如水利者,加芒消少許。 【摘錄】《治準(zhǔn)繩·幼科》卷六 79、梔子仁散 【別名】梔子湯(《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處方】梔子仁(熬黑)30克 白鮮皮 赤芍藥 升麻各15克 寒水石 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治痘疹毒盛,色黑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煎,調(diào)紫草茸末1.5克服之。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80、臟連丸 【處方】黃芩7.22千克 槐角(炒)4.8千克 生地3.6千克 赤芍藥2.4千克 槐花(炒)3.6千克 阿膠(炒珠)2.4千克 地榆炭3.6千克 當(dāng)歸2.4千克 芥穗2.4千克 黃連1.2千克 【制法】用豬大腸約4.48米,將群藥研粗末裝入,兩頭扎住,蒸熟曬干,共研為細(xì)扮,過羅,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潤腸清熱,止血通便。治腸風(fēng)便血,痔瘡漏瘡,大便秘結(jié),肛門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溫開水送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81、一捻金 【處方】大黃100g 牽牛子(炒)200g 檳榔100g 人參100g 朱砂30g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黃褐色的粉末;氣微,味微苦而澀。 【炮制】以上五味,朱砂水飛成極細(xì)粉;其余大黃等四味粉碎成細(xì)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導(dǎo)滯,祛痰,通便。用于小兒停乳停食,腹脹便秘,痰盛喘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0.3g,一歲至三歲一次0.6g,四至六歲一次1g,一日1~2次,或遵醫(yī)囑。 【規(guī)格】每袋裝1.2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82、洗心散 【處方】白術(shù)一兩半,麻黃(和節(jié))、當(dāng)歸(去苗.洗)、荊芥穗、芍藥、甘草、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六兩。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風(fēng)壅壯熱,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jié)煩疼,熱氣上沖,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壅滯,涕唾稠粘,心神煩躁,眼澀睛疼,及寒壅不調(diào),鼻塞聲重,咽干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秘滯,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薄荷各少許,同煎至七分,溫服。 如小兒麩豆瘡疹欲發(fā),先狂語多渴,及驚風(fēng)積熱,可服一錢,并臨臥服。 如大人五臟壅實,欲要溏轉(zhuǎn),九至四、五錢,乘熱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83、洗肝散 【處方】當(dāng)歸(去蘆)薄荷(去梗)羌活(去蘆)防風(fēng)(去蘆)山梔子仁 甘草(炙)大黃(煨)川芎各60克 【制法】上藥八味,共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散熱,清肝瀉火。治風(fēng)熱熱毒上攻,眼目暴赤,腫痛難開,隱澀眵淚,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脈弦實有力。 【用法用量】每服6克,涼開水調(diào)下,食后服。 【備注】肝屬木而主目。風(fēng)熱犯肝上沖于目,所以目赤腫痛。方中薄荷、羌活、防風(fēng)疏散風(fēng)熱,當(dāng)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血行則風(fēng)自滅;梔子清肝火,利小便;大黃瀉實火,通燥結(jié),使二便通利,熱毒下降,則赤腫可消;甘草調(diào)和諸藥。配合成方,共奏疏風(fēng)散熱,清肝瀉火之功。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84、小兒化毒散 【處方】牛黃8g 珍珠16g 雄黃40g 大黃80g 黃連40g 甘草30g 天花粉80g 川貝母40g 赤芍80g 乳香(制)40g 沒藥(制)40g 冰片10g 【性狀】本品為杏黃色至棕黃色的粉末;味苦,有清涼感。 【炮制】以上十二味,除牛黃、冰片外,雄黃水飛成極細(xì)粉,珍珠水飛或粉碎成極細(xì)粉;其余乳香等八味粉碎成細(xì)粉;將牛黃、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于小兒疹后余毒未盡,煩躁,口渴,口瘡,便秘,癤腫潰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一日1~2次;三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外用,敷于患處。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85、五仁粥 【處方】芝麻 松子仁 胡桃仁 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0克 粳米200克 【制法】將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 【功能主治】滋養(yǎng)肝腎,潤燥滑腸。適用于中老年氣血虧虛引起的習(xí)慣性便秘。 【用法用量】食用時,加白糖適量,每日早晚服用。 【摘錄】《經(jīng)驗方》 86、通脾瀉胃湯 【處方】麥門冬(去心)茺蔚子各4.5克 知母 玄參 車前子 軟石膏(煅)防風(fēng)各3克 黃芩 天冬 熟大黃各2.1克 【功能主治】瀉火通便。治眼內(nèi)黃膜上沖,神膏內(nèi)初起色黃,如人指甲根白巖相似,若漫及瞳人,其珠必破,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熱甚,加玄明粉3克。 【摘錄】《審視瑤函》卷三 87、桃花散 【處方】桃花30克 葵子30克 滑石30克 檳榔30克 【制法】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產(chǎn)后大小便秘澀。 【用法用量】空腹時以蔥白湯調(diào)下6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88、搜風(fēng)潤腸丸 【處方】沉香 檳榔 木香 青皮(去白)蘿卜子(炒)槐角(炒)陳皮(去瓤)枳殼(炒,去瓤)枳實(麩炒,去瓤)三棱(煨)木通各15克 郁李仁(去皮)30克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氣潤腸。治三焦不和,胸中痞悶,氣不升降,飲食遲化,腸胃燥澀,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用木瓜湯送下。 【摘錄】《袖珍方》卷一引《太平圣惠方》 89、神芎丸 【處方】大黃 黃芩各60克 牽牛 滑石各120克 薄荷 黃連 川芎各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或煉蜜為丸更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攻下積滯。治熱毒積滯為患。頭目昏眩,鼻衄如注,口舌生瘡,牙痛齦腫,眼目赤腫,煩躁作渴,腹脹便秘,或遍身瘡疥,或小兒驚風(fēng)抽搐。 【用法用量】溫水下10~15丸,以后每服加10丸,一日三次,冷水下亦得,或久病熱郁,無問瘦悴老弱,并一切證可下者,始自10丸,以后每服再加10丸,以利為度。或熱甚,必須急下者,便服40~50丸,未利再服,以意消息。 【注意】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摘錄】《宣明論方》卷四 90、大承氣加麥冬玄參湯 【處方】大黃3錢,芒消3錢,枳實3錢,厚樸3錢,玄參3錢,麥冬5錢,白蜜1杯。 【功能主治】寒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jié)M便秘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熱服。 【摘錄】《醫(yī)學(xué)摘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