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其實是一個困擾人類精神世界的終極問題。儒家、佛教都建立在"善"這個設定之上,提倡自救自度,回歸人性的本善。 ? 西方文化,特別是基督教說人是帶著原罪到這個世界的,原罪是惡,就成了人性本惡,自己就不能擺脫,祈愿上帝的拯救。如果說基督教是對的,"人之初,性本惡"這個邏輯成立,人類就會掉入萬劫不復之中,因為這個假設暗示人的'善’是后天賦予的,即是教育和環(huán)境形成的,是社會造就的。如果沒有打造一個后天善德的環(huán)境,沒有給孩子早期道德教育,沒有一套完整法制來約束,人就不會有善念和善行,而只會不斷發(fā)展人與生俱來的“本惡”,人類到處充滿欺詐和殺戮,暗無天日。 ? 儒家主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真正含義在于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趨勢永遠都是向善的。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huán)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chǎn)生差異。對剛出生的嬰兒而言,是無分善惡的?!干啤蛊鋵嵅⒉皇侵缚蘸蜔o知。 ? 佛教認為本性即是佛性,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佛教認為人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佛性,但后來被污濁惡世的環(huán)境而變化,失去了佛性,如同蓮花在污泥中。通過人生修煉,找回每個人的佛性,找回嬰兒最初的善狀態(tài)。佛曰:"一切眾生皆具佛性"與“人之初,性本善”是相契合。簡單來說,如果利他為善,那利己便是惡。如若沒有自他分別,亦無善與惡之分了。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在作祟。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哲學思想中,道家的陰陽理論始終貫穿一切的哲理,任何事物既是對立又統(tǒng)一。"人之初,性本善”的“性”指的就是我們的心靈。?身體為陰,為命;心靈為陽,為性。儒家講修身養(yǎng)性,佛家講修心養(yǎng)性,道家則講性命雙修。 在道家哲學思想中,世間萬物都可以分為陰與陽兩個部分,任何一種事物的內(nèi)部又都可分為陰陽兩個方面,相互循環(huán),生生不息。即然陰陽存在一切事物中,相同,"性"本身也有善惡兩面。但在我們降臨到物質世界的剎那,善就被身體激發(fā)的本能需求所包裹,被我們的物欲埋藏在了心靈深處。身體激發(fā)的本能需求是體現(xiàn)"本惡”部分。"本善"始終是潛伏在我們心靈,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爆發(fā)“本善”的原動力,這種原動力會讓我們從“本惡”的極限回歸中庸,驅著人類的社會走向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而不是僅靠著后天的教育。如果內(nèi)心潛伏一個善的力量, 來驅動社會走向美好。 這個假設如果成立,是鼓舞人心,讓我們看看“本惡”的陰性心靈和“本善”的陽性心靈如何溶入我們進入物質世界后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經(jīng)常感應的是心靈陰性"惡"的部分。這個部分與我們身體的本能需求有關,表現(xiàn)在我們的物欲上,影響著我們的七情六欲。身體本能伴隨我們的生命存在,植根于物質世界的土壤中。這個本能需求是我們出生以后意識形成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后天的吃穿住行。后天的教育,無論是學校的,社會的和家庭的也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與物欲相關的善行善念。孩子天生自私,天生要獨占母愛,懂得分享是被教育的結果??兹谑降摹白尷妗笔呛筇旖逃某晒Π駱?。是后天生活中所有經(jīng)驗,或說所有教育,鑄成了他們的知禮節(jié),懂孝道、知恩圖報的信念,仍是一種以交換為基礎的信念,使他們在原生態(tài)的“本惡”與后天教育的力量較量中,選擇了維持最低的物欲和物質水平,將自己超過部分回報給他們認為值得的目的和人群。他們的所有行為是這樣展開的,這種善念善行是按照所受的后天教育結果,他們的善念善行是目的,也是終極。這種善念善行始于物質社會,也終于物質社會。還有一種高于他們的善念善行存在和值得人類去發(fā)掘,去追求。那就心靈內(nèi)處本身存在的陽性的善,通過后天的修煉來喚醒,從來戰(zhàn)勝自己本的惡,這也是解除一切惡的根源。 “人性本善”的心靈意識在每個人的心底從本質上說無差異,無區(qū)別,都是一粒同樣飽滿深藏的善種,等待我們?nèi)グl(fā)掘,去感應。我們常說“良知發(fā)現(xiàn)”,有時會看到一個惡人在做惡時,突然有個善念,或在做惡之后,突然有極深的悔過,這些可能就是他們的心靈意識在特定情況下被激發(fā)出來了,就像太極原理一樣,否極泰來!陰極必陽。佛教所以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這個意思。 陽性心靈的「人性本善”和陰性心靈的“人性本惡”兩個因素組合構建了社會的道德準則,心靈力量高于社會道德法規(guī)的。通過修行悟道之後,認清了事物的本質,才能開啓心靈意識,才挖掘先天之“本善”,也就找到快樂的源泉。 在物欲的世界里生活,如果不修煉心性,大多數(shù)人徜徉在心靈膚淺的“本惡”部分,視而不見我們深層意識“本善”部分, 就會停留在后天教育的善念善行階段。這種教育有時是他人的語言,有時是他人的行動,有時則是自己的經(jīng)驗。比如,一個孩子在與別的孩子的交往中懂得:要想叫別人跟他玩,可以用食物和玩具去吸引別人,去交換別人的時間,尋求別人的妥協(xié)。他這樣做了,別的孩子也這樣做了。于是,孩子們高高興興地玩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人們給這些行為一些美好的字眼----友誼和分享。孩子們長大成人后會擴展他們的社會活動范圍,當他們把友誼和分享擴展到不認識的人,特別是弱勢群體時,他們的行為就被看成了社會善念善行。孩童們的友誼和分享源于原始的交換意識,成人們的善念善行也就難免不打上這個烙印。所以,我們常見的善念善行實際源于對物質帶有目的的謙讓之上,源于放棄某種物欲去換取某種精神的交換之上,建立在原生態(tài)的“本惡”與后天教育“行善”的力量較量之上。但并沒有把原生態(tài)的"本善"的力量挖掘出來,而內(nèi)心的"本善"是需要反觀自己,悟道后才能展現(xiàn)出來。 "人之初",善與惡,從任何角度解釋都沒有絕對的錯與對,哲學讓我們更清楚地認知自己,宗教讓我們有信仰,與人為善。各取所需吧。 ? ? ? ? 分享讓知識更有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