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說自己45歲,屬馬,劉墉也說自己45歲,但是他屬驢,乾隆詢問原因,劉墉一番另類解釋后,乾隆哈哈大笑。 真實的歷史上乾隆出生于1711年,屬相應(yīng)該是兔,劉墉出生于1717年,屬相應(yīng)該是豬,那么,屬馬屬驢這個話是哪里來的呢? 這是出一個相聲名叫《官場斗》,講述的是乾隆、劉墉、和珅三個人之間的故事。 相聲里說,有一天,乾隆和劉墉聊天的時候,說到自己45歲了,然后問劉墉:“愛卿年齡多大”,劉墉隨即回答:“咱倆同歲”。 誰知道乾隆又接著說了一句:“我屬馬,你屬屬馬?” 劉墉愣了一下,這不是廢話嘛,咱倆歲數(shù)一邊大,肯定也屬馬啊,但是劉墉卻沒這么回答,而是說道:“我屬驢?!?br>這就更扯了,12生肖里面哪有屬驢的,乾隆自然又問:“為什么咱倆同歲,我屬馬,你卻屬驢” 劉墉回答說:“皇上,我們倆雖然是同歲,可是區(qū)別太大?;噬嫌⒖》欠病⑵饔钴幇?,自然是千里馬;而我彎腰駝背、丑陋不堪,能在千里馬旁邊當一個拉磨的蠢驢就行了。” 乾隆聽完后哈哈大笑,這個劉墉實在是太能拍馬屁了。 雖然說這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卻真實地反映了劉墉善于拍馬屁的形象,大概是受此類傳統(tǒng)文學影響,有一陣子的清朝神劇,什么《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都是鋪天蓋地而來,戲說乾隆和大臣們之間的關(guān)系。 在這些神劇中,乾隆被當作個二愣子,紀曉嵐被吹成半仙,和珅則充滿喜劇形象。 當然,要說吹得最離譜的還是劉墉,在《宰相劉羅鍋》中,劉墉被刻畫成一個出身貧寒,依靠考中狀元后,成為王爺?shù)呐觯诔錆M正義感,為了老百姓,甚至不惜得罪皇帝。 實際上,這樣的劉墉形象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歷史,完全不符合真實歷史上的人物形象,是一個徹徹底底虛構(gòu)出來的形象,除了名叫“劉墉”,剩下哪點都不“劉墉”。 那么,真實歷史上的劉墉究竟是怎么樣一位人物呢? 劉墉可并非貧困出身,也沒有考上狀元,而是一個科舉二甲第二名的成就,離狀元還有很遠的距離,當然,這也算不容易了,尤其是對他這樣的超級官二代,他爹劉統(tǒng)勛乃是清朝著名的大官,其成就劉墉還要高。 有科舉取士打底,又有權(quán)臣老爹罩著,劉墉想要不成功都難,但是尷尬的是,乾隆20年,劉統(tǒng)勛被下獄,劉墉也受到牽連,因此一直被打發(fā)到一個小地方當一個小小的學政。 劉墉后來能夠崛起,完完全全是靠給乾隆拍馬屁才上來的,有文化的人拍馬屁,那是真厲害。 乾隆有那么一段時間瘋狂迷戀上了文字獄,只要有官員查出文字獄大案,立馬升遷。 乾隆26年,時任江蘇學政的劉墉接到一個案子,原來一個監(jiān)生在犯事后被抓,因為監(jiān)生都犯法地方管不了,就交給學政,劉墉派人去抄家時發(fā)現(xiàn)不少詩稿,劉墉本來就是科舉出身,最擅長搞文字工作,他很快從這些詩稿中找到一些對朝廷不敬的內(nèi)容上報給乾隆,乾隆看到后十分滿意,第二年就讓劉墉擔任了太原知府,后來升任道臺。 然而劉墉這個人,筆桿子還行,以前在學政系統(tǒng)做官還好,到政務(wù)系統(tǒng)后就有點抓瞎了,在擔任道臺期間,他的屬下竟然明目張膽地貪污國庫銀兩,被查出來后,影響十分惡劣,按照大清律例,劉墉也應(yīng)該被砍腦袋,最后還是乾隆出面給赦免了。 乾隆34年,劉墉因父親的緣故被重新起用,擔任江寧知府,后調(diào)到江蘇擔任學政,說起來江蘇學政真的是劉墉的本命官職。 由于劉墉在翰林很有影響,剛赴任江蘇學政,江南士子都很高興,希望他能夠政治江南科場,有個生員還寫文章遞給劉墉,劉墉看完后擔心得罪人,就把這個生員給抓了,并到他家搜查詩文,其中有一句“若問姓氏,物之紅色者也”,便當作追憶明朝的詩句,要劉墉嚴查,結(jié)果劉墉經(jīng)過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是個烏龍,原來這個生員開過書館,卻被朱姓的鄰居給燒了,因此在詩詞中罵他。 不甘心的劉墉,很快又搞出了乾隆一朝有名的四大文字獄之一的“一柱樓文字獄案”。 案件的起因是,江蘇東臺縣的蔡氏兄弟把田賣給了徐家,后來又想低價買回,徐家不同意,蔡氏兄弟就找來徐家已經(jīng)去世多年的爺爺輩的一本叫《一柱樓詩》的詩集,然后交到縣衙,說里面有犯忌的話。 知縣得知后,知道了前因后果,并未當文字獄處理,為息事寧人,就讓徐家把一部分田地還給蔡家,結(jié)果蔡家兄弟貪得無厭,又跑到布政使衙門告狀,布政使也看不慣蔡家兄弟的做派,就駁斥了蔡家兄弟,此案就告一段落了。 然而此案發(fā)生驚天逆轉(zhuǎn),就是因為劉墉的插手,蔡氏兄弟拿著那本《一柱樓詩》給劉墉,劉墉一看,好家伙,來活了,連夜給乾隆寫信,并附上詩集,當時乾隆歲數(shù)也大了,眼神也不太好,和珅主動請纓幫忙審查,很快發(fā)現(xiàn)違禁處。 比如其中一句“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這不是要反清復(fù)明嘛? 和珅趕快將新發(fā)現(xiàn)匯報給乾隆,乾隆立刻嚴查此案,整個江南官場引發(fā)地震,劉墉卻借此青云直上,后來被調(diào)回中央,擔任左都御史。 后來乾隆對文字獄的興趣淡了,劉墉辦事能力也不行,很快邊緣后,還因為懈怠,經(jīng)常出錯,遭到其他大臣的多次彈劾。 可以說,劉墉的為官能力也就這樣,上位過程也不光彩,相聲《官場斗》諷刺劉墉拍馬屁也算貼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