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在群里吐槽。
終于要開學了,再不開學,就要給醫(yī)院創(chuàng)收了。
啥?為什么?
從這段時間說話的音量就可以看出親子關系的狀態(tài)。
從最初的母慈子孝,相看兩不厭,到后來的“咆哮式教育”,復雜的不只是人心,還有娃的腦回路。
我上個廁所的功夫,家里沙發(fā)灑一片牛奶,我問孩子,喝牛奶來著?怎么還灑沙發(fā)上了?
結果他死活不承認。
“沒有,不是我”。
家里就我倆,不是他,難道是見鬼了。
很多明擺著的事,愣說“不是我!”
整天就是“我沒有,不是我”掛在嘴邊,不論你說什么,第一反應就是否認和頂嘴。
朋友說,“我就不懂了,孩子怎么越大我越不理解,越溝通不了了”。
聽完朋友的吐槽,大家紛紛“訴苦”,自家孩子也是經常掛著讓人一聽就炸毛,忍不住氣血翻涌的口頭禪。
比如“隨便、不是我,都怪你,反正你也……”等。
但其實,這些口頭禪中還隱藏著很多重要的信息,隱藏著孩子長久以來不被看到的情緒。
也傳遞著同一個信息——你跟孩子的相處出了問題。
沙發(fā)怎么這么亂?
不是我弄的
我的口紅怎么找不著了?
不是我拿的
有些孩子,無論大人說什么,問什么,他都習慣性否定。
不是、沒有、不會否認三連。
其實,不止是孩子,我們身邊的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
哪怕你是好心提醒,哪怕你只是陳述下事實,他們也會下意識地否認。
好像不立馬否認,他整個人就會被否定一樣。
其實,習慣性否定別人的人,只是因為長期被否定,缺乏對自身的認同感,也就是不夠自信。
因為被說“不對、“不行”的次數太多了。
但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是糟糕的,為了不讓自己難受,不成為一個父母口中糟糕的孩子。
孩子心理啟用了一種防御機制——在你否定我之前,我先否定你。在你不認可我之前,我先把自己摘干凈。
哪怕發(fā)生矛盾、被責怪,也好過永遠被否定。
所以,一個經常否認的孩子,其實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其實,很簡單,轉換視角,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我們之所以總是忍不住嘮叨孩子,說到底,還是因為孩子達不到我們的要求。
比如做事磨蹭,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當然,這些都是站在成人的標準下來看的。
如果我們轉換視角,從孩子自身成長的角度來看待現在的問題,那整個就一人類幼崽進步史。
哪怕是同一個不足,放在整個成長史中也是有進步的。
稍加分析,咱就能找到不斷激勵孩子的方法。
就拿CC來說,從小到大最大的問題就是急躁。
但今年和去年比,CC也明顯戒焦戒躁了很多。
最起碼,練琴時,我偶爾置喙一兩句,或練口算連續(xù)錯誤也不會再氣急敗壞。
DD耍賴不聽話時,她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而不是直接血脈壓制。
所以你往回多看看,孩子一直是在進步的。
其實我們也知道,但是選擇性忽略了,總以為眼下要求高一點,孩子以后就更完美一點。
其實,讓孩子完美的并非你的高要求,只是他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 我們要給到他這些空間。
現在的父母,都見不得孩子失敗或比別人差。
中國家長最缺的,就是讓孩子去體驗過程的心態(tài)。
我們只認為好的結果才叫收獲、不把失敗當作獲得經驗的機會。
相反國外的學校會大力鼓勵孩子去嘗試明知道會失敗的活動。
明知道你做不好、 會搞砸,也會忽悠孩子試試?。吭囋噯h?
其實,一件事做不好,并不是失敗,只是一次行不通的經驗而已。
而這條行不通,那就再嘗試另一條。
只有被允許不斷嘗試的孩子,他才能有一顆越挫越勇的強大內心。
也只有被接納的孩子,他才有相信自己的底氣。
算了,不說了,反正你也不會同意;
反正什么都是我的錯;
反正我說什么你也不會聽。
孩子為什么會說這樣的話?
反正的出現,代表期待別人做一些事,卻害怕得不到。
反正前說得是反話,后邊跟著的才是期待你做的事情。(包括“隨便”也是,孩子并不是真隨便,只是通過隨便表達自己的不滿)
因為之前期待落空,不想再體驗失落的傷害,所以開始降低自己的期待,用“反正”來掩飾期待。
同時也用氣人的反話來保護自己那顆長時間不被滿足,已經受傷的心。
這并不是孩子叛逆,也不是想跟你對著干,而是一種求救。
因為需求被忽視的次數多了,想法被否定的次數太多了,所以孩子假裝不在乎。
孩子會從心理上開始逐漸遠離讓自己失望的人,但父母卻認為是孩子大了,開始變得不聽話。
其實很簡單。
我們只需要把孩子的反話正過來,看見孩子反正后的真實需求。
反正后邊跟的其實是孩子心里希望我們做的:
明白了孩子的真實意思后,我們要用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及時回應孩子的期待。
夏天的時候,CC每天都很想吃好幾根冰棍,我總是不耐煩的拒絕“不行,你不知道自己今天已經吃過2根了嗎?”(我不耐煩,是因為她都7歲了,我認為她早已能自己判斷做事對錯,不該明知故犯)。
然后有一天,她又說,“媽媽……我想…… 算了,反正你肯定不讓我吃?!?/span>
我便是在那一刻,體驗了孩子為什么要“瞞著”大人。
感覺很不好,我便反思。
其實是我的問題,于是我告訴她:“我知道你還想吃,但今天確實也不能再吃了,你要是熱,咱們喝點冰水;你要是饞,媽媽給你打杯奶昔”。
后來她又提過很多次,每次我都真誠地解釋原因。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粗暴地用父母的權威打發(fā)她。
小事上你敷衍她,未來大事上,她就會欺瞞你。
當然,我們并不是要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需求,做不到或無理的要求,我們也可以拒絕。
孩子其實是可以接受正面拒絕的,前提是你要說出讓他認同的原因。
他提每個要求的時候,心中都是有兩手打算的。
只要被拒絕的心服口服,他其實是不會失望的。
朋友的孩子最近,開始啃手指,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行。
后來有一次,我們一起吃飯,期間孩子無論做什么都會問“媽媽,我拿玻璃杯你生氣嗎?”、“媽媽,我吃餅干你生氣嗎?”......
沒一會,朋友被問煩了,不耐煩地說“干什么是你自己的事,你老問我干嘛?”。
孩子被吼得一愣,然后過一會又小心翼翼地問“媽媽,你生氣了嗎?”
朋友哭笑不得,但我卻看到了孩子小心翼翼的維護媽媽情緒的心。
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年人,成年人可以有很多選擇,你對我好,我便對你好,你若讓我感到生氣,那就冷戰(zhàn)到底。
而孩子渴望的只有父母的愛,他沒有選擇權,即使父母總是發(fā)火,情緒陰晴不定,總是對自己大吼大叫,讓自己惶恐不安,他們也會出于本能地靠近父母。
所以,他們才不斷地詢問“我這樣,你會生氣嗎?”,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而惹怒父母。
但其實,他怕的不止是你生氣,更怕你因此不愛他。
所以啊,當孩子經常說出這句話,說明這段時間你在孩子面前是比較情緒化的,讓孩子的安全感喪失。
就像朋友家的孩子啃指甲也源自孩子內心的焦慮、不安。
其實,方法很簡單也很難,就是帶著一份自覺。
我每次想跟孩子們發(fā)火的時候,總會跟自己說一句“是我單方面決定,把他們帶到世上來的,他們除了我(家人),沒有別人。我不就是仗著這一點隨意發(fā)脾氣嗎?”
許多時候,想到這一點,我就能瞬間冷靜。
父母總是對孩子百般要求,可是孩子又對父母要求過什么呢?
他們想要的無非是父母心平氣和的溝通與陪伴,是自己犯錯后父母能夠多一點耐心。
所以,在孩子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我們要表達得不是對孩子的憤怒,而是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因為對他足夠的愛,對這件事才格外關注/生氣。
就比如遇到DD挑食不肯吃飯的情況,換以前CC小時候,我肯定會暴怒。
而現在我雖然也生氣,但是我不會以“愛的收回”的方式,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我會告訴他:“媽媽希望DD長高一點,但是媽媽做的這些食物DD不愛吃,我感覺很生氣很郁悶,這可怎么辦呢?”(此時我向他傳遞的是一種以愛為出發(fā)點的信號)
而不是直接生氣的指責:“你怎么什么都不愛吃?不愛吃就別吃了!……”(對孩子否定、你挑食、別吃了、不管你了,不愛你了)
好的管教應當是在愛與尊重中結束,讓孩子知道,是他的行為讓父母生氣、擔心、焦慮了,而不是因為他這個人不值得父母愛了。
爸爸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愛他們,如果能做好/完成某件事,那就更好了!
只有愛,可以撫育孩子成長中的一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