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jīng)原文】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fēng)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 【產(chǎn)地】我國山西陜西均有出產(chǎn),山西綿上者佳,莖臥地成蔓狀,葉為羽狀復(fù)葉,根肥大,短而理橫,味苦者不堪入藥。 【性味】味甘性微溫?zé)o毒。 【主治】黃耆為補氣要藥,功能助肺氣,實皮毛,升清氣,瀉火氣,補虛損五勞,痘瘡不起,外癥治癰疽,托毒止痛。 【別錄】女人子臟冷,逐五臟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 【甄權(quán)】主虛喘,腎衰耳聾,療寒熱,治發(fā)背,內(nèi)補。 【日華】助氣,壯筋骨,長肌肉補血,破癥癖瘰疬癭贅,腸風(fēng)血崩帶下,赤白痢,產(chǎn)前后一切病,月侯不刀。痰嗽,頭風(fēng),熱毒,赤目。 【元素】治虛勞自汗,補肺氣,瀉肺火心火,實皮毛,益胃氣,去肌熱,及諸經(jīng)之痛。 【好古】太陰瘧疾,陽維為病苦寒熱,督脈為病逆氣里急。 【容川】稟北方水中之陽氣以生,以北耆昀佳,人身之陽氣皆從腎與膀胱之氣海出發(fā),上循三焦油膜,以達(dá)于肺,而為呼吸,分布于皮毛,則為衛(wèi)氣,北耆之體極松,內(nèi)行水道之孔更大,故知其氣盛,黃耆之根長數(shù)尺,深入土中,吸收土下之水以上其苗葉,氣即水也,故其氣盛而能補氣,色黃如三焦油膜,故為三焦之良藥,能拓里達(dá)表,行三焦之水氣,又皮色黑,是水火之色也,色黃味甘,乃土之色味也,得味厚故能補,黃耆入土昀深,得土之氣昀厚,故又大補脾,所以黃耆歸脾經(jīng),又能通利三焦也。與升麻不同,升麻味不厚,故能升不能補。 【藥征】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黃汗盜汗皮水,又旁治身體腫或不仁者。 【靈胎】內(nèi)補脾胃,外托瘡毒。 【用量】普通生者錢半至三錢,炙者八分至三錢,大劑一二兩。 【禁忌】黃耆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補不足,胸膈氣閉悶,腸胃有積滯者忌,又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上焦熱甚,下焦虛寒,及病人多怒肝氣不和,并痘瘡血分熱者均忌。 【倪注】一般言黃耆專于補氣,凡氣虛之癥皆可用,又治自汗,補中氣之不足,外科及痘科多以之托里透膿,腎虧溺血亦治之。 【附錄】黃耆皮——性味功用同黃耆,善走表逐水濕,治虛浮及腳腫。 【炮制】揀去雜質(zhì),刮去粗皮,洗凈撈出,瀝干水分,切片曬干,再篩去灰即得。炙黃耆,用蜂蜜與水置鍋中炒至干,取出冷卻,即是。 |
|
來自: 十三人 > 《上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