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見到菩提祖師后,祖師問他“姓甚么”。猴王這樣回答的: “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罷了。一生無性。” 這段話絕對不能輕易地認(rèn)為是猴王聽錯了。小說故意如此安排,就是要說明這顆“心”是無性的:不分善惡,沒有好壞,不知對錯。一生下來就是無性這個樣子。等等。 然后菩提祖師給猴王賜姓取名時,又有這樣的一段說辭。原著中這樣寫道: “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xì)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span> “嬰兒之本論”是什么意思呢?事實上就是在說“心”。嬰兒的心,原本就是無善無惡的。而善惡屬于“性”的范疇。 《莊子》中有“為嬰兒”之說,《孟子》有“不失赤子之心”之意。為什么說嬰兒(赤子)之本論? 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去理解“赤子”:一個小孩子,跟著媽媽上街。看到棒棒糖,忍不住想要。媽媽不讓。然后一步三回頭的走了。晚上睡覺前,和媽媽抱抱親親后,這個小孩子說:媽媽,我想棒棒糖。 在這個小孩子的心里,對棒棒糖的喜歡就放在這塊棒棒糖上。不會因為沒有得到它而轉(zhuǎn)化成為恨,并轉(zhuǎn)移到恨媽媽身上。媽媽仍然是好媽媽,棒棒糖還是讓人喜歡的棒棒糖。二者并沒有混在一起。 但是對于我們成年人,卻不是小孩子那樣。我們成年人會產(chǎn)生很多的念頭,對于“不買棒棒糖給我”形成若干的主觀判斷:不舍得花錢,討厭我,故意氣我,假裝沒有聽見,等等。成年人心里有若干的是非、對錯的區(qū)別。而赤子,則沒有是非、對錯、善惡。 因此,菩提祖師賜猴王“孫”姓,是赤子之意的分化,即“小、子”合成一個字為“孫”,意為“赤子”。這就是“嬰兒之本論”的含義。 所以,圣人也有情感,也會發(fā)怒。區(qū)別在于,怒只放在引發(fā)情緒的的具體的事上,不會轉(zhuǎn)移到他人身上。事解決了,怒的情緒便去,不留任何痕跡。這便是赤子之心。 大道至簡。修行,就是將自己身上的東西不斷舍去,讓內(nèi)心越來越簡單。正所謂“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span> 【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