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群伯牛天坑 孫佳騏 攝 天坑,是一個從民間流傳走進科學殿堂的巖溶學專用術語。2001年,我國巖溶地質學家朱學穩(wěn)先生首次將“天坑”一詞帶入學術界,其科學定義為“碳酸鹽巖地區(qū)由溶洞大廳崩塌、或落水洞侵蝕擴大形成的峭壁環(huán)繞、規(guī)??蛇_數(shù)百米的巖溶負地形。”天坑,是巖溶地區(qū)聯(lián)結地表和地下“最特有的巖溶地貌奇觀”。 有人或許會問,明明形成于地上,為什么不叫“地坑”而叫“天坑”呢?朱學穩(wěn)先生覺得,“天坑”一詞最確切地表達了這種地貌的形態(tài)特征——“天”,特別大的意思;“坑”,指負地形。事實上,“地坑”一詞也已名有所屬,民間俗指黃土地區(qū)的地下窯洞,與南方巖溶地區(qū)的天坑完全不搭。 20年前,全球發(fā)現(xiàn)的天坑數(shù)量僅有79個。如今,得益于高分辨率的衛(wèi)星影像圖,全球發(fā)現(xiàn)的天坑數(shù)量超過300個,其中270多個都分布在我國,所以我國是實至名歸的“天坑大國”。我國的天坑主要集中分布在廣西、貴州、重慶、云南、四川以及陜西,著名的天坑包括四川小巖灣天坑、重慶小寨天坑、廣西大石圍天坑群、陜西漢中天坑群、云南文山天坑群、貴州打代河天坑群等。 四川小巖灣天坑 楊 建 攝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過程簡單來講,就是雨水降落地面,侵蝕石灰?guī)r的裂隙形成洞,洞穴漸漸擴大形成地下河,地下河溶蝕搬運,在合適的地方,形成了洞穴廳堂;地下河不斷溶蝕搬運,大廳不斷擴大,直到有一天,洞頂巖石的重量支撐不住,徹底崩塌,形成一個天窗,天窗擴大再擴大,變成四周絕壁環(huán)繞的天坑。 陜西地洞河天坑 趙揭宇 攝 年輕的時候,我一直跟隨朱學穩(wěn)先生從事巖溶洞穴的調查和研究工作。1992年,我在四川興文探洞,進入地下河,滾滾暗河,奔騰咆哮,那個力量石頭都擋不?。?994年,我下探小寨天坑,到地下河邊抬頭仰望,600多米寬的坑口,看起來就像一個井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用在這里再恰當不過。 天坑形成之后,空間相對封閉孤立,不充分的陽光加上地下河的水氣,孕育出特殊的小氣候與生態(tài)系統(tǒng),這樣可能演化出新的物種,或者保留一些珍稀動植物,甚至孑遺物種。在廣西那坡天坑群的調查中,同行的植物學家就發(fā)現(xiàn)了保存完好的原始植被群落,如董棕、蛇根草、爬樹龍、香木蓮、棕櫚樹等,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董棕群落,林木均高在30米左右,還有高近50米的香木蓮,實屬罕見。 人們或許遠遠低估了天坑的價值。天坑見證了巖溶地貌演化的奇跡,記錄了一段由地下到地表的巖溶地質演化證據(jù)。這是天坑的地學價值所在。天坑形成之后,絕壁環(huán)繞,免受外界干擾而形成其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在現(xiàn)代地質與氣候變化、生境片段化以及巖溶石漠化的背景下,而成為現(xiàn)代生物的“避難所”。這是其生物學價值所在。此外,天坑四周崖壁圈閉下的“坐井觀天”,與俯視天坑底部的“無底深淵”形成強烈對比,而天坑所依托的壯麗石峰,與特殊生境下的天坑植被,都凸顯了天坑與眾不同的魅力,是其美學價值所在。這些天坑屬性,決定了天坑具有較高的科研與旅游開發(fā)價值。 天坑的形成雖然起始于溶洞,但有溶洞并不意味著就有天坑。天坑的誕生,始于露出地表的那一刻。我國多位巖溶地質專家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天坑的演化歷史在距今2萬年到18.9萬年之間,那之前有沒有天坑呢?答案是“有”。但天坑崖壁是最不穩(wěn)定的邊坡,終究經(jīng)受不住歲月的考驗。滄海桑田,那些古老的天坑,全部淹沒在地球演化的歷史之中,我們無緣得見。 作為一種新的巖溶學理論,天坑的研究還處在發(fā)現(xiàn)調查階段,未解之謎還有許多。我們還不知道全球究竟有多少天坑?天坑形成的地質年代仍然充滿了未知數(shù)。雖然我們大致知道天坑的演化路徑,但我們不知道天坑的巨型崩塌與地質運動,比如地震有多大關系?這些都有待我們大膽探索,采用多種技術手段,推動天坑的跨學科系統(tǒng)研究。 本期講述人 張遠海 (文章由亞洲洞穴聯(lián)盟主席、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張遠??谑?,中國自然資源報社記者楊旋采訪整理) |
|
來自: 非親似親fhf > 《科學普及/探索/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