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城區(qū),歷史悠久,文脈深厚。鐘家莊寺底遺址的發(fā)現(xiàn),證明古人類在數(shù)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在這里生息繁衍。唐武德初年,朝廷在高都故地建晉城縣,未幾澤州遷入,從此州縣一地,延綿至今,已越1400年。一方熱土上,炊煙兵火與詩詞并起,詠嘆不絕。今人俯拾抑揚頓挫,皆可歌可泣…… 張承綸重回錦溪 ★ 劉慶慶 晉城城區(qū)山水精致,以至于游人往復觀瞻,并留下不少心得,如清乾隆年間的藏書家、詩人張承綸就有《重回錦溪》一詩。全文是: 荇藻參差漾淺沙, 苧蘿村畔夕陽斜。 春風無限荒寒意, 簾閉高樓正落花。 張承綸,澤州高平永寧寨人,生活在清中葉。張承綸字幼文、西軒,又字錫三,號雪樵,例貢。邃于經(jīng)史百家之學,尤攻詩。張承綸是藏書大家,《山西通志》記載:張承綸“家富于藏書,筑'枕煙樓’儲之,計二十萬卷”。清代高平文化大家司昌齡在《蒲溪吟社三家詩抄》序中說“花薰閣、枕煙樓……皆張氏藏書處也。其庋閣者,約以二十余萬卷,而復出與抄本不在列?!?/span> 張承綸還是當時高平有名的詩人,著有《詩述》、《花薰閣詩集》和《西軒遺詩前集后集》等多部詩集。永寧寨下有蒲溪河,張承綸與高平張又華、鳳臺苗令琮等人結(jié)蒲溪吟社,附風雅于一方。清乾隆年詩評大家沈德潛為與苗令琮和張又華、張承綸兄弟合著詩集《蒲溪吟社三家詩抄》題詞時,對張又華、張承綸兄弟贊不絕口:“二張君古體明雋,七言近體登臨懷古之什,不落大歷以后?!苯o予了張承綸很高的評價。 《重到錦溪》是張承綸的一首寫景的七言絕句。詩中錦溪,即錦溪水,位于澤州城西部吳神山(今吳王山)山麓,發(fā)源于吳神山與水山嶺之間,古時這里植被茂密,遍山喬灌花卉,五彩繽紛。深谷幽泉間溪水清澈,潺潺流動。春末夏初時節(jié),有微風吹蕩,飛英落花便揚姿飄散于清波之上,層疊浮泛而逐波宛轉(zhuǎn)。此時花為落花,溪成錦溪,幻化做“錦溪落花”一景奇觀。 “錦溪落花”為舊時“澤州八景”之一。澤州八景始見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版《山西通志》,所記為澤州標志性景觀。澤州地方志中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明萬歷(1573—1620年)版《澤州志·方輿志》說:“錦溪:城西七里。泉山畔泄而為溪,春夏之交,花萼相映,故名'錦溪落花’。” 清雍正版(1735年)《澤州府志·山川》載:“錦溪,縣七里,夾岸溪流屈曲,春夏之交花藥掩映,上有落花寺”;清乾隆版(1783年)《鳳臺縣志·寺觀》及該志《山川》分別記:“落花寺在城西崗頭,有泉水穿山過,花隨水流,故名,舊名錦溪”;“五門山山脊中分迤東行曰崗頭山,西距縣三里,山下有錦溪水北流,旁為落花寺,有石泉二清澈見底”。錦溪一側(cè)的落花寺因錦溪水又叫做錦溪落花寺。該寺清康熙年刻《重修老君殿記》也說:“錦溪也,若隱若現(xiàn),夾峙兩峰之間,水環(huán)山抱,逶逶迤迤,宛轉(zhuǎn)相通,此落花寺大觀也”。 錦溪,歷史上曾因景觀瑰麗而吸引了文人雅客來此觀賞游覽,并留下大量詩文?!吨氐藉\溪》即其中一篇。這首詩描寫了春到吳神山麓的錦溪,清澈流淌的小溪水里各種水生植物都在萌發(fā)生長,搖曳飄動。夕陽落霞中,飄著花瓣的流水經(jīng)過炊煙裊裊的小村,讓人聯(lián)想起苧蘿村的浣衣女,那可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家鄉(xiāng),“常笑吳王非好色,不曾親到苧蘿村。”也是啊,春風已經(jīng)吹走了荒野寒意,如果你還是緊閉窗簾,就是居于高樓,也還是看不到這飛花落于錦水的美景的。詩人喜游,多次來到錦溪,這一次還是詩意勃發(fā),留下一絕句與人分享,未有空行。 聆聽古韻 ☆ 劉慶慶 走向幽深的古巷 去尋找一縷墨香 有幾卷發(fā)黃的故紙 在那里透出熠熠光亮 拂開浮塵宛若撥動琴弦 清聲雅韻它汩汩流淌 有時也會像飛瀑天降 攜雷挾電撞擊我的胸膛 看到了遠逝的湖光山色 聽見了久違的高吟低唱 還有人世的公序良俗 訴說著百感交集的心腸 這可是不經(jīng)意的詠嘆 打造成抑揚頓挫的寶藏 還是恣意的奮筆 描繪出金聲玉振的殿堂 穿過歲月的春風秋雨 觸摸歷史的恢宏樂章 在每一處的檐角路邊 都有幾段動情的音響 2022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