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消煩暑 端坐一院中——詠暑熱古詩詞賞析(五)川 雪面對煩人的暑熱,古人自有消解之法。 唐代詩人李白的《夏日山中》,寫出了面對炎熱的瀟灑行為: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詩人在林間乘涼,懶得搖動扇子,敞開衣襟袒身露體,脫掉頭巾掛在石壁上,松林中的涼風(fēng)吹在袒露的頭頂上。從這首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是比較瀟灑的,很隨意的,不受拘束的。他敢于敞開衣襟,把頭巾脫下來,表現(xiàn)出了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不過也間接表現(xiàn)出天氣的炎熱。。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消暑》,道出了消暑去熱的真諦: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首聯(lián)詩人采用了一問一答的方式,回答了“如何消暑”的問題,他說:如何才能消除暑熱呢?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其中“端坐”二字,為下文“眼前”“窗下”“心靜”“涼生”埋下了伏筆。 頷聯(lián)寫出“端坐”的環(huán)境:“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眼前沒有多余的東西,窗子自會有清風(fēng)吹來。當(dāng)然,這里的“長物”指的不光是實物,還有一些牽絆人們內(nèi)心的東西。比如欲望,當(dāng)你少卻了欲望,才能真正融入自然,感受到?jīng)鲲L(fēng)的襲來。 體表的熱散去了,那么內(nèi)心的熱又要怎么散呢?“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散去熱氣全靠心中安靜,涼風(fēng)生起是因為室內(nèi)空蕩。這時自己的身心得以保全,更加難于與別人一樣。 詩人認(rèn)為,消暑的真諦就是五個字——心靜自然涼。 這也不是白居易第一次提出這樣的觀點了。 某天的酷熱之時,白居易去拜訪一位得道高僧。在人人都熱得發(fā)瘋的時候,白居易卻見禪師依舊穩(wěn)如泰山,待在密閉如蒸籠的禪房內(nèi),他好奇地問禪師:“難道是禪房不熱嗎?”禪師卻回答說:“不過是心靜罷了?!?nbsp; 白居易大為震動,于是寫詩《苦熱題恒寂師禪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非是禪房無熱到, 但能心靜即身涼。 在這里詩人再次告訴我們,清心靜氣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這確實有一定的科學(xué)道理。《養(yǎng)生論》中有云:“更宜調(diào)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消夏的上乘境界,是常保持一種冰雪在心。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體會:當(dāng)我們情緒激動時,內(nèi)心就會煩躁,即使大冷天,也會冒出汗來;而當(dāng)我們身心安靜時,產(chǎn)生的熱量也會變小,雖值炎夏,也仍能感覺遍體清涼。 所以,消暑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保持心平氣和,心靜自然涼。 其實,《消暑》這首詩除了向我們介紹了消除暑熱的方法,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在當(dāng)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過多的欲望只會使人變得更煩躁,唯有以靜心看待生活,才能尋得一處光陰的靜好。 怎么才能做到“以靜心看生活”呢?就要“眼前無長物”,摒除生活中過多的欲念和雜念,這樣你就能體會到“此時身自保”。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夏夜追涼》,也點出靜中生涼的意趣: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fēng)。 此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無比熱愛。其中有皎潔的月光,有濃密的樹蔭,有婆娑的竹林,有悅耳的蟲吟,以及詩人悄然佇立的身影?!白窙觥?,即覓涼、取涼。較之“覓”和“取”,“追”更能表現(xiàn)對“涼”的渴求。 首句貌似平直,其實也有一層曲折。中午時分,烈日暴曬,是一天中最為酷熱的時刻,而今,“夜熱”竟然與“午熱”相仿佛,則“夜熱”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伴_門”,點出詩人原在室內(nèi)?;蛟S他本已就寢,而因夜里天熱的緣故,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夢,迫于無奈才出門納涼。而“明月”,則點出正值“月華皎潔”的三五之夜。這樣,詩人“獨立”的目的,應(yīng)該說是“追涼”與“賞月”兼而有之,追涼可得體膚之適,賞月則可得精神之快,難怪他要獨立不移、執(zhí)著若此了。 第三句是對周圍環(huán)境的點染。竹林深深,樹陰密密,蟲鳴唧唧。“竹深樹密”,見其清幽;“蟲鳴”,則見其靜謐——唯其靜謐,“蟲鳴”之聲才能清晰入耳。詩人置身其間,涼意頓生,于是又引出結(jié)句“時有微涼不是風(fēng)”這一真切、細(xì)微的體驗?!安皇秋L(fēng)”,點明所謂涼意,不過是夜深氣清、靜中生涼而已,并非夜風(fēng)送爽。 顯然靜中生涼正是詩人所要表現(xiàn)的意趣,但這一意趣并未直接點明。如果沒有“不是風(fēng)”三字,讀者很可能將“涼”與“風(fēng)”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這首詩的妙處恰恰也就在這里。詩人故意直到最后,才將微露其本意的線索交給讀者——既然明言“不是風(fēng)”,善于神會的讀者自當(dāng)想到靜與涼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隨即又當(dāng)想到,前面出現(xiàn)的月光、竹林、樹蔭、蟲鳴,都只是為揭示靜中生涼之理所作的鋪墊。這樣,自然要比直截了當(dāng)?shù)氐莱?/span>本意更有詩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