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經(jīng)歷了多少次生物大滅絕?!每次滅絕的生物以什么為主?! 第一次的物種滅絕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的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現(xiàn)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jīng)位于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huán)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態(tài)系統(tǒng)被破壞了,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 第二次物種大滅絕 ,泥盆紀大滅絕。泥盆紀(Devonian period),地質(zhì)年代名稱,古生代地第四個紀,約開始于4。05億年前,結(jié)束于3。5億年前,持續(xù)約5000萬年。泥盆紀分為早、中、晚3個世,地層相應的分為下、中、上3個統(tǒng)。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地改變。表現(xiàn)為陸地面積的擴大,陸相地層的發(fā)育,生物界的面貌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fā)展,兩棲動物開始出現(xiàn),無脊椎動物的成分也顯著改變。泥盆紀是脊椎動物飛越發(fā)展的時期,魚類相當繁盛,各種類別的魚都有出現(xiàn),故泥盆紀被稱為“魚類的時代”。最重要的是從總鰭類演化而來的,兩棲類、爬行類的祖先——四足類(四足脊椎動物)的出現(xiàn)。對古氣候的研究顯示泥盆紀時期是溫暖的?;涗浾f明當時遠至北極地區(qū)都處于溫帶氣候。 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fā)生在泥盆紀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后期,歷經(jīng)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chuàng)。 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二疊紀(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分為早二疊世, 中二疊世和晚二疊世。二疊紀開始于距今約2。95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jīng)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范圍內(nèi)的許多地槽封閉并陸續(xù)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拼接形成聯(lián)合古大陸(泛大陸)。 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范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fā)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fā)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蝎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 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lǐng)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并消失,讓位于新生物種類,生態(tài)系統(tǒng)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zhuǎn)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chǎn)生如此重大的轉(zhuǎn)折。 第四次物種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于二疊紀(Permian)和侏羅紀(Jurassic)之間。始于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xù)了約5000萬年?! 【嘟?。9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消失。這一次災難并沒有特別明顯的標志,只發(fā)現(xiàn)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現(xiàn)了大面積缺氧的海水。 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白堊紀大滅絕,恐龍大滅絕! 白堊紀簡介!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中生代最后的一個紀。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個紀,始于距今1。 37億年,結(jié)束于距今6500萬年,其間經(jīng)歷了7000萬年。無論是無機界還是有機界在白堊紀都經(jīng)歷了重要變革。位于侏羅紀之下、新生界之上。白堊紀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沒程度最大的時期,在此期間北半球廣泛沉積了白堊層,1822年比利時學者J。B。J。 奧馬利達魯瓦將其命名為白堊系。白堊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guī)r,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的鈣質(zhì)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蟲化石構(gòu)成。 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 在五次大滅絕中,這一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jié)而聞名, 海洋中的菊石類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貢獻在于消滅了地球上處于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并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后登場提供了契機。 這一次災難來自于地外空間和火山噴發(fā),在白堊紀末期發(fā)生的一次或多次隕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崩潰。 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以至于陽光不能穿透, 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云遮蔽地球長達數(shù)年(零點幾至幾個百萬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饑餓而死,其中就是恐龍。 即將出現(xiàn)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自從人類出現(xiàn)以后,特別是工業(yè)革命以后,由于人類只注意到具體生物源的實用價值,對其肆意地加以開發(fā), 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間接和潛在的價值,使地球生命維持系統(tǒng)遭到了人類無情地蠶食。 科學家估計, 如果沒有人類的干擾,在過去的2億年中,平均大約每100年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平均每27年有一個高等植物滅絕。在此背景下,人類的干擾,使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滅絕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1600年以來,有記錄的高等動物和植物已滅絕724種。 而絕大多數(shù)物種在人類不知道以前就已經(jīng)滅絕了。 經(jīng)粗略測算,400年間,生物生活的環(huán)境面積縮小了90%,物種減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熱帶雨林被砍伐對物種損失的影響更為突出。估計從1990-2020年由于砍伐熱帶森林引起的物種滅絕將使世界上的物種減少5%-15%,即每天減少50-150種。 在過去的400年中, 全世界共滅絕哺乳動物58種,大約每7年就滅絕一個種,這個速度較正?;涗浉?-70倍;在二十世紀的100年中,全世界共滅絕哺乳動物23種,大約每4年滅絕一個種,這個速度較正?;涗浉?3-135倍……。以下是一組來自國家環(huán)??偩值淖钚聰?shù)據(jù) :中國被子植物 有珍稀瀕危種1000種,極危種28種,已滅絕或可能滅絕7種;裸子植物瀕危和受威脅63種, 極危種14種,滅絕1種;脊椎動物受威脅433種,滅絕和可能滅絕10種……。 生物多樣性受到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威脅。 生存問題已從人類的范疇擴展到地球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種,許多人都在思考著同樣一個問題——我們能留給下一代什么?是盡可能豐富的世界, 還是一個生物種類日漸貧乏的地球?不斷攀升的數(shù)字敲響了世紀末的警鐘,人類改造世界的美夢蒙上了一層陰影,不少人驚恐地自問:不曾孤獨來世的人類,難道注定要孤獨地離開?答案也許可以從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長的話中找到——“地球不屬于人類,而人類屬于地球”。 電影《2012》說的就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