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滿身污泥的人不算英雄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 從灰燼里找尋自我 在涅槃下獲得重生 《從灰燼里來》講述的是一個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混血兒杰西·西斯爾,被遺棄、被放棄、自我絕望、自我救贖的個人成長史。本以為是一本充滿說教枯燥無味的回憶錄。不意翻譯的文筆出乎意料的好。 主人公杰西是三兄弟中的老小渣,從他三歲被父母拋棄開始敘述,無家可歸、放縱欲望、無望深淵、重獲新生、救贖人生的巔峰。娓娓道來,充滿人生的哲理卻又家長里短,隨意親切。書中關于拋棄、絕望、勇氣的不安全感和失落感,讓人讀來唏噓不已,像他們從小忍饑挨餓日久年深,見到食物,即使吃到飽還是想占有。 這是一段真實發(fā)生的故事,杰西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吸毒者和大學教授,人生經歷從地獄到天堂,過山車般驚心動魄,讓你覺得匪夷所思又充滿神奇,人最不能戰(zhàn)勝的是自己的欲望,人最能戰(zhàn)勝的是自己的毅力。書中每一章節(jié)都有作者杰西自己的寫的詩歌,最喜歡的這一首《搏擊黑暗》: 曾經,在不那么遙遠的從前 我與現(xiàn)在判若兩人 那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日子 無愛 冰冷 暴力 在那段日子里,我不再關心這個世界 那個掠奪著我 讓我一無所有的世界 食人的怪物 我按照罪犯的信條活著 活在當下 遺忘過去 不顧未來 搶奪、盜竊、劫掠 隨心所欲、不管不顧 活在黑暗里 與殺人犯和小偷 劫匪和亡命徒 混在一起 如今,我將搏擊黑暗 皆因我曾是黑暗本身 一個骯臟的幻影 被人類靈魂的至暗一面驅使著 一只迷失在怨恨中的野獸 曾經在不那么遠的從前 杰西的媽媽在十七歲時嫁給了當時二十二的杰西爸爸,婚禮當天,她給他下了最后通牒:“戒酒,也別再游手好閑了,否則我就離開你”,他答應她要永遠戒酒,堅持了三天便喝的爛醉如泥……很快,這對年輕的夫婦有了三個兒子,很快,杰西媽媽受夠了東徒西遷的生活,受夠了丈夫揮霍錢財、酗酒、家暴,他們開始分居,在杰西三歲的時候,杰西爸爸獨自帶走了三個兒子。 不能說這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他除了把三個兒子關在家里,只給他們少得可憐的食物,讓他們無師自通的翻垃圾桶找吃的、學會向人乞討看他人鄙視的白眼,甚至從商店偷竊讓躲在灌木叢的孩子們看見,再就是在家里的馬桶上自顧自的吸毒,并讓孩子們司空見慣…… 這樣的單親父親的所作所為,這樣三個整日忍饑挨餓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摧殘可想而知,但就是這樣的生活也沒有延續(xù)很久。杰西四歲的某一日,爸爸出門再也沒有回來……兄弟三個被警察送去了兒童援助中心,又被領養(yǎng)但卻受到了虐待,幸好爺爺奶奶找到了他們,并把兄弟三人接回了家。 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雖然簡陋,但至少不用擔心溫飽,但杰西依然想念媽媽的溫暖和保護,想念她的所有,他撕下了奶奶百貨公司目錄簿上的女士內衣部分,藏在被子里。 爺爺五歲成為孤兒,他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教育三個孩子,有些簡單粗暴的愛,讓感情細膩敏感的杰西不是太適應,就如12歲的他所說:畢竟圣誕節(jié)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的,得到的也是爺爺奶奶式的東西。他想念失蹤已久的父親,想象著如果他圣誕節(jié)回來,他會扔下禮物,撲進她張開的懷抱,禮物在失蹤多年的爸爸面前一文不值。但這只是他的圣誕愿望,他的夢,雖然之后她還會做同樣的夢。 他學會說謊和偷竊,這讓杰西產生了一種奇怪但又令自己滿意的掌控感,缺愛的孩子總是不由自主的,把情感寄托在不能寄托的食物上面。 9歲的時候,媽媽再婚有了新家,又生了一個孩子,來奶奶家看過三兄弟幾次就消失了,再也沒有給他們打過一個電話。也許是情感障礙造成的身心失調,杰西五年級畢業(yè)了還不會認字和寫作,他不識字還口吃,所以從來不在眾人面前大聲朗讀。 十七歲的時候,他有了第一份工作,有了可以買比薩和香煙錢的杰西,和街頭混混們廝混得更厲害了,他偷了學校的音響并賣掉,還學會了第一次吸毒,爺爺也似乎對他不抱希望了,甚至懶得責備他,只是說:你就像你爸一樣。 19歲的杰西,毒癮頗深,成了標準的癮君子。他短暫地愛上一個好女孩凱倫隨即又離開了她,被爺爺趕出了家門,從此開始了漂泊無依的吸毒流浪生活,幾次進出監(jiān)獄,吸毒后從四樓掉下來撿了一條命,卻落下了嚴重的殘疾,朋友殺了人杰西因為當污點證人,被所有人孤立,就連親生的兩個哥哥都嫌棄他,他不僅無家可歸,還成了社會的棄兒,他只能徹底擺爛,讓自己在泥沼越陷越深。 轉機發(fā)生在奶奶去世,杰西終于下決心開始戒毒,并重新?lián)炱鹆酥袛嗟母咧袑W業(yè),媽媽重新聯(lián)系上他,她的關愛,讓杰西感到了充實。堅持讓他收獲了渥太華大學的證書,盡管只是結業(yè)。 杰西和兒時的同學露西重遇并相愛,他告訴她,他一直試著用毒品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因爺爺反對他用第一次的積蓄買車,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傷害爺爺?shù)男?,而現(xiàn)在,他知道自己錯了,他想矯正錯誤的人生路線,而最終他做到了,他成為了大學教授,收獲了幸福的婚姻,重新獲得了愛,開啟了新的人生。 《從灰燼中來》許多細節(jié)都溫馨而令人心痛,雖然杰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癮君子,但他的充滿波折的童年,卻讓你不忍對他苛責,他只是一個缺愛的孩子,他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獲得心靈的溫暖,他本質是一個善良質樸的,他愛爺爺奶奶、愛爸爸媽媽、愛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但生活卻沒有給他多少機會選擇,幸好,他遇到了可以追尋的目標,可以糾錯的機會,更在于他的堅持和毅力,和所愛之人露西的不離不棄。 翻譯的文筆極好,用溫馨的語言,溫暖記錄了杰西·西斯爾坦誠無畏敘述的他難以回首的過往經歷。給同樣經歷的癮君子以希望,給不同經歷的人以警示,沒有說教,只是直面過往。 作者杰西·西斯爾(Jesse Thistle),米提人-克里人后裔,出生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目前是多倫多約克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米提人歷史。 憑借本書榮獲科波非虛構類新興作家獎和土著之聲獎,并在2016年獲得了加拿大總督文學獎章,同時也是皮爾森埃利奧特魯多博士獎學金和加拿大Vanier研究生獎學金的獲得者。該書榮獲了高原圖書獎;加拿大閱讀獎決選名單,CBC(加拿大廣播公司)年度最佳加拿大非小說類圖書,《多倫多星報》加拿大非小說類暢銷書等獎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