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麗江玉龍雪山官方微博號發(fā)布的情況通報: 2022年8月24日13時34分,玉龍雪山云杉坪突發(fā)雷擊傷人意外事件。事件發(fā)生后,玉龍雪山管委會、市縣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治,阮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對此我們深感痛惜。目前,善后處理及后續(xù)相關工作正有序開展。 麗江玉龍雪山省級旅游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 2022年8月25日 據多個媒體披露的消息,事發(fā)當時是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新郎突然遭到雷電襲擊不幸去世,真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即將開始新婚生活卻遭遇如此事故,對新郎去世表示哀悼,希望他的親戚朋友節(jié)哀順變。 新郎拍婚紗照疑遭雷擊去世:究竟是怎么發(fā)生的? 事發(fā)地是在麗江玉龍雪山景區(qū)的藍月谷附近,當時天氣在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但依然沒有擋住這對新人拍攝婚紗的熱情,還是上了藍月谷上的坡地。 目擊者表示,拍婚紗的也不止一對,而且也不是雷聲隆隆,只打了那么一下,不偏不倚就擊中了新郎,正在拍婚紗的新郎栽倒在地,眾人都嚇傻了,反應過來后趕緊將其抬下山急救,據公開報道的消息,新郎已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下雨天還要拍婚紗?就不能延遲嗎? 選個下雨天拍婚紗,難道就不能選個晴好的日子嗎?估計很多朋友都會有這個疑問,關于這個問題,年輕人可能沒有經驗,但已婚的朋友基本都是了解的,和婚紗攝影公司簽約好之后拍攝外景時是可以自由選擇時間的。 基本選好時間后與婚紗攝影公司的攝影師確認下檔期即可,一般時間確定后就會準時出發(fā),而且外景地往往可能在景區(qū)或者旅游勝地,安排的時間也是比較有限的,比如這對新人來玉龍雪山拍攝外景,估計時間也就1~2天,看起來很充裕,但其實時間很緊張。 因此當時即使是下小雨,新人和攝影師也硬著頭皮上了,畢竟等著等晴好天氣的費用實在太大,而且后期技術好了,有點陰雨天氣完全不在話下,當然淅淅瀝瀝的小雨下拍婚紗,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經歷。 另外一個也是玉龍雪山地處高原,現在的云南已經到了華西秋雨季節(jié),天氣難以捉摸,因此這個下雨可能也是猝不及防的,但是誰都沒想到居然會發(fā)生雷擊,但更讓人意外的是,為什么就單單擊中了新郎?我們在野外遭遇雷電,又該如何躲避防雷呢? 事發(fā)地海拔3000米,為何還是雷擊區(qū)? 筆者查了事發(fā)地周圍的地形,這是藍月谷西北側的半山腰,海拔大約3000多米,讓人意外的是這海拔3000多米已經是高原地區(qū)了,為何還會發(fā)生雷擊,在這種地方遭遇雷電該如何躲避呢? 雷電是怎么發(fā)生的? 閃電是云中攜帶了正負電荷的云朵互相放電或者對大地放電的過程就會形成閃電,云層中的是電荷是這樣產生的: 云層中的上升氣流將凝結的小水滴抬升,產生過冷水滴(-10度到-20度),它們會和冰晶碰撞形成軟雹,這個過程會讓其它冰晶帶有正電荷,軟雹帶上負電荷。 太陽輻射產生的上升氣流會讓這些正負電荷上升,但在上升過程中由于軟雹比較重,因此會停留在云層的下半部分,而冰晶則繼續(xù)上升,一般會到達云層的上半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荷會逐漸積累,形成很高的電壓差。 因此閃電就有了多個種類,一般按閃電發(fā)生的類別有如下幾種: 云中閃電:云層內部的電位差形成放電,一般對人體沒有危險性 云間閃電:云層之間電位差形成的放電,一般對人體沒有危險性 云地閃電:云層和大地零電位之間的放電,對人和建筑物等危害最大 還有一些特殊的閃電就不在本文討論的范圍了,主要還是比例最高的發(fā)生的閃電,絕大部分我們看到的閃電都是云中或者云間閃電,這些可能會對飛行器造成影響,而對建筑物和人體影響最大的就是云地閃電。 閃電發(fā)生前,大地的零電位與云層的電位形成極高的電壓差,這個電壓差會擊穿空氣,空氣電離成等離子體形成的導電通道,然后就是電荷在這個通道中“短路”,釋放能量,能量會以多種形式釋放,其中動靜最大的就是閃光和巨響。 據公開的科研資料,一次典型的閃電發(fā)生時電壓為100萬伏以上,電流超過2萬安,持續(xù)時間0.1秒都不到,其功率高達200億瓦(2000萬千瓦),不過總能量卻不是特別大,也就在500kwh左右,但由于時間短,其破壞力特別大。 高原地區(qū)更容易受到雷擊,我國的雷暴高發(fā)區(qū)不是東部平原,反而是高原地區(qū),青藏高原地區(qū)是我國雷暴高發(fā)區(qū)域之一:我國的雷電高發(fā)區(qū)主要集中在云南、廣西、廣東、海南以及青藏高原,年均雷暴日數超70天。在6-8月,這些地區(qū)平均每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出現雷暴天氣。 而云南玉龍雪山剛好是我國雷暴高發(fā)區(qū)之一,而且現在也是8月!此時的華西秋雨水汽正從印度洋北上,沿著副熱帶高壓帶的縫隙,通過橫斷山脈到云南這一側通過四川到中原,再到河南等地,云南顯然就是第一站,因此8月份開始的云南高原地區(qū)會受到印度洋水汽的因素出現持續(xù)的地形雨。 而雷擊則因為高原地區(qū)云層低,雷雨云在遭遇地形時升高,更容易形成云地閃電,因此在地形形成的面向水汽方向的坡地上更容易發(fā)生雷擊: 據澎湃新聞報道5月29日報道,5月28日,四川甘孜州石渠縣德榮馬鄉(xiāng)發(fā)生一起悲劇,7名正在采挖蟲草的村民被雷電擊中身亡,其中一人還是母親背著的小孩! 2021年8月9日,格魯吉亞喬治亞州南部Ninotsminda 地區(qū)海拔3300米的阿布爾山發(fā)生了雷擊事件,超過550只羊被雷劈死。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著名的昆侖山死亡谷也在高原地區(qū),也就是那棱格勒峽谷,東起青海布倫臺,西至沙山,全長105公里,寬約33公里,面積約35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4000米,發(fā)生過多起神秘死亡事件,據調查結果也是這個峽谷形成了水汽通道,容易發(fā)生雷暴天氣。 這些雷擊高發(fā)區(qū)都在高原,因此夏季在高原地區(qū)旅游或者作業(yè)時必須要注意防雷措施,那么我們個人在戶外又該如何防雷呢? 個人在野外作業(yè)如何防雷? 上文我們知道了雷擊發(fā)生的過程,這是在云地之間形成的放電通道,由于等離子體通道產生過程極端復雜,放電通道的走向非常難預測,因此要說雷電為什么會擊中新郎實在是不好解釋,但雷電有個大致的方向,因為它會從最容易擊穿的區(qū)域開始放電。 比如高聳的建筑物、狂野中的輸電塔、矗立的樹木以及突起的小山包等等,因此在雷擊高發(fā)區(qū)域烏云密布時必須要避開這些區(qū)域,比如躲在樹下,或者輸電塔下是絕對不可以的,而且手中也不能拿著金屬物比如雨傘,不要站在曠野中打電話。 還有一個現象是偶爾在雷擊會發(fā)生前會因為電位差差導致頭發(fā)豎起等非常特別的現象,此時無論如何都必須逃離該地,因為下一步積累了巨量電位差的電荷就會通過等離子放電通道產生雷擊了,而你站的位置極有可能就是雷擊的落地點,如果你還站在這個位置,那么將成為放電通道的一部分,超高電壓形成的超強電流通過人體,產生的能量堪比炸彈爆炸,輕則皮開肉綻,重則橫尸當場,這絕對不是開玩笑,小命是自己的,所以切記。 當然也有極小概率的可能在雷擊之后人卻安然無恙,但相信誰都不敢輕易嘗試這種驚世駭俗的經歷,大家都玩不起,但卻躲得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