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少年袁世凱讀書累到吐血也沒混個功名,心灰意冷放棄了科舉,投奔山東登州的吳長慶,吳長慶與袁家有舊交,收留了袁世凱,希望他能夠繼續(xù)考取功名。 與袁世凱同期投奔吳長慶的還有一名落魄書生張謇,沒錯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狀元實業(yè)家張謇,不過當時張騫剛剛考上秀才,還惹上了難纏的官司,家境困頓,到吳長慶府上做幕僚。 張謇年長袁世凱幾歲,受吳長慶之命督促袁世凱讀書,后發(fā)現(xiàn)袁世凱事務能力強悍,大力推薦他做了武官。 起初袁世凱對張謇恭順有加,書信往來都是稱“夫子大人函丈”;后來他升任山東巡撫時給張謇寫信就改稱為“季直先生閣下”(張謇,字季直);等到他官至直隸總督時,再給張謇寫信就稱“季直我兄”。 張謇對袁世凱的行事很不高興,回信時直言道“夫子尊稱不敢,先生之稱不必,我兄之稱不像”,袁世凱連忙解釋說是秘書不懂事,擅作主張,不關自己的事,才算作罷。 再講個花邊秘聞,各位權當個消遣吧 現(xiàn)代著名作家郁達夫之死,可能與戴笠有關,案件性質為情殺!民國時期上流社會中借交際之名,行茍且之事的風氣相當盛行,因爭風吃醋而害人性命的也屢見不鮮。 郁達夫第二任妻子王映霞,是遠近聞名的“杭州第一美人”,20歲時嫁給了32歲的郁達夫,兩人在西子湖畔舉行了隆重的婚禮,被譽為“富春江上身仙侶”;婚后郁達夫傾其所有、花費一年時間,建造了與嬌妻的愛巢——風雨茅廬。 郁達夫是個書生意氣的文人,希望風雨茅廬成為他們避世的桃花源,可是王映霞卻熱衷交際,喜歡觥籌交錯,很快就將這片桃花源變成上流社會的交際場所。 神仙眷侶出現(xiàn)了裂痕,郁達夫搬出了愛巢,獨守空房的王映霞不久后就與許紹棣擦出了火花,得知被綠的郁達夫與王映霞吵得不可開交,最后王映霞帶著母親和兒子們離家出走,因為時局動蕩,王映霞避難幾經輾轉,郁達夫連王映霞的住址都不知道,后來還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尋人啟事,內容如下: 王映霞女士鑒:亂世男女離合,本屬尋常,汝與某君關系,及搬去之細軟衣飾、現(xiàn)銀、款項、契據等,都不成問題,惟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一地址。、 一則啟事,把家丑公告天下,有點癩蛤蟆上腳背,不咬人膈應人的感覺,之后兩人 算是徹底完了,1938年郁達夫去新加坡再沒回國,直到在蘇門答臘被日本人殺害。 一直以來,人們都猜測郁達夫說的某君,就是許紹棣,直到知情人汪靜之站出來講述王映霞與戴笠交往過密的舊事,某君可能是戴笠,而郁達夫的死也許與戴笠有關。 據汪靜之所述,1938年春,汪靜之一家與郁達夫一家都是武昌避難,一日王映霞突然來到汪靜之家求助,說自己想墮胎,因為有身孕怕逃難不方便,醫(yī)院規(guī)定墮胎必須男方在場,而此時郁達夫在前線很久不能回來,想請汪靜之冒充家屬陪她去墮胎,因為汪靜之的人品,郁達夫信任他,換成別的男人,郁達夫會懷疑的。汪夫人與王映霞是同學,兩家私交很好,所以汪氏夫婦沒多考慮就同意了。 過了很久,汪靜之去拜訪郁達夫,可是郁達夫還沒有回來,卻意外聽到郁達夫長子滿腔苦悶說“母親昨晚又沒回來”,汪靜之聽話茬不對,問王母怎么回事,王母對女兒的事情不了解,只說是小汽車接走的。第二天汪靜之再次造訪,見到了王映霞,王映霞三句話不離戴笠的公館多么氣派,花園多么漂亮,汪靜之恍然大悟,原來王映霞是去了戴笠家,徹夜未歸,才有了前面的猜測。 戴笠好色,獵女手段高明世人皆知,王映霞是個美女又是場面人,到底有沒有私情呢?你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