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啊,我沒有養(yǎng)到你……”臺灣老兵王成松一邊呼喊著,一邊與年過花甲的女兒抱頭痛哭。 王成松老人在女兒兩歲時被國民黨軍抓了壯丁,糊里糊涂地成為國民黨21軍的一名士兵,后隨慘敗的部隊輾轉來到寶島臺灣,這一去竟與家人分隔在海峽兩岸。 60多年過去,在兩岸熱心人士的幫助下,王成松老人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失散的女兒及其家人。 父女二人見面時,相擁而泣,在場的所有人不無為之動容。實際上,還有更多與王成松老人有著相同經歷的臺灣老兵,由于戰(zhàn)爭,他們背井離鄉(xiāng)、一路輾轉來到了臺灣島。 據統(tǒng)計:在1947年,臺灣省人口624萬;到1950年增加到790萬人,至1952年,增加到了846萬人。 這新增加的兩百多萬人口就是由于內戰(zhàn),隨著敗退的蔣介石集團登上了臺灣省。 這些人中,有隨遷的黨、政、軍人員,更多的是國民黨軍隊及其家眷,還有一些遷往臺灣的普通百姓。 此時,這兩百多萬人中,還有多少是能打仗的軍隊呢? 430萬:127萬,懸殊的比例想當年,跟隨國民黨軍隊來臺的那些士兵,還是十幾二十歲的小伙子。 這些人中,不乏與臺灣老兵王成松一樣是被抓了壯丁,才成為一名“國軍”士兵。 在六、七十年代,一些國產老電影里有些“抓壯丁”的情節(jié),就真實地反映了,國民黨政府的黑暗,軍隊的無能,通過欺騙、勒索的方式,壓榨貧困人民,用“抓壯丁”的方式來應付征兵。 那么,堂堂的“國軍”為何要通過“抓壯丁”的方式來補充兵額呢? 要知道,蔣介石的軍事實力,在抗戰(zhàn)勝利后,達到了頂峰。 外有美國的軍事援助,組建起了好幾十萬人的美械師,通過美國的幫助,通過海運、空運企圖快速地占領各大城市,乘機搶占勝利果實。 據資料顯示,在1946年,國民黨軍通過整編,正規(guī)軍中編制了86個師,248個旅,其中,美械師達到了22個,一線作戰(zhàn)部隊達到了200多萬人,非正規(guī)軍74萬人。 另外,特種兵36萬人,后勤保障、軍校合計101萬人;還擁有海軍3萬多人,還從日本人手中繳獲了各類軍艦上百艘;空軍16萬人,各類型飛機900余架;國民黨軍部隊總數達到430多萬人。 此時,共產黨領導的各個解放區(qū)擁有約127萬人的軍隊,其中一線作戰(zhàn)部隊僅有61萬,地方部隊及機關約有66萬人。 我黨當時在人數上不占優(yōu)勢,在裝備在也是有著“萬國武裝”之稱,有在戰(zhàn)場繳獲的日械、美械裝備,還有解放區(qū)自己生產的武器彈藥,還有更為久遠的漢陽造、“中正式”, 以及一部分炮兵部隊。 裝備參差不齊,軍隊也是分布在各個解放區(qū),約占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之上,較為分散。 國民黨軍隊與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有著430萬:127萬的巨大差距,所以才有蔣介石才敢揚言:“三到五個月內,解決共產黨軍隊!” 然而,過了三年,國民黨軍不但沒打敗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反而在各大戰(zhàn)場全面失利,不僅損兵折將,總兵力不斷下降,還為蓬勃發(fā)展的人民軍隊提供了大量美械裝備,火炮、坦克、汽車等美制現代化裝備,被列裝到各野戰(zhàn)軍部隊。 人民解放軍一線部隊和國民黨的裝備差距,逐步縮小。 蔣介石因此被人民解放軍戲稱為“運輸大隊長”。 隨著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人數發(fā)生逆轉,1949年2月,國民黨總兵力下降至204萬,其中用于一線作戰(zhàn)的僅有146萬人。 此時,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經達到358萬人。 所以,在短時間內,國民黨軍想要補充失去的兵額,除了放寬征兵的年限,再就是“強征”。 至此,大江南北,凡是國民黨軍隊敗退之時,都會裹挾一些精壯青年,或強迫其加入敗退的軍隊,或強迫其為役夫、民工。 許多老百姓就此背井離鄉(xiāng)、妻離子散,作為強弩之末的國民黨政權,人為地制造了一幕幕的人間悲劇。 “投誠”成為上百萬國民黨軍隊的選擇1949年1月21日,在爭取美援無望,國民黨內部紛爭不斷的背景下,蔣介石將總統(tǒng)寶座讓給了“桂系”副總統(tǒng)李宗仁,宣布第三次“下野”。 徒有虛名的副總統(tǒng)李宗仁“代行總統(tǒng)職權”,與共產黨繼續(xù)周旋。 雖然失去了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國民黨軍隊依然號稱擁有數百萬軍隊,妄圖“劃江而治”。 然而,留給“代總統(tǒng)”李宗仁面前的時間并不多,只有迅速地走向人民的一邊,才是正確的選擇。 在此之前,為了給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的國民黨政權延續(xù)“生命”, 蔣介石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將國庫僅存的價值3.7億美元的黃金、白銀轉至臺灣省,要知道這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僅有的全部家底。并且,還命令各地國民黨反動派在撤退時毀掉重要的工業(yè)設施,留下的是一副千瘡百孔的局面。 二是,將親信湯恩伯任命為京滬杭警備司令,企圖依托強大的防御工事與人民解放軍奮力一搏;任命愛將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任命其子蔣經國為臺灣省黨部主任。 可見,蔣介石雖然表面上宣布已經成為“一介平民”,可他仍然牢牢地控制著國民黨,也將臺灣島視為他東山再起之地。 其實,早在1946年,在蔣介石初次巡視臺灣之時,就曾對他踏上的這個小島有過一番見解。他曾言:“臺灣尚未被滲透,今后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模范省……”。 在光復臺灣后的幾年里,蔣介石還特命在抗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的孫立人在臺灣編練了第6軍、第80軍兩支部隊。 也許在說這句話時,蔣介石還未預料到,僅僅過了三年,他就會被趕到這里。 在1949年這一年里,隨著渡江戰(zhàn)役、解放大西南、大西北等一系列戰(zhàn)役的打響,國民黨軍隊全面潰逃。 在各戰(zhàn)場上,“投誠”成為上百萬國民黨軍隊的選擇,整師整師的國民黨軍隊脫離了反動政權,選擇站在了人民這一邊。 而蔣介石能夠掌握的嫡系部隊已經損失殆盡,已經無法組織起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 西北、西南等處的地方軍隊都屬于各地方實力派的勢力范圍,他只能憑借著國民黨的特務、黨務系統(tǒng)支配著各地國民黨軍隊,繼續(xù)與人民解放軍周旋。 1949年8、9月份間,盤踞西北的馬鴻逵大部被殲滅,綏遠順利解放。 12月10日,盧漢在云南宣布起義,西南全境解放。 就在盧漢起義前后,西康省主席劉文輝、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也在策反之列,身處重慶的蔣介石也早已料到了危機。 幾天后,蔣介石離開重慶,飛往臺灣。 就此與大陸訣別,重慶也成為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后一站,他只能在孤島臺灣度過余生。 退臺后,“整編”成為最后一道防線至1950年底,在大陸上,除了西藏的大部分地區(qū)已經完全解放。 國民黨軍隊殘部陸續(xù)撤退到臺灣、海南、金門、大陳、舟山等處島嶼企圖負隅頑抗。經過粗略地計算,各處的軍隊總人數在60萬左右。 這60萬人大致包括了海南島守軍薛岳所部10萬人,在解放海南島的戰(zhàn)役中,其中的3.3萬人被殲滅,余部6萬人乘船逃往臺灣島。 從舟山撤退到臺灣21軍、45軍、67軍、75軍、87軍和暫編第一軍合計:8萬余人。 從福建渡海到臺灣的25軍、73軍、74軍、96軍、106軍;西北軍第八兵團所屬的55軍、68軍;第十二兵團的5軍、9軍、121軍。其中,第5軍僅包含不滿員的兩個團。 從淞滬到臺的12軍、52軍、54軍、99軍。 其中,52軍是東北戰(zhàn)場上僥幸逃脫的國民黨軍王牌部隊。 還有滯留在越南與緬北的12軍、100軍余部,加上家屬合計有3萬多人。 直至1954年才輾轉返回臺灣,這段故事還被臺灣方面拍成了電影。 而這些處于驚弓之鳥之勢的烏合之眾,不但沒有任何防御臺灣的能力,還有很嚴重的內部問題。 主要是由于,這六十萬軍隊大多官多于兵、吃空額或有官無兵的現象極為普遍。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軍隊中,成分極其復雜,有國民黨敗退時裹挾而來的農民、漁民、青年學生、城市手工業(yè)者,有些所謂的正規(guī)部隊中,還有地方保安團等武裝臨時拼湊而成。 如果要將這些軍隊撤退到臺灣島,不但不能提高臺灣島的防御能力,反而會增加潛在的危機。 因此,“整編”就成為退臺之前的首要選擇。 相對于混亂的國民黨陸軍體系,國民黨的海軍和空軍保存了比較全面的實力。 海軍是在蔣介石嫡系的黃埔一期生桂永清控制之下,擁有人數在3.5萬人左右,戰(zhàn)艦50余艘,而這批軍艦,大部分來自日本二戰(zhàn)時期的戰(zhàn)利品,和同盟國贈送的小戰(zhàn)艦,由于年代久遠、破損嚴重,真正可以用于作戰(zhàn)的也只有22艘。 海軍“重慶號”起義發(fā)生不久,“投誠”的意識已經在國民黨海軍中悄然升起。 在余波未平下,雖然海軍建制保存得還算全面,可是“整編”依然要在海軍中貫徹執(zhí)行。無論是軍官還是水手都要經過嚴格的甄別和整訓。 空軍則由蔣介石的浙江同鄉(xiāng)周至柔所掌控,人數在8.5萬人左右,擁有各型戰(zhàn)機四百余架。而實際上,可供戰(zhàn)斗的飛機僅有半數,并且缺乏零部件。 國民黨空軍表面上掌握著制空權,不斷向沿海城市發(fā)動襲擾和破壞,但由于缺乏最為重要的燃料儲備,這些龐然大物隨時都會因為缺乏汽油和零件,而成為一堆廢鐵。 除此之外,蔣介石手底下掌握的這六十多萬軍隊分布在南起海南島,北至舟山群島的漫長戰(zhàn)線之上,兵力分散,補給困難。 更重要的是,斗志渙散,一觸即潰,隨時都可以成為人民解放軍聚殲的目標。 在危如累卵的局面下,蔣介石在整編軍隊的同時,還著手著“復職”。 他一面高調向遠在美國的李宗仁發(fā)出赴臺“邀請”,一面安排所謂的“國大代表”提出彈劾,罷免這位赴美就醫(yī)的“代總統(tǒng)”。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宣布“復職”。重新全面掌控起了盤踞在臺灣島的國民黨殘余勢力。 經過“整編”后,退臺的國民黨殘部僅保留了第5軍、18軍、19軍、50軍、52軍、54軍、67軍、75軍、87軍、96軍,加上孫立人前期赴臺的兩個軍部隊,一共擁有12個軍的“番號”。 可是,即便這些國民黨軍隊經過整編和訓練,依然無法阻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的步伐。 1950年,人民解放軍海軍、空軍先后組建,人民解放軍各軍團、兵種枕戈待旦,福建已經成為發(fā)起最后一擊的出發(fā)地。 不久,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企圖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美國的這一行為也遭到了中國人民的抗議和反對。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然而,戰(zhàn)爭的陰云依然密布在臺灣海峽的上空。 就是這些赴臺的國民黨六十萬殘兵敗將,成為蔣介石集團盤踞臺灣的“家底”。 隨著年代的變遷,這些當年的士兵隨著臺灣的發(fā)展建設,在寶島各地留下了足跡,現在這些人早已經垂垂老矣,大部分人也已離開了人世。 國民黨21軍的老兵王成松就是在這場內戰(zhàn)中,隨著部隊來到了臺灣,由于身上有傷,在軍隊整編后只能復原,孑然一身,在臺灣島上過著孤獨的生活。 由于歷史的原因,直到王成松102歲時,才能與自己的女兒相見。與王成松遭遇類似的臺灣老兵何止王成松一人。他們鄉(xiāng)音無改,無不思念著海峽對岸的家鄉(xiāng)和親人。 結語由于那場戰(zhàn)爭給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留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跡, 這也是六十萬赴臺老兵的集體記憶。隨著年齡的增加,家鄉(xiāng)成為這些人久久無法忘懷的情結。 俗話說“葉落歸根”,雖然一灣海峽阻隔了幾十年的時間,然而家鄉(xiāng)再也不會因為這條“臺灣海峽”成為阻隔和障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