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學習強國的征文,“炊煙”裊裊讓我不能釋懷。 于是在周末傍晚驅車回了趟老家,走了幾條街巷,新蓋的紅磚瓦房,煙囪不再有炊煙應景,只有昔日的老屋,古稀老鄰還生著土灶做飯,方見到炊煙怯怯的從低矮的煙囪里探出頭來。 是啊,年輕人或有條件的都是煤氣灶或天然氣做飯,炊煙早就非常難得,這也是生活的閑情進步。 推開自家院門,不知名的雜草已是肆意滿院。 步入堂屋,便看見母親那臺老式蜜蜂牌縫紉機。不禁有些潸然,那時常伴我入夢的“噠噠”聲,又回響在耳邊。 母親是遠近聞名的老裁縫,年輕的時候還收過不少徒弟。每每母親在大炕上教學徒裁布料時,我就盯著她,每次剩下的粉筆頭,尤其彩色的,都被我珍藏起來,跟小伙伴們一起寫意街頭巷尾。 那個年代還沒有電燈,因為白天母親還得下地干活掙工分,晚上才點上煤油燈,讓縫紉機轉起來。 我就趴在炕頭上,忘我地端詳燈光里的母親那映在墻上不斷忙碌的影子。夜已深,我醒了,母親還在搖曳著她的影子。 鄰居家的衣服已經縫好,母親又趕制小孩穿的衣服,炕頭上已經摞得老高,因為明天姐姐要趕四集賣,母親連喝水的功夫都節(jié)省了。 窗花已經很厚,母親卻沒感到寒冷。 日常的柴米油鹽,我們趕集享用的小零食,上學的本子費,農時的化肥種子,都是母親用“蜜蜂”牌縫紉機手腳協(xié)作換來的。 常年的煤油燈陪伴,母親患上了氣管炎,一遇冷空氣便咳嗽不止。但母親全然不顧,厲害了就用臘油煎個雞蛋,燙一下冒煙的嗓子。母親的擔子太重了!個子不高卻早已腰身彎曲。 母親是堅強的,她有一顆勇敢的心,拉扯我們姊們幾個長大成人;母親是賢惠的,常年給父親開小灶保養(yǎng)多病的身子;母親是孝順的,老奶奶和奶奶逢人便夸,從沒紅過臉慢待過,讓她們彌留之際依然滿面慈祥笑容。 上了年紀,母親腿腳不便,每個周末都拄著棍子村頭眺望,盼兒歸來說些家長里短,每次往回趕大包小包遞上,囑咐照舊,總是圍著我的車門愛惜久久,因為老爹身體不好,又不肯和我進城,需要母親的特護,只能分時讓母親去我家散散心,每次都是父親催促方能成行。 有時,真想借給母親些時光,讓她多享天清福。 嫁到我父親家,母親把屬牛的天性發(fā)揮到了極致,端的是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 “老娘”一定要好好的啊,因為有您,“家”的溫馨依舊,身在四方的兒女有牽掛,有寄托,有擔當,有歸途…… 作者簡介:安偉,微信名:和煦暖陽,日照市東港區(qū)教育和體育局電化教學研究室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