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時蘇聯(lián)軍隊沒有戰(zhàn)略轟炸機,雖然后來通過仿制B-29制成了圖-4,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可隨著噴氣時代來臨,采用活塞發(fā)動機的圖-4已經失去價值。上世紀50年代的蘇聯(lián)航空業(yè)進入一個大爆發(fā)時代,不僅大量噴氣式戰(zhàn)斗機項目先后提出并實施,轟炸機領域也沒有閑著,其中就有一款名為DSB-LK的噴氣式戰(zhàn)略轟炸機。 DSB-LK項目是列寧格勒紅旗空軍工程學院在1957年提出的,當時蘇聯(lián)空軍總參謀部提出了發(fā)展超音速遠程水上飛機的想法,工程學院相對應的提出了戰(zhàn)略轟炸機、水上飛機和兩棲飛機三種預案,DSB-LK就是戰(zhàn)略轟炸機,它是在一系列的氣動外形探索后選定的。 設計工作很有前瞻性,預期轟炸機將有2~4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20000米的飛行高度,以及5~15噸的有效載荷,其它還考慮到轟炸機未來攜帶空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的可能,以及戰(zhàn)略偵察機的變體。 盡管起初對多個氣動布局進行探索,可是考慮到陸地起降對跑道長度的限制,轟炸機選擇了一個類似于飛翼布局的設計,轟炸機擁有一個扁平的外形,大量使用鈦合金部件,機頭造型尖銳,駕駛室仍在常規(guī)的機頭上方位置,不過考慮到飛機氣動布局的需要,這個駕駛室外表與機體呈流線型過渡,沒有明顯的凸起,有利于高速飛行,不過起降的時候視野可能差了一點。 機組有2、3或者4人的組合,具體情況要考慮到未來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以及飛機不同變體所需的設備操作人員而定,對于這么大體格的飛機來說,擴大一點駕駛室增加個把人手不是什么難事。 兩個矩形的發(fā)動機艙安裝在兩側翼根處,每個艙室內并排安裝3臺渦輪噴氣發(fā)動機,機翼翼展約38米,機翼前緣后掠42°,雙垂尾安裝在發(fā)動機艙上方。預計這架凈重約88噸的大型飛機可達到2.8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預估最大飛行高度35000米,寬扁的機體可以攜帶大量燃料,最大航程16500千米。 飛翼布局也帶來了起降方面的好處,它需要一條長度超過1100米的跑道,起飛速度在330~350千米/小時之間,著陸速度在180~190千米/小時之間,對于一架大型飛機而言很不錯。 巨大的彈艙設置在兩部發(fā)動機艙中間的機體內,最大載荷15噸,除了發(fā)射導彈,還考慮攜帶單枚重5000千克的自由落體炸彈。或許是時代的認知,設計師給轟炸機安裝2座自衛(wèi)炮塔,以機炮對付來襲的敵機或導彈,還考慮攜帶空空導彈。 DSB-LK在1960年完成了一些初期設計工作,這個項目可行性并不高,它被認為是實驗性、研究性質的項目,加上洲際導彈的影響,整個項目在這一年停止沒能付諸實際,文件分散到幾家飛機制造單位,部分設計被用于圖-22M轟炸機,也算是沒有白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