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296年簡史(1616-1912.2) 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9月30日,67歲)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金,史稱后金。 1618年,努爾哈赤發(fā)布七大恨誓師伐明。 1619年,薩爾滸大戰(zhàn)爆發(fā),努爾哈赤擊敗明軍號稱47萬大軍,自此明朝在東北的統(tǒng)治開始瓦解。 1626年,寧遠(yuǎn)之戰(zhàn)爆發(fā),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同年皇太極即位。 2、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51歲) 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1642年,松錦大戰(zhàn)爆發(fā),明軍慘敗,皇太極生俘洪承疇。 3、清世祖愛新覺羅·順治帝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24歲) 1643年,皇太極去世,六歲的順治帝福臨繼位,由叔父多爾袞攝政(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1644年3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而死。四月,吳三桂獻(xiàn)關(guān)降清,并聯(lián)合清軍擊潰李自成。五月,清軍入關(guān),攻入北京。 1644年九月,順治帝遷都北京。 1662年,永歷帝被吳三桂殺害,南明自此滅亡。 1650年,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13歲)。 4、清圣祖愛新覺羅·康熙帝玄燁[xuán yè]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在位61年,終年69歲) 1661年,順治帝去世,八歲的康熙帝玄燁即位。 1669。 康熙帝擒鰲拜,開始親政。 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 1683年,康熙帝收復(fù)臺灣。 1689年,清朝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7年,康熙第三次征討噶爾丹,噶爾丹兵敗。 5、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57歲,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號雍正??滴醯鄣谒淖?,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胤禛即位。 1723年,雍正帝實(shí)行攤丁入畝。 1727年,清朝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 6、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帝(公元1711-1799年),清圣祖玄燁孫子,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病死后繼位,為清代入關(guān)第四帝。在位60年,病死,終年89歲。) 1735年,雍正帝離奇去世,乾隆帝弘歷繼位。 1751年,乾隆帝開始六下江南。 1792年,四庫全書完成。 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tuán)訪華。 1795年,清朝人口達(dá)到三億人。 7、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嘉慶帝[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guān)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60歲] 1796年,乾隆帝禪位于嘉慶帝颙琰。 1799年,乾隆帝去世,嘉慶帝親政。同年,嘉慶誅殺權(quán)臣和珅 1813年,天理教起義爆發(fā),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jiān)的接應(yīng)下沖進(jìn)皇宮,釀成了漢、唐宋、明未有之事。 8、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帝(mín nín )(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綿寧,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生于紫禁城擷芳殿中所。年號道光。清仁宗嘉慶皇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在位30年,終年69歲)。 1820年,嘉慶帝病逝,道光帝旻寧繼位。 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dāng)眾銷毀鴉片。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清朝戰(zhàn)敗。 1842年, 清廷被迫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同時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9、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帝[yì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1861年,咸豐帝病逝,享年31歲。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歷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實(shí)權(quán)的皇帝)。 1850,年道光帝去世咸豐帝奕詝繼位。 1851,年洪秀全發(fā)動金田起義。 1856年,英法兩國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1858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清廷割讓了60多萬平方公里領(lǐng)土。同年還與英、法、俄、美簽訂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英法聯(lián)軍焚燒了圓明園。同年,清廷被迫于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0、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19歲,清朝第十位皇帝)。 1861年8月,咸豐帝病逝六歲的同治帝載淳繼位。九月,洋務(wù)運(yùn)動開始,11月,慈禧發(fā)動辛酉政變,兩宮開始垂簾聽政。 1864年,太平天國運(yùn)動失敗。 11、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37歲,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 1874年,19歲的同治帝去世,四歲的光緒帝載恬繼位,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1878年,左宗棠取得收復(fù)新疆之戰(zhàn)的最終勝利。 1881年,慈安太后暴斃,慈禧開始獨(dú)攬大權(quán)。 1883年,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 1887年,清廷與葡萄牙簽訂北京條約,澳門正式成為葡萄牙。 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guān)條約。 1898年,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戊戌變法失敗。 1899年,義和團(tuán)運(yùn)動爆發(fā)。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率光緒皇帝逃往西安。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11國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辛丑條約。 1904年,日俄兩國在東北爆發(fā)戰(zhàn)爭。 12、愛新覺羅·溥儀宣統(tǒng)帝(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61歲),字曜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稱清遜帝、廢帝或宣統(tǒng)帝,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是蘇完瓜爾佳·幼蘭。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1908年11月,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三歲的宣統(tǒng)帝溥儀繼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tǒng)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 自此,享國296年的清朝滅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