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飛地問題作者|雄鷹責編|Thomas 中亞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區(qū)。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凱克距離海洋2060公里,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首都。 ▲中亞地區(qū)遠離海洋 因遠離海洋,中亞大部地區(qū)的降水量都不足300毫米。然而,費爾干納盆地卻是例外。該地區(qū)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西南坡地區(qū)的年降水量甚至達到2000毫米。 因此,費爾干納盆地是中亞地區(qū)少有的農耕地區(qū)。 ▲費爾干納盆地地理位置 如此優(yōu)渥的條件,使得面積只有2.2萬平方公里的費爾干納盆地(約占中亞面積的0.55%)擁有1100多萬人口(約占中亞人口的1/6),是中亞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qū),被譽為“聚寶盆”。 ▲費爾干納盆地,中亞灌溉農業(yè) 費爾干納盆地目前分屬于烏茲別克斯坦(面積占65%)、塔吉克斯坦(面積占15%)和吉爾吉斯斯坦(面積占20%)三國。 ▲費爾干納盆地,分屬于三國 三國不僅僅國境線曲折,國界呈現(xiàn)出“犬牙交錯”的局面,而且飛地遍布。 烏茲別克斯坦有4塊飛地位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塔吉克斯坦有3塊飛地位于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吉爾吉斯斯坦有一塊飛地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三國之間飛地遍布 那么,面積不大的費爾干納盆地為什么分屬三個不同的國家,三國為什么飛地密布呢? 一、民族交錯雜居 中亞地區(qū)以溫帶草原為主,這里生活的民族長期過著游牧的生活。 費爾干納盆地卻是中亞少有的灌溉農業(yè)區(qū)。 16世紀烏茲別克人遷入到這里,轉變?yōu)檗r耕生產(chǎn)方式。17世紀時期,這里形成了農耕文明(烏茲別克人)和游牧文明(塔吉克人、吉爾吉斯人)交錯雜居的情況。 ▲中亞地區(qū),民族呈現(xiàn)交錯雜居 現(xiàn)代的費爾干納盆地隸屬于三個國家,但歷史上最早生活在這里的是以波斯血統(tǒng)為主的塔吉克人。 公元前10世紀時期,來自伊朗高原的波斯人遷移至中亞的河中地區(qū)和費爾干納盆地,以游牧為生,形成了古塔吉克人。 ▲河中地區(qū)與費爾干納盆地位置 古塔吉克人主要從事游牧活動。公元前1世紀到6世紀時期,隨著東西方文明交流日益密切,中亞成為了貿易的要道,塔吉克人的祖先在費爾干納盆地建立了中亞最早的城市。 ▲河中地區(qū),古塔吉克人最先到達中亞的地區(qū) 費爾干納盆地是水草豐美地區(qū),一直以來也被其它游牧民族所覬覦,古塔吉克人的土地面臨著其他游牧民族的入侵。 公元5-6世紀,突厥部落建立起地跨中亞和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國。公元7世紀時期,突厥汗國在唐朝的打擊下覆滅,突厥的各個部落紛紛西遷。 ▲突厥 原始的突厥人屬于黃種人,講突厥語,在不斷擴張和遷移的過程中,逐漸與中亞當?shù)氐墓挪ㄋ谷说劝追N印歐民族融合,成為黃白混血人種,也就是現(xiàn)在中亞的三個“斯坦國”(烏茲別克、哈薩克和土庫曼)的雛形。 除了黃白混血人種外,還有一部分傳說唐朝征戰(zhàn)突厥的軍隊或者開發(fā)中亞的移民后裔,這部分就是吉爾吉斯人(柯爾克孜族)。 ▲吉爾吉斯人(柯爾克孜族),保留黃種人特征最多的民族 部分不愿意被“突厥化”的古波斯人定居在了費爾干納盆地,形成了塔吉克人。 公元7-8世紀時期,阿拉伯帝國滅亡了波斯帝國之后,將勢力范圍伸向了中亞地區(qū)。 受阿拉伯帝國的影響,古塔吉克人和突厥人逐漸皈依了伊斯蘭教。 公元13世紀,隨著蒙古帝國崛起,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的中亞牧場也被蒙古帝國占據(jù)。蒙古人和操著波斯語、突厥語的部落融合,形成了烏茲別克人、吉爾吉斯人等民族,而塔吉克人則未被蒙古人同化。 ▲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的服飾不同 公元15世紀時期,烏茲別克人和吉爾吉斯人遷入費爾干納盆地。該盆地地區(qū)形成了烏茲別克人、吉爾吉斯人(蒙古和突厥混血,黃白混血種人)以及波斯人后裔的塔吉克人混居的局面。 ▲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地區(qū)交錯雜居 交錯雜居的局面,為飛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蘇聯(lián)對中亞的劃分 烏茲別克人遷入費爾干納盆地之后,生產(chǎn)方式逐漸從游牧向農耕轉變。但塔吉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則依舊保留游牧方式。 ▲費爾干納盆地,高空俯拍的農田 從游牧民族向農耕民族的轉變,使烏茲別克人的數(shù)量在17世紀實現(xiàn)了人口的激增。 堅持游牧生產(chǎn)方式的塔吉克人和吉爾吉斯人人口增長相對緩慢。烏茲別克人逐漸成為了盆地的主導力量。 ▲19世紀時期的烏茲別克人 16-19世紀時期,烏茲別克人建立了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大汗國。其中,費爾干納盆地歸屬于浩罕汗國。 烏茲別克人是費爾干納盆地的主導,但吉爾吉斯人和塔吉克人依然占據(jù)著盆地的南部。 ▲烏茲別克人建立政權 19世紀時期,中亞地區(qū)迎來了另一個殖民者—俄國。 地處東歐平原,遠離大西洋的俄國無法像西方國家一樣,通過航海貿易擴大殖民地。 因此,俄國通過對奧斯曼帝國發(fā)動“俄土戰(zhàn)爭”以及占領中亞的方式,獲得進入地中海以及印度洋的通道。 俄國到來之前,中亞主要是北部被哈薩克的汗國所統(tǒng)治,南部則為烏茲別克的汗國。 19世紀初,俄國進入哈薩克草原,占領了哈薩克人的土地,開啟了殖民中亞的第一步。 19世紀中后期,俄國利用英國在阿富汗戰(zhàn)爭(1879年)“吃癟”以及清廷的衰落,征服了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以及吉爾吉斯人等民族。 ▲俄國政府的烏茲別克人建立的三個汗國(希瓦,布哈拉和浩罕) 到1885年,俄國徹底征服了中亞地區(qū),成為了中亞的統(tǒng)治者。 俄國在這里設立了草原總督轄區(qū)和突厥斯坦總督轄區(qū)。費爾干納盆地劃給了突厥斯坦總督轄區(qū)。 ▲俄國占領的中亞,粉紅為突厥總督轄區(qū) 此時俄國剛完成了農奴制改革,大批農奴雖獲得了解放,卻很難獲得土地。他們希望外出尋找新的土地。 出于鞏固殖民統(tǒng)治的需要,俄國不斷向中亞,尤其是費爾干納盆地遷入俄羅斯人。使得俄國和當?shù)氐拿褡迕苁旨怃J。 ▲俄國在中亞建立的教堂 一戰(zhàn)爆發(fā)后,俄國因深陷戰(zhàn)爭的泥潭爆發(fā)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爆發(fā)后,各個被俄羅斯控制的地區(qū)都趁機宣布獨立。 1918年,中亞地區(qū)獨立。受“泛突厥主義”思想,中亞地區(qū)成立了數(shù)個自治國家。費爾干納盆地屬于“突厥斯坦蘇維埃自治共和國”。 ▲十月革命后,中亞地區(qū),主要有哈薩克、花剌子模(綠)、突厥斯坦和布哈拉(紅) 20世紀20年代,隨著俄國蘇維埃政權的確立以及蘇聯(lián)的建立,中亞及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國被蘇聯(lián)所控制,成為蘇聯(lián)的加盟共和國。 雖然蘇聯(lián)掌控中亞,但該地遠離俄羅斯本土,民族成分交錯雜居。 十月革命后,原來沙俄控制區(qū)的“泛突厥主義”思想涌入。 烏茲別克人、吉爾吉斯人、土庫曼人都有?!胺和回手髁x”思想的倡導者就是奧斯曼帝國及其繼承者土耳其。歷史上,奧斯曼帝國和俄國是宿敵。 為穩(wěn)住東南部的邊境,蘇聯(lián)需要對中亞重新調整。1924年,蘇聯(lián)將中亞地區(qū)分成了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加盟共和國。1926年,從烏茲別克境內的吉爾吉斯提升為自治共和國。 費爾干納盆地分屬于兩個國家——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 ▲費爾干納盆地地區(qū) 塔吉克人是中亞唯一的非突厥語系民族,蘇聯(lián)起初將其劃分在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境內。 塔吉克人認為自己的歷史淵源和民族特性迥異于其他幾個突厥化民族,因此一直要求改變這種隸屬關系。 蘇聯(lián)則認為,給予塔吉克人自治權利,可以進一步壓制“泛突厥主義”在中亞的泛濫。 ▲1927年的烏茲別克,包括塔吉克 1929年,蘇聯(lián)給予塔吉克“加盟共和國”的地位。中亞形成了五個共和國。 費爾干納盆地分屬于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三個共和國。 ▲重新調整后,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形成五個斯坦 費爾干納盆地的劃分,對于中亞的穩(wěn)定十分重要。 蘇聯(lián)在土地劃分上采取了按照生產(chǎn)方式和人口分布——烏茲別克人是農耕民族,占據(jù)了費爾干納盆地的大片土地。 吉爾吉斯人和塔吉克人曾經(jīng)長期以來以游牧為生。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萊山的兩側。因此,盆地靠近山體的部分主要劃給了吉爾吉斯和塔吉克。 ▲費爾干納盆地,65%劃給烏茲別克 由于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和吉爾吉斯人交錯雜居。有些民族生活在其他民族的包圍圈里,形成的“飛地”。 按照蘇聯(lián)的民族劃分,吉爾吉斯境內的塔吉克人和烏茲別克人聚居區(qū),被劃給各自民族的母國。 烏茲別克境內的塔吉克人聚居區(qū)和吉爾吉斯人聚居區(qū)亦是如此。 ▲費爾干納盆地地區(qū)的飛地 就這樣,一個加盟共和國的土地被另一個加盟共和國包圍,形成了土地之間“錯綜紛亂,相互嵌入”的形式。 三、蘇聯(lián)解體,飛地形成 蘇聯(lián)解體后,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獨立后,繼承了前蘇聯(lián)時期的領土和國界。 原本屬于蘇聯(lián)內部行政區(qū)的內飛地變成了相互之間的“外飛地”。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巴特肯因為擁有六塊飛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飛地之州”。 薩爾瓦克(塔吉克斯坦)和巴拉克(吉爾吉斯斯坦)分布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中亞五國獨立后,飛地形成 蘇聯(lián)解體,三國獨立后,飛地問題成為了三個國家之間燙手的山芋。費爾干納盆地的水源成為了三國爭奪的重要資源。 ▲費爾干納盆地地區(qū),河流眾多,水源豐富 此外,中亞各國獨立后經(jīng)濟發(fā)展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加劇了民族對立。 飛地的存在使得飛地居民與本土的聯(lián)系變得困難。1990年和2010年,就爆發(fā)過吉爾吉斯人和烏茲別克人的流血沖突,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塔吉克斯坦和兩個人國家也因為領土問題齟齬不斷,頻繁爆發(fā)軍事沖突。 ▲烏茲別克人和吉爾吉斯人爆發(fā)沖突 從脫離蘇聯(lián)獨立伊始,就開始為飛地問題進行討論。然而,因為這里是中亞的寶地,三國都希望占據(jù)更多的地盤。 2018年8月14日,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簽署“換地協(xié)議”,將吉爾吉斯斯坦的飛地巴拉克劃給烏茲別克斯坦,同時烏茲別克斯坦則將等值土地交易給了吉爾吉斯斯坦。開創(chuàng)了兩國和平交換土地的先河。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達成換地協(xié)議 然而,這兩片土地面積小,資源相對來說較少。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之間的土地交換尚可和平進行。 但中亞地區(qū)依然有6塊飛地以及400多公里的未定邊界。一旦某個地區(qū)再次發(fā)現(xiàn)油氣等重要的能源,三國關系又容易擦槍走火,嚴重影響三國關系的正?;ee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使得原本富庶的費爾干納盆地成為了中亞“火藥桶”。 ▲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附近被鐵絲網(wǎng)覆蓋。因為當?shù)睾蜑跗潉e克人的矛盾 長期作者|雄鷹 直播吧體育作者|足球與歷史愛好者責任編輯|Thomas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畢業(yè)生|環(huán)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本文系 「環(huán)球情報員」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jīng)授權,禁止隨意轉載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
|
來自: 環(huán)球情報員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