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原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副院長、現(xiàn)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松長,應長沙博物館的邀請,作了題為《湖南簡牘與書法》的講座,通過史海鉤沉,從戰(zhàn)國、秦漢、三國、兩晉簡牘中探索中國古代書法的發(fā)展源流。陳松長在講座中,結合仰天湖楚簡、夕陽坡楚簡、慈利楚簡、里耶秦簡、馬王堆西漢簡、沅陵虎溪山西漢簡、張家界古人堤東漢簡、長沙東牌樓漢簡、走馬樓三國吳簡、郴州西晉木簡等大量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文獻資料和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播放了大量簡牘文物的圖片,簡述了湖南簡牘考古發(fā)現(xiàn)的特點,對湖南簡牘的各種書體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析。 陳松長認為湖南出土簡牘的特點有“三最”:一是出土簡牘最多,二是出土簡牘的時代序列最完整,三是出土簡牘書體最豐富?,F(xiàn)場聽眾隨著他的講述,仿佛穿越到戰(zhàn)國秦漢到三國兩晉時期的湘楚大地,與那個時代的先民對話。 湖南境內(nèi)出土的簡牘數(shù)量眾多,書體豐富,大致可分為古文、古隸、分書、草書、楷書五種書法。陳松長對這五種書法的發(fā)展變化及相互關系做了詳細闡述。 他首先以仰天湖楚簡和夕陽坡楚簡為例介紹戰(zhàn)國古文書法。戰(zhàn)國古文書法是指書寫于楚簡上的文字,與篆書有根本的差別。 關于古隸書法。隸書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晚期的侯馬盟書,而戰(zhàn)國晚期秦武王二年的四川青川木牘已是自成模樣的隸書。因此,專家認為,隸書本身自有其演變的軌跡可尋,古隸也只是隸書在演變發(fā)展過程中尚沒有定型時的一種統(tǒng)稱而已,正因為沒定型,故其中間有篆書的一些構型特征或筆畫痕跡,這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而其不同書手的自由發(fā)揮,也就自然呈現(xiàn)出各種富有個性和藝術趣味的書體面目。 從時、空兩個維度來分析: 從時代來看,古隸延續(xù)的時間遠不止秦代而已,大致可以判斷古隸的終結大約在西漢中期以后。在秦代,以里耶秦簡和岳麓秦簡為代表,它們都擁有豐富多樣的書體,與秦人的書寫習慣息息相關。漢代,以馬王堆漢墓簡牘、沅陵虎溪山漢簡和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為代表,書體風格各有千秋。 從空間上看,不只是湖南,凡西漢中期以前出土的簡牘,其書體雖然多有差異,但本質(zhì)上都屬于古隸一脈。 關于分書書法。所謂分書,通常是指比較成熟的漢隸,它比古隸規(guī)范而定型,且多以東漢時期的名牌為代表。西漢初年簡帛書中那些字體扁平,波磔分明的隸書應該已是相當成熟的分書。 湖南出土的漢代簡牘中,并沒有馬王堆帛書那樣成熟的分書,這或許是因為湖南出土的漢代簡牘大多為官府文書的緣故,一直到東漢中期,我們才從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中看到大量的分書墨跡。 關于草書書法。以尹灣漢簡中的《神烏傅(賦)》、長沙走馬樓西漢簡和長沙東牌樓漢簡為代表。古文字學家裘錫圭曾在《從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談關于古隸的一些問題》一文中指出:“草書正式形成為一種字體,大概在西漢中期偏后?!碧拼鷷覐垜循徳凇稌鴶唷分性鴮Σ輹奶卣骷右愿叨雀爬ǎ骸按四舜孀种8?,損隸之規(guī)矩,縱橫奔逸,赴俗急就,因草創(chuàng)之意,謂之草書?!?/p> 關于楷書書法。以長沙東牌樓漢簡、走馬樓三國吳簡、郴州西晉木簡為代表??瑫蚍Q真書,又稱正書。有學者認為:“楷書的起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漢末,從漢末到兩晉、楷書逐漸成熟。”湖南簡牘中的楷書資料,有力地支撐了這種認知。我們可以從東漢晚期的東牌樓漢簡到走馬樓三國吳簡,再到郴州西晉簡中,看到大量用楷書書寫的文書或書信,這些材料可以生動地展示楷書從萌芽到成熟的大致過程。 在陳松長的講解中,現(xiàn)場聽眾和通過網(wǎng)絡觀看直播的數(shù)萬聽眾透過一枚枚考古發(fā)現(xiàn)的簡牘,觸摸到了中國古代書法的脈絡,也閱讀了古代湖南的生動歷史。#了解傳統(tǒng)文化##漲知識了##學問分享官##文物有話說##知識創(chuàng)作人# |
|